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俱合作的校园足球训练模式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victori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9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发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的通知》以来我国校园足球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同时,广大的理论工作者也从顶层设计、训練模式、竞赛模式、运行模式、训练方法等角度进行理论研究。其中如何有效融合体育和教育各自优势,促进校园足球高效发展成为研究的重点。为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索校俱合作的校园足球训练模式,实现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的优势互补,促进校园足球高效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基于校俱合作的校园足球训练模式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南通大学图书馆和南通市立图书馆藏书、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互联网等资源,检索有关校园足球训练与足球俱乐部合作的相关文献,并着重注意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研究的有序进行提供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市校足办领导、足球特色学校校长、一线体育教师、职业足球俱乐部负责人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取有关校园足球训练和足球俱乐部合作的一手资料,为研究的开展提供材料和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校俱合作的校园足球训练模式理论支撑
  2.1.1 “教体融合”政策支撑
  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称为《意见》),根据《意见》要求全国各地各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教育和体育相互融合路径,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将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校园足球和校外足球俱乐部相互合作,符合政策和理论背景。
  2.1.2 “走训模式”理论支撑
  “走训模式”作为欧美和日本校园足球极为普及的训练模式,其训练主体是在校学生和职业梯度队员,在此模式下职业梯度队员能够在训练之余到学校进行文化课学习,在校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到职业足球俱乐部进行专业训练,这样训练主体可以在文化和足球专业方面均得到有效发展,有效避免了两者缺点。“走训模式”在国外的成功对我国校园足球的开展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2.2 校俱合作的校园足球训练模式现实需求
  2.2.1 校园足球发展的现实需求
  通过搜集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校园足球在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主要面临场地设施不足、教练员人数不够、训练计划不合理、竞技水平不高、赛事组织不系统等发展困境。校园足球面临的这些困境对于职业足球俱乐部来说均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2.2.2 足球俱乐部发展的现实需求
  以往的职业的足球主要注重竞技水平的提高,但对队员的文化课学习不重视,这导致众多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文化知识欠缺不能够有效的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如何在保证职业足球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的同时保证其文化知识的学习成为制约职业足球发展的困境。学校作为文化学习的主阵地,帮助职业足球运动员提高文化成绩具有先天优势。
  2.3 校俱合作的校园足球训练模式类型
  2.3.1 学校+专业教练员训练模式
  此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主,学校聘请校外职业足球俱乐部专业教练进校对学校校园足球进校训练,本校学生不出校,职业足球俱乐部梯度队员不进校进校文化课学习。此种模式对校俱双方优势资源利用率均不高,合作深度不够。
  2.3.2 学校+俱乐部训练模式
  此种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实现“体教融合”的深度发展。在此模式下学校学生可以以梯度队员的身份参与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足球训练和比赛,职业足球俱乐部梯度队员以学生的身份到校进行文化课学习,双方的优势资源能够互相融合利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校俱合作的校园足球训练模式具有理论可行性和现实可行性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校园足球合作进行足球训练在理论上有“体教融合”和“走训模式”支持,能够满足双方的现实需求。
  3.1.2 校俱合作的校园足球训练具有学校+教练员和学校+俱乐部两种模式
  职业足球俱乐部与校园足球合作进行足球训练有初级的学校+专业教练员和高级的学校+俱乐部两种合作模式。
  3.2 建议
  3.2.1 协同目标,形成真合作
  校俱合作能够在长远角度为学校能够提高学生训练水平,提供学生出路,对俱乐部来说能够提升队员文化成绩,提升知名度和增加选材面。所有在合作中要协同目标,形成真合作。
  3.2.2 增加投入,保障基础
  校俱合作对于双方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短期内需要双方增加资金、时间、制度等方面的投入,为长远的合作奠定基础。
  3.2.3 建立人才通道,解决成才顾虑
  校俱合作从学校方面应能力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升学通道,职业俱乐部建立业余运动员+梯度运动员+职业运动员的成才通道,让合作中的队员都能够选择一个通道成才。
  (作者单位: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跳绳教学是较为常见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跳绳的时候可以掌握跳绳的方法,也能让体育教学的内容更为活泼,并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跳绳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让学生的协调能力、运动能力等得以提高,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但是,一些小学生不愿意参与跳绳,或者在跳绳的时候未能及时掌握要领,导致学生出现畏难情绪。这时,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选择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励教学就是常用的一种,对
期刊
本文针对现今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中高远球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关于击球移动步法、选择击球点、击球身位的练习和实战教学练习四个方面训练方式的相关策略。  通过对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的现状分析,并根据日常羽毛球训练者的观察研究发现,一部分羽毛球练习者在击打高远球时,存在很多不规范或是错误的动作,不但不利于练习者提升练习效率,还影响着相应技术动作的行为养成,对此,羽毛球教练应重视练习者身上存在的不足
期刊
从学生网球学习的角度来看,不仅需要掌握网球的技巧和动作知识,更需要全面掌握网球理论知识。在网球理论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网球知识,不仅实现了网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而且还使学生学习示范期间深入了解网球理论,促进学生对网球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网球核心素养。  1 微格教学法引入网球训练中的优势分析  微格教学法引入网球训练的时机把握,并且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
期刊
伴随新课改持续推进,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需将教学主导权交至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项+分层”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可充分考虑每位学生学习需求,推动学生良好体育意识的形成,为学生个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 引言  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体育教学新发展,需重视原有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改进,如教师将“选项+分
期刊
小学体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必须深刻认识到小学体育课能帮助教师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并实现教育目标完整的核心素养要求。  从小学起,学生就接触了许多课程,例如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和艺术。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学习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在小学阶段,学生也需要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有隐藏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学生需要体力。每日新闻清楚地表明,学生的身体健
期刊
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越來越重视,新课标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标不仅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们进行体育教学,还需要体育教师培养学生们的运动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让学生们不仅在校园中进行体育锻炼,还要让学生们步入社会之后继续坚持体育运动,以此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然而,在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教学效果不佳,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
期刊
1 健身运动APP的定义  健身运动类APP目前分为两类,一类是健身类APP(keep、每日瑜伽、Fit私人健身教练等),另一类是跑步类APP(悦动圈、咕咚跑步、悦跑圈等)这些APP都有提供运动锻炼数据记录、指导用户运动参与、运动监督、激励用户运动锻炼、引领大众健康生活方式等共同的功能。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越来越密不可分。据统计,高校大学生则是互联网用户中的主力
期刊
1 创新体育游戏设计,对接学生运动认知  体育游戏资源极为丰富,教师不仅要做整合处理,还需要有创新意识,对一些游戏展开改编操作,以提升教学适合性。如果有需要,教师不妨邀请学生参与到游戏创新设计环节,让学生对游戏规则展开改进,往往能够获得更多游戏形式,成功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学生生活中有不少游戏经历,教师对接学生生活认知推出体育改造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实践推出更多体育游戏形式,为课堂训练提供资
期刊
体育教学目的是通过运动来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体育技巧,强健他们的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实现小学生的健康发展。然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通过体育游戏的引入,不但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技巧,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 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  受到新时期教育的影响,以往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
期刊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方向,但是其所隐藏的负面影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在了大众面前。有很多大学生便是网络负面影响的受害者,网瘾愈发严重,整日沉迷于网络,不愿意接触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事物,造成交流障碍和性格扭曲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干预大学生的网瘾问题,网瘾大学生的人生很有可能会因此而毁于一旦。本文将从高职院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