闲来动手,橡皮刻图章

来源 :中老年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ingmanz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的最初就是模仿。那么,在模仿之前,有必要先看完一块橡皮最终成为一枚图章的整个流程。
  材料准备:一、二套木雕刻刀(厨房刀具偶尔有用);橡皮若干;铁制镊子一把;红蓝双色印台一盒。
  材料说明:
  木雕刻刀,普通文具店有售(不都有,多跑几家;有的书店或有售)。刀刃钢质较好的,无须自己磨刀,11、12元;刀刃未开锋的,须自己磨刀,比较麻烦,但是磨得好,用起来更顺手,5、6元。
  橡皮,越大越好,性价比更高。不追求小块的橡皮边缘平整,手工雕刻的反而以自然为美。大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切成小块。
  镊子,在雕刻过程中,细小的橡皮无法用刀剔除时使用,2、3元。
  印台,如果单色,应该全是红色,国内未见其他颜色的单色印台。只好买个双色的,我们更经常用刀蓝色,比较悦目。
  雕刻方法,通常借用篆刻的“双刀”法,或者叫“阳刻”,就是保留所有的笔画的黑线部分,把黑线的两边多余的材料刻去。每条黑线,都要走两刀;黑块,刻去边缘。我自己感觉,角刀,最好用。如果不适应都用角刀,可以轮流使用平口刀和斜口刀,不过可能会因为初学,太过用力,刻入较深,破坏了橡皮作品的美感,甚至可能破坏了画面上的线条。
  如果碰上一些不容易剔除的、连着丝的小块橡皮,它很软,不好再切,现在用镊子取出。
  大体轮廓刻好以后,未上色试印之前,可以先做一次修整。如果手头还有图案的正面图,而刻出的印章是反面图,那就折起纸来,正面对着光线,从纸张的背面,刚好就看到了与橡皮上相同方向的图案,便于作品的修整。
  全部的前期工作,现在完成大半了。作品的版面,可以调整了。多余的部分,如果想再刻一些名言警句、书房斋号等等,就留着。如果只想完成一枚图章,那直接拿菜刀切。当然,横平竖直啦,直角啦,落点准确啦,力道均匀啦,等等,都要考虑,不然,橡皮很难切出较为平整的一面,因为它是软的。
  接着上色,看看效果如何。
  更加直观地看到了作品的毛坯。在将来需要剔除的部位,可以用圆刀(也叫丸刀)刻上几道,练练手。
  经过多次的上色、试印,刻去瑕疵,通常2、3遍就够了,也有可能画蛇添足,功亏一篑于最后一刀,手一哆嗦,毁了。小心行得万年船啊,老人家说的都没错。
  把整个流程全部看完,有没有发现,这个我会,那个我会,只有一件事不好办:把图案转印到橡皮上,或者在橡皮上用圆珠笔、水笔直接画图,这个最难!当我们在橡皮上画好图案,然后准备刀具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成功了一半。(老牛)
其他文献
心理神经免疫学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负面思维和负面情绪会缓慢地破坏免疫系统。这些负面的思维和情绪会逐渐习惯化,形成对身体有害的态度,这些态度正是诱发疾病的根源。强烈的讽刺、怀疑和悲观态度会在身体中形成壁垒,阻碍关键生命物质(本应在身体各部位畅通流动的各种激素、化学物质和营养物质)的流通,从而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促使疾病发生。如果我们放任有害态度继续存在,疾病就会加重。  未解决的情绪问题和有害的态度
期刊
老年人在养生方面,不能顺其“自流”,应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好经验、好做法,但要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特别是自己的“特殊情况”,来选择和实施自己的健身方法。因为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注重养生,而要养生就要讲究科学,遵循规律,注意方法。养生有几个共同点:一要讲究卫生,包括心理卫生。二要坚持运动。三要主动就医,有病及时治。四要科学饮食,合理搭配等。  老年人养生要注意效果。提倡走自己的路,不能忽视自己的
期刊
1.心境高涨。常自称是“乐天派”,每天都兴高采烈,喜形于色,情绪不稳定,很容易被惹怒,一点小事或者意见遭驳斥,都可能暴跳如雷,甚至出现破坏或攻击性行为。  2.思维奔逸。说话滔滔不绝,话题时常转换,很可能让人跟不上他的思路,不同的概念接踵而至,注意力极度分散。病人常有“脑子开了窍”、“变聪明了”、“舌头跟思想赛跑”的体验。  3.自我评价过高。由于心境高涨,病人大多自我感觉良好,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
期刊
张大爷刚过六十,就常唉声叹气地说:“唉!老了!身子骨不行了!脑瓜子也不灵了!”他这么说,也这么想,想得愁眉苦脸,体质衰弱,整天呆在家里,让老伴伺候。  邻居李大妈七十多岁,却总说:“我可不老!身子骨硬朗着呢,脑瓜子不比年轻人转得慢,和小伙子差不了多少!”她高高兴兴,洗衣做饭、读书看报,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整天忙忙碌碌,生活非常充实。  同样是老年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期刊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骤然间失去了“工作”这个精神支柱,一下子闲适下来,老人会感觉很不适应,难免生出孤独之感。而此时,儿女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一天到晚陪伴在身边。所以,需要老人们自己走出孤独的阴影,主动适应社会,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  1.积极主动去接近别人  如果退休后,天天躲在屋子里面,谁也不认识,陷入孤独当然是在所难免了。但是,如果你打开心门,走出房门,主动接近周围
期刊
神经衰弱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1.衰弱症状:包括脑力与体力均易疲劳。表现为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困倦思睡,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意志薄弱,缺乏信心和勇气,容易悲观失望。  2.情绪症状:情绪容易兴奋,可因小事而烦躁、忧伤、焦急、苦恼,事后又懊丧不已。一般早晨情绪较好,晚上差。  3.兴奋症状:精神容易兴奋,可表现为回忆和联想增多。此外,对声、光敏感,皮肤及膝腱反射增强等
期刊
一般而言,家人最了解强迫症病人的性格特点,对其发病因素也比较了解,因此让家人帮助患者进行治疗,是颇为上乘的选择。当病人欲进行强迫动作或思维时,家人就以谈话或邀请参加某种活动的方法分散转移其注意力,以阻止强迫动作和思维发生。此治疗方法称为家庭人际关系治疗,此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因素,避免单纯研究孤立的个人行为。  具体方法如下:   1.训练家庭成员使之成为患者心理分析的咨询员,或者称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郑日昌教授曾经参与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与没养宠物的空巢老人相比,养宠物的老人在生理、心理方面更加健康,上医院看病的次数更少。宠物能为老人提供安全感,满足了老人需要被关注的心理,缓解了老人的孤独感。  在宠物市场里,憨厚的京叭、伶俐的博美、可爱的吉娃娃……哪一只才是老人的“伴儿”?大多数老人会首选“看着顺眼的”,而没有考虑性格因素。尽管宠物是老人的朋友,但宠物的性格要与老人“对脾
期刊
老爸退休后不久,邻家院子里那些水灵灵鲜绿绿的蔬菜,特别是他们那副自得其乐的神情,让老爸心动了,于是便下了种菜的决心。一个星期六下午,午饭之后,老爸拿起锄头,将院子左侧的那一块草皮挖掉,将橙树、五针松、含笑、茶花等树下的杂草清除干净,不到3个钟头,几畦菜地就全部搞定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爸赶到农贸市场卖菜籽、菜秧的小摊前。这里芥菜、蒿菜什么都有。想了想,老爸最后买了几捆青菜苗、两包上海青菜籽。老爸
期刊
陆广莘:养生小方法,成就大健康  专家简介:陆广莘现年83岁。为我国首席心脑血管病专家,曾任国家领导人保健专家。陆广莘教授年过八旬,仍然带徒教学,著书立说。在日常生活中,他有许多养生小方法。  1.勤动腿,勤动嘴,勤动脑。俗话说“人老腿先老”,直到现在陆老下楼还是跳跃式的,上楼两步一跨,这主要是平日勤动腿的功劳。其次是勤动嘴,咀嚼不仅可以延缓嘴功能的退化,还能降血脂、降血糖。延缓衰老,维护身心健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