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想:完美生活 从心开始

来源 :成都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疗愈师不神秘
  《心探索》是一份身心灵及心理领域的多媒体刊物,被素黑、张德芬等众多专业人士推崇备至。
  你尽可以把《心探索》当成你的心灵疗愈工具,一个探索自己内心的入口:从开启命盘的占星和翻过命运的塔罗,到睿智的心理分析和平衡身心的中医养生……有人说,《心探索》就像一张心灵地图,引你深入自己的内心,告诉你哪里有美景,哪里有暗流,哪里是你所在的地方,哪里是你要去的地方。你可以清晰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自由之路,取得感性与理性、内在与外在的平衡,从而在生命潮流中乘风破浪,游刀有余。而引领你开启这一向内探索奇妙旅程的导游兼导师,就是该杂志的创办人——心理疗愈师孟想。
  初见孟想,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很难判断年龄的女人。她的眸子里有种略带稚气的清亮,但当她端坐台上倾听并解答女人们的情感问题时,谈吐沉静且成熟,是让人可以信赖的心灵导师:她手托塔罗牌走到你面前让你任意抽取一张的时候,嘴角眉梢似有巫女般的神秘:而当她轻提裙摆,旁若无人地赤脚起舞时,又有一种孩子般的坦荡。
  在与自然的联接中发现自己
  孟想总是乐于向人描述自己在北京的家,位于皇城根下老城区,四合院,老瓦房,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椿树,一棵是桑树,而它们都被孟想视为大自然最好的馈赠。院子里还有别的花花草草,鸟儿时时来造访,这些与自然的联接,孟想无比珍视。
  她自己就是在山里长大的姑娘。由于父母不和,她在两岁时便被扔给了住在偏远村庄里的爷爷奶奶。从两岁到7岁,虽然身边没有爸爸妈妈,没有电视,没有玩具和零花钱,但能够迎着山风在野地里自由奔跑,拥有满天的繁星和萤火虫、野花和果实、画眉和老鹰、灵芝和菌子,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任由自己变成了一个“野丫头”,直到长到入学的年龄才重返父母身边。父母之间旷日持久的怨怼和战争让孟想迫不及待地逃离,21岁,她独自离开家乡去了北京。
  到了2006年,孟想已经是一个大型旅游网站的主编。起初,她是因为喜欢旅行才选择去做旅行网站,但没想到工作范围仅仅局限于电脑前,持续两三年之久毫无意义地重复重复再重复让孟想厌倦之至,她忍无可忍,干脆地辞去了那份工作。
  那是工作之后的第4个年头,孟想背起大包开始了一次长途旅行。从北京到青海,从青海到西藏,从西藏到加德满都,乘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她去往越来越远的地方。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把生活简化到只有吃饭、睡觉、散步、发呆,突然有了大量的时间面对自己,孟想开始思考:你是谁呢?你为什么来到这里?你的内心渴求什么?你为什么如此不得安宁和恐慌?你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你的后半生?你何时才能获得安全和自由?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孟想生平第一次发现了指向内心的维度。
  在全盘崩溃之后重塑自我
  那次旅行结束重新回到城市之后,孟想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身心清明,她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拥有了新的工作,新的住所,一切都是新的。就在她以为全新的生活已经缓缓铺展开来的时候,戏剧性的“轰隆”一声巨响在耳畔响起,然后是全盘崩溃。
  她先是在公司体检中发现自己患上肺结核,在现代,这个病早已不再致命,但因为是传染性疾病,她不得不有意识地拉开自己和别人的距离,孟想渐渐变得分外孤绝。父母之间依然硝烟四起,亲密好友在一夜之间因车祸去世,而原本被孟想视为避难所的爱情也顿生波折,因为恋人在事业上遭遇困顿,各自在自己的困境里举步维艰的两个人再无法成为彼此的安慰,不愿互相折磨而选择分开。
  一夕之间,生活里到处都是冰凉的壁垒,所有可能的出口似乎都已经被堵死,孟想发现自己无处可逃。办公室隔间里、马路中央,或者是傍晚的公交车上,她随时泪流满面,她发现自己完全无法控制情绪,甚至一度滑入抑郁的深渊。可是她也知道,除了自救,他人莫可奈何。在生命中那段最为黑暗的日子里,孟想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求自我治疗之道:哲学、心理分析、中医、油画、意象对话、舞蹈治疗、塔罗疗愈……孟想对于每一门课程都似抓住救命稻草般全情投入,致力于多种疗愈途径的整合。正是这种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一条心灵成长的路在孟想面前打开,让她得以在情绪险恶的黑暗峡谷里旅行了一圈之后安全归来。
  2008年,孟想创办了《心探索》杂志,她说,要把心灵探索带给她的丰盛和救赎介绍给更多的人。在自己最为黑暗艰辛的日子里,孟想发现自己格外容易被有相似经历的人打动,会情不自禁从别人的先例中寻找安慰,帮助自己面对生活。她愿意帮助处于困境中的那些人,让她们在黑暗中少走弯路。孟想说:“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你要决定为自己负责,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自己的情绪、健康全部交给朋友、恋人或者医生。你可以寻求帮助,但你必须为自己负责。”
  孟想谈疗愈>>>
  ●伤痛的源头或许可以一直追溯,社会的不公、他人的败坏,或者父母的伤害,但你不得不承认,有些痛苦是生而为人所必须承受的,,如果把你的痛怪罪于他人或者命运,看起来当然会比较理直气壮,但你的承担又在哪里呢,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如果你缺乏面对命运的勇气,那你便一直无法获得担当它所需要的力量。
  ●所有的疾病、痛苦,它们真正的根源其实都是抗拒。只有你抗拒的事物才能伤害你,抗拒的力量有多大,伤害就会有多大。而生命的真意如同太板——无论是多大的力,无论这力来自何方,只有接受,才有可能去转化。不再抗拒,疗愈就开始了
  ●所有真诚地生活着的人们,纵使你此刻正遭受孤独、痛苦、病痛、煎熬、挫败以及生离死别,请追随心灵的微光,因为终有一天,我们的生命将经过试炼,得到净化。而这一切,不是祝福,而是确知。
  ●每个人似乎都在寻找某种“救赎”,好让我们从人生的苦难中拔根而起,却鲜少警觉,这其实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了“受害者”。而救赎的道路,不是爱人,不是神灵,不是哪个治疗师,而仅仅是——警觉,并从“受害者”的角色中跳脱。
  ●很多人都在追求“心灵成长”,甚至有些朋友经常会跟我提起“开悟”这个词,我想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能让你从心底里喜悦和放松的东西是什么,你要不要试着把它们找出来,然后好好地经验它们。哪怕是钱、欲望,是控制、依赖、被人瞩目和破坏,都不打紧,因为它们需要被看到,被经验,然后,才有可能被穿越。
  ●如果我们像青蛙一样一直坐在井底,便不可能感受到原野中的稻田、微风与星光,如果我们像蚂蚁一样无法超越一个土坷垃的高度,我们便永远无法突破那些横亘在生命中的障碍与痛楚,如果我们不能突破那些加诸在我们身上的约定俗成的限制,我们就不可能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模样。
  ●生命就像一条河,它有自己的潮流。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潮流,就可能常常逆流,备受挫折;当我们更了解这股潮流,便学会顺流而下,自在奔腾。这潮流不是别的,正是我们内心深处那种想要成为自己的渴望,
  ●你所能够给出的最深的爱,来自于你的最底部,而不是最高处。你对自己的深度,决定了你的爱的深度,某种程度上,它也决定了你感受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拥抱发生在你身上的所有,即便是自己犯过的错,即便是自己身上的恶。停止责怪,让那个罪恶感的枷锁彻底崩坏。宽恕自己,让自己自由。自由,是你可以给自己的最根本的爱。不然,我们如何起舞,和飞翔。
  ●人无法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你必须先看见自己,爱自己,才有可能去看见别人,爱别人。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是既能温暖自己又能照亮别人的光,是其他人或外力无法毁灭夺走的东西。古代行走天下的侠客,一技傍身便可以吃喝不愁神鬼不怕,人若心中有爱,何时何地都不会再觉得寒冷和害怕。
  ●如果你被一个人吸引,那就去了解他。不要着急说爱,或者追究这是不是爱,不要被热情蒙蔽,不要被恐惧攫取,不要有太多犹疑、预设和期待。就像去做一件你所向往的事,真诚、好奇、尊重,且带上实验精神。探索对方的过程,就是发现自己的过程。而爱,不是获得,是懂得。懂得一个人很了不起。
其他文献
在东南亚暴烈的阳光下,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人,背心、短裤加人字拖才是标准打扮。到了曼谷,谁都想在大日头下给自己拍上一组色彩绚烂的旅游照片,入乡随俗。在曼谷,白皙的皮肤也许和镜头不搭,小麦色的皮肤和紧致的身体曲线才是镜头前的王道,莫辜负了这明晃晃的阳光。  大都市曼谷,你一定知道  有科学家担心,全球变暖越加严重之后,曼谷可能很快就会被淹没。那就在曼谷消失在水底之前赶紧去玩儿吧。游客可以在这个文化多元
期刊
要个免费小样有多难?  小样本应是免费的,但是为何购物网站上美妆品小样的成交量却大得惊人?这都是因为:要个免费小样真是太难了!  “中国式小样”现象  在各大世界美妆品牌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盛行小样了,目的是让消费者试用和感受产品的色泽、香味、质感和保湿度等。消费者可以在柜台进行咨询后,免费领取到小样,或在杂志的广告页找到粘贴的小样。在欧美女性的心里,小样就等同于超市里
期刊
老一辈儿的“小清新”,审美学日韩,但即使身为小清新也要成长。如今的小清新范儿,要朝最适合用胶卷拍摄的东南亚风格看齐。你得把自己里里外外收拾妥帖再出现在清迈街头,这才是地道的“全身心,小清新”。  小清新清迈,你一定知道  我们将清迈归类于小清新,这是有理由的。首先,这个位于泰国北部的城市受喜玛拉雅山脉的庇护,因此素有“泰国的香格里拉”之称。清迈在细节上展现的气质与小清新极为贴合,大片的稻田和热带丛
期刊
当大龄剩女们浓妆艳抹地在征婚道路上前赴后继时,婚后的太太们却悠悠地吐出了这样的经验之谈:“在男人眼里,素颜才是真美女。”这些“过来人”深深地明白,没有男人愿意在搂着你时,被抖落满肩的粉底末儿,他们更会被接吻时你闭眼状态下夸张的眼线和假睫毛吓跑。所以,妆后再漂亮都是给外人看的,拥有素颜时白皙饱满的好皮肤,才是老公眼里的漂亮太太。  太太说  “卸妆后的样子毁了我的新婚洞房。”  讲述者:可劲儿折腾 
期刊
从徐素容在成都的家到她位于洛带的工作地点,开车前往大概须花费40分钟的时间——如果路况良好的话。自从工作重心转移到泥邦陶瓷艺术馆之后,这个勤勉的人在严寒季节也保持勤勉,她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她说在天蒙蒙亮时上路,犹如奔赴一个梦。  “失败”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瓷砖”是徐素容像孩子一样呵护多年的品牌,也是她的事业,但你不一定听说过。在少数对这个名字有所耳闻的人当中,这个名字意味着高价。莎士比亚在其
期刊
进入冬天,天气本来就干燥,空调、取暖器和电热毯在带给我们温暖的同时,却也进一步加重了皮肤的干燥程度。照照镜子,给自己的皮肤问个安,它是不是还安好?会不会为缺水干纹甚至皮肤干屑而苦恼?对抗干燥,你有什么独门秘方或者私家诀窍?  泡个热水澡 从头润到脚  每天敷面膜,隔天会在浴缸里用极烫的水加上润燥的精油好好泡一次澡,泡完之后那叫一个神清气爽。再仔仔细细用保湿乳液从额头抹到脚趾头,特别是肘部、膝盖、脚
期刊
自学成才的少女  1890年9月l 5日,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出生在英国德文郡的阿什菲尔德宅邸。这个名字很长的姑娘后来写了很多书,这些书随时都在再版,她的另外一个名字比较容易叫:阿加莎-克里斯蒂。  许多作家小时候的表现可以用“妄想症患者”来形容,阿加莎也毫不例外。住着豪宅的小姑娘视庭院为王国,宠物是臣民,在家人各忙各的时候,小阿加莎的脑袋里正发生着许多故事。  阿加莎的母亲行事风格比较随
期刊
米瑞蓉  万博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成都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  《微读节气》  作者:朱伟  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定价:48.00元  《微读节气》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近两年来,在微博中随节气变化而发表的生活随笔。随笔谈天说地,既是对东方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新解读,又是在现代生活中返璞归真的新经历。米瑞蓉的推荐理由:朱伟用碎片化的方式把关于节气的所有信息:来源、典故、古诗词、养生、关爱自
期刊
不是每件二手货都遭人嫌弃,对爱收集老物件的人而言,辗转得到一件“N手货”简直幸福。把自己的家堆成一个放满老物件的地方,是这些“古物爱好者”的梦想,于是便有这些像小型博物馆一般的家。  旧物为友  受访人:夏丹  职业:自由职业者  夏丹是狠了心辞掉了从业多年的设计师工作之后,租下了现在“边度”所在的院子的。前有竹林,中间是独栋的两层小楼,在小楼与背后的天地之间,是夏丹找人来搭建起的“工棚”。工棚里
期刊
8年之后,就在大家都快忘了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时,它终于上映了。  为了用没有做过心理建设的“三观”直接面对该片,在真正看片之前没看任何资料,只知道片名、导演、主演和从片名能判断出来的一些信息。开场的打斗戏顿感梁朝伟被甄子丹上了身,打得观众跟刚挨了一顿胖揍一样畅酣淋漓,并且长舒了一口气。之后,平静的画外独白提醒了观众,这是王家卫的电影,于是大段的没有对白或者大段的全是独白也就跟着这个转折点一拥而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