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感受笔端现

来源 :快乐作文(7.8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指引】
  清朝作家张潮在《幽梦影》里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去阅读,总有自己的独特感触,当种种情绪向我们袭来,似乎唯有以笔梳理与表达,体味与传递。读后感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读写结合写作任务,是学习者在真实阅读之后生发于内心的自由表达,以语言为中介的对话过程。这个过程是对阅读文字的延伸和思考。
  【写作导航】
  于谦在《观书》中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后感是在真实阅读之后生发于内心的自由表达,不是为写“读后感”而有意地套僵化的格式,或是竭力地东拉西扯凑足字数。书卷既是多情故人,那便只有真诚地交流之后,我们才有话可说。读后感就是,读者读了某部作品或某段文字之后,心中产生某种感想,通过文字写下来。写好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阅读,巧概括
  所谓“读后感”,就是我们读过一本书,一部作品,一篇文章,一首诗或看过一场电影、电视之后,总会受到一定的启发,产生一些感触、想法和体会,当把“悟”出的感受书写成文章,便成了读后感(或观后感)。读后感包括了“读”和“感”两个方面,“读”是“感”的基础,“感”因“读”而触发,从原文中领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联想和思考,也可能从中引起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感触和评议。写读后感,应以“感”为主,“读”为“感”用,但如果读书时“一目十行,走马观花”,那就很难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原作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要点。所以首先要精读原文,做到“精读多思”,充分领会文章的中心、重点、要点,一边读书,一边圈、点、画、记,从字、词、句的运用,材料的选择安排,到思想内容的深度及表现手法等都要仔细品味,然后从整体入手,找出体会最深的地方进行定点,给予高度概括,这样才能写出较好的读后感。
  二、扣题意,细思量
  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多的,因此给人的启迪也是多方面的,究竟文章的重点要谈什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发挥,例如茅盾《白杨礼赞》这篇文章,如果要写读后感,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1.这篇文章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2.《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
  3.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但一篇读后感不能什么都写,千万不能面面俱到,要紧扣题意,确立自己的观点,写出一、二点感受最深的,才能写得深刻、具体,才能感动人。
  三、激想象,感交融
  每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想方式,呈现出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及独特的创造力,只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激活他们的想象力,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年龄特点,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性情气质对之做出不同的解读。
  例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作者笔下的母亲似乎不那么柔情似水,她总是在操劳,忙着干活儿,忙着养家,她好像总是没空抱起自己的孩子,好像总是被迫面对分离。在那个战火纷飞、地主欺压的年代,母亲本可以不用这么艰难。她本可以选择粗茶淡饭,而不是用心烹调廉价的粮食,让孩子吃得有滋有味;她本可以选择为了交租把孩子充作劳动力,而不是借钱也要送孩子读书成才,宽慰支持孩子追求科学民主;她本可以选择只顾自己一家,而不是自己艰难度日也不忘照顾其他佃户。一位平凡的普通劳动妇女,饱含着爱意,用她勤劳俭朴、宽厚善良、深明大义的背影,撑起了作者的一家,陪伴了作者一生,更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于细微中见真情,母爱就藏在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事里。
  四、悟着手,抒真情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最重要的是在于引导他们晓得去“悟”。读了一篇文章后,写出来的读后感只拘泥于原文内容或者只会说些人云亦云的空话假话,这是学生写读后感时的通病。其实,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即使是同一种读物在不同的读者中又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体会。因此,要引导学生从“悟”中着手,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为所读的文章赋予新的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读傅雷《傅雷家书》,一篇篇情深义重的家书赫然入眼,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教诲跃然纸上。以情为笔,以感为纸,将所有心底之意和盘托出,字里行间光阴流动。“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折服罢了。”这是傅雷先生的傲骨,他以此来要求他的孩子,也正因此他的孩子不仅多才多艺,更像他那样拥有高尚的品质。作者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最深切热烈的爱;愿为你在长夜里提一盏灯,让你永远有着光和热;愿一直跟在你身后,让你回头时能在眼里倒映出我的背影。一纸家书聊以赠,附以江南一枝春。
  多让学生写读后感,能锻炼学生分析、评价文章的能力。学生只要能做到“善读”“晓悟”,那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必能得到提高。
  【佳作展示】
   关注昆虫生长,
  感受动物情怀
  ——《昆虫记》读有感
  山东省平邑县金银花实验学校
  八年级(1)班 胡文迪
  书籍,使人博学;科技,使人进步。
  ——题记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
  因为很喜欢这本书,所以查阅了一些关于作者的信息。我了解到,法布爾是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也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为了探究昆虫的生活,他投入了一生的精力,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才写成了这部昆虫巨著。   这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细致描写了它们的外观、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精神所在。强烈地反映出了作者背后的仔细观察、多次实验、日夜研究,向读者展开了一幅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昆虫画卷,亦使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作者用那生动活泼的行文,轻松诙谐的语调,向我们描述了昆虫世界中的一幕幕。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虫为他的后代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像婴儿般哭闹”。还有,萤火虫、蚂蚁、蜘蛛、蟋蟀、毛毛虫、燕子、麻雀……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虫的景况,涵盖了关于昆虫的进食、保护自己、交配、养育后代、劳作、狩猎及生死,几近所有的细节。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把我带进昆虫的世界。多么可爱的小生命啊!我也因此知道他为什么被鲁迅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了。确实如此啊!
  在读《昆虫记》时候,我甚至能想象昆虫在活动的画面,眼前不再是枯燥的文字了,而是神秘的大自然。蝉在歌唱,蟋蟀在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神秘的自然中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我对大自然的敬意油然而生,它也有心细的一面。
  《昆虫记》的确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一部永垂不朽的昆虫史诗。无愧于“昆虫的史诗”“昆虫的荷马”的称号!
  《昆蟲记》让我了解了昆虫,更让我了解了生命:《昆虫记》虽然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却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无比尊重,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
  正是这本《昆虫记》开拓了我的眼界,使我受益无穷。也正是这本书,使我体会到了科学的重要性。
  阅读,从科学开始。
  名师微点评:
  写读后感,要以“感”为主,“感”是作文的重点。写读后感,容易犯引述原文过多的毛病,这样就会使“感”的内容单薄,被淹没在引述当中。在引述后,要反复思考,将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加以提炼,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作者从阅读中了解了作者及其本书的内容,更了解了各种昆虫的习性。从文章中读出了对动物的热爱,读出了作者呕心沥血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妙笔生花】
  《中国机长》这部影片讲述了川航8633在由重庆飞往拉萨的高空中遇到危险,机长刘传健和全体机组人员齐心协力、化险为夷的故事。
  请你就这部电影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观后感。
其他文献
桌子上钟表的秒针在嘀嘀嗒嗒地走着,时针在不慌不忙地追赶。日历的小本子越来越薄,一眨眼,就已经到了开学的日子了。可每当我回想起愉快的游学之旅,嘴角就止不住地上扬。  在这个酷热的暑假,大部分同学都躲在家里吹空调、吃西瓜,我就不一样了。这个假期,我和老师、同学们开启了一场难忘的苏、沪、杭的游学之旅。  坐上旅游大巴,经过了漫长而又枯燥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旅途的第一站——苏州七里山塘。下车的时候已
期刊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参考答案】  1.(1)大约(2)睡觉、眠、卧2.(1)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犬牙)那样相互交错(参差不齐)(2)想到(考虑)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3.(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期刊
作者简介  王 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任教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澜山学校。首届全国中学语文十大学术领军人物,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改新星,省级优秀班主任,省级骨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几十所师范大学特聘“国培”专家教师,兼职硕士生导师。  杨晶晶:任教于重庆外国语学校。  陈 群:任教于河北省昌黎县第四中学。  俞春霞:任教于江苏省扬州市甘泉中学。  一  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易烊千玺
期刊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显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
期刊
学校:江苏省海安市紫石中学  社名:紫石花文学社  我们都是追梦人,千山万水奔向天地跑道。   ——題记  牛仔裤,运动鞋,与人和善,很安静。她是那种没入人海就再也找不到的女生,但她的故事却如微光照亮我的前路。  初一时我们是同桌。她进班排名第十,是个比较“危险”的名次,稍微上下波动,可能就会和海中失之交臂。  开学考我遥遥领先,所以比较注重劳逸结合。课间,她在学习,我在玩耍,玩耍对于她来说简直是
期刊
同学们,走进班级这个﹃大家庭﹄,大家有幸与几位老师相遇,他们有的和蔼可敬,有的青春靓丽,性格不同,各具风采。今天就走近他们,一起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教学风采。  我们亲爱的语文老师,“精巧”的身材略显肥胖,“精致”的容貌略显“呆萌”,“精准”的语言略带幽默。在我的印象中,语文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百变”。讲诗词时,他仿佛是衣袂飘飘的古人;讲说明文时,他化身为带领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智者;讲小说时,他便
期刊
翻看学生的作文《看见》,我看见的大多是不想看见的。真无趣,坐在座位上一脸的“生无可恋”。  对,这节课咱就聊聊这“看见”。  上课了。我在黑板上写下“看见”,转身说:“同学们,你一天中能看见什么呢?”  程欣宇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沉默。  “你此刻能看见什么?”  “我能看见‘看见’这两个字。”他指着黑板。  哈哈!学生们哄堂大笑。  “还能看见什么?”我强忍着。  “黑板、讲台……”看看,就是这般
期刊
新学年开始,我们班转来了一个叫白玲珑的女生。她人如其名,是个白皙清秀的女生。老班把她安排在我旁边的位置。  毕竟是新来的女生,她的出现在大家日复一日平静的日子里激起了一阵波澜。一下课,就有许多同学围过来找她说话,但她却总是低头不语。  刚开始,我以为她是害羞,可是一个多月后,她依旧如此,也从来不参加班级活动。大家对她的兴致和热情也渐渐减退,谁也没再主动理睬过她。我们同桌,但也没有说过几句话,仅有的
期刊
提到儿童文学中的世界经典“顽童”,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东方文学中那个追求个性、桀骜不驯的皮猴孙悟空,西方文学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那个“顽童”汤姆· 索亚。《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原名为《The story of the boy》,即“善良的坏男孩”。可是,首创这个形象并不是马克·吐温,而是另一位美国作家托马斯·巴雷·奥尔德里奇,他那部半自传性质的小说《坏孩子的故事》比《汤姆·索亚历险记》
期刊
牛有健壮的体格,承担着繁重的劳作任务,其主食却是蛋白质含量很低的青草。牛吃草分为两步——囫囵吞枣+细嚼慢咽,唯如此,才能满足它的营养需求。提升论证能力,也可以像牛吃草一样,先大量阅读相关文章,然后反刍咀嚼,从而领悟其精妙的写作技法。  1.通读单元课文,揣摩论证手法。  2.立論与驳论相结合,有破有立,巧妙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鼓动帆,划动桨,喊出号子要起航。同学们,让我们睁开慧眼,用心来寻觅让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