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心向阳光满眼春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x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把镜头聚焦到日照东港时,突然发现很难用一个瞬间、一个词语去形容它。它向海,又不仅仅是海;它古老又现代、都市又田园;它精致温暖、秀美内敛;它更豪情奔腾……
  产业兴旺,富民有望
  近年来,日照东港区的产业扶贫项目搞得红红火火,不仅保障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还筑牢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服务支撑。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的美好蓝图逐步变为现实。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日照东港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抓好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精品民宿、现代农业产业园“五大示范工程”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东港篇章。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交融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东港大地徐徐铺展。
  位于东港区三庄镇的龙门崮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正像一台“发动机”,不断加大马力运转,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发展了集体经济,还带动了周边乡村农民增收。农民奔小康的路上可谓是瓜香果甜。龙门崮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是东港区抢抓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带动西部崮乡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东港探索”。该项目按照“一心一廊一环一带六组团”空间格局,布局“八大板块”,内含农业科普馆、乡村记忆馆、循环农业等16个扶贫项目,概算投资30亿元,全力打造集农业旅游、文化休闲、养生度假、户外运动、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探索“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小镇”模式,真正使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龙门崮田园综合体打造成辐射全市、带动周边旅游的目的地。
  “三面山,一面天,一条小路沟里钻,挑着扁担还换不过来肩”,是过去东港区三庄镇上崮后村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隐藏在三庄镇垛子山半山腰的上崮后村已完全变了模样。古朴的石头墙、石板路,清澈的月牙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乡村变美了,发展也就有了底气。作为龙门崮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八大板块”之一的上崮后民宿项目就坐落于此。
  因位于地势较高且相对封闭的区域,村落原始风貌保存较好,上崮后民宿项目的房屋材质多以石头为主。根据村落石砌文化的特点,在保留原有作物种植及村落民宅的石砌建筑基础上,将板块内的河流、植被融入石砌花园、石砌路面、石磨坊、石桥等要素,将台地式景观结合河面、趣味水景,营造背山面水的绝佳住宅格局,打造集民宿居住、乡俗体验、水景观光、森林碳汇等功能于一体的民宿慢享区。目前,上崮后村已建成沿河民宿样板房一套,临河河道整理、景观瀑布漫水坝、民宿群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随着高标准特色民宿度假区的建设和上崮后村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如今,村民对上崮后村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也对未来的幸福生活有了更好的期待。
  绿色田园,美丽家园
  美丽中国的基础在美丽乡村,全面小康的关键在脱贫攻坚。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日照市积极统筹引导各方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区域集聚,将景区理念与旅游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突出渔村渔家、山水情怀、特色农业等文化元素,创建省级示范村4个、市级示范村50个,集中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
  生态优先,是东港区一直以来秉持的发展理念。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发展建设湿地公园不仅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湿地面积直接且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规划,本着“保护优先、综合利用、融入当地”的发展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日照西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的方案。日照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以日照西湖(日照水库)为主体,包括三庄河河口湿地、陈疃河河口湿地、铨元河河口湿地、近水湿地植物群落带及三庄河、傅疃河部分河段等周边重要的湿地资源,总面积3237.2公顷。
  西湖镇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湿地生态资源,融合地方文化,开展湿地科普宣教和休闲旅游活动,保护好作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重要驿站的同时,还将日照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山东省湿地公园护水惠民示范工程、山东省湿地公园水系绿化示范工程、山东省湿地公园清洁旅游示范工程、日照市水源安全的生态保障工程、日照市重要的生态轴线和新的生态地标。日照西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日照市2019年度社会“创新种子”。
  走进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车间,不同品种的鱼类分池养殖,循环水养殖及氧气供给设备正在不间断作业。在“绿色”养殖模式下,美国红鱼、石斑鱼、鲈鱼等正在池中快活地游来游去,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记者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是东港区渔业转型升级的试点区和起步区,也是日照市首批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的项目,2019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整个项目建成后,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将变成一个集海产城融合、三产联动、绿色发展为一体的国家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山东省现代渔业全产业链集聚示范区、北方水产种业与养殖业绿色发展新高地、全国海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活力区和“一带一路”水产养殖业国际合作基地。该项目完全建成达产后,预计正常年份整个园区年总生产总值估算约为10亿元,利税2.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000-10000个。
  人文海曲,书香弥漫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城市不仅是现代生活的主要承载地,每一座城市还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只有在保护中建设、在传承中发展,才能增强城市文化底蕴,守护好城市的生命。
  进入深秋,天气渐凉,却依然阻挡不了人們踏上未知路途、追寻歌声的足迹。东方太阳城天台山旅游区、刘家湾赶海园、涛雒风情小镇几乎让每一位驻足此地的游客叹为观止,赞声连连,在尽情地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领略东港区悠久深厚的太阳文化和特色渔家文化。据了解,东港区东方太阳城项目是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太阳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的旅游龙头项目,被列为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项目,主要有天台山旅游区、涛雒风情小镇、山海经奇幻世界、星光海岸休闲度假带四大核心旅游项目,整个项目目前已全面铺开建设。   文化不仅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也是人才的成长土壤。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如何留住人才成为东港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为全面落实“人才兴市”“人才兴区”战略,聚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东港区高度重视人才公寓建设工作,将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作為重点突破工作之一,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改善人才居住条件,发挥人才公寓在吸引和集聚青年人才方面的作用。近日,东港区人才公寓(安泰国际广场)正式启用。该公寓位于烟台路与山东路交汇处,周边环境优美,教育、娱乐等配套设施完善。目前,东港区已建成人才公寓647套,在建129套。东港区人才公寓建设主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等多种途径,以中央活力区、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布建为主,兼顾老城区商圈、大学城等区域进行统筹布局,由区属国企日照城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
  为了方便人才入住,东港区开发了“东港区人才公寓管理系统”小程序,实行网上申请、网上审批。下一步,东港区将进一步扩大人才公寓建设规模,完善好各项配套服务,确保人才在东港区“来得了,留得住,住得安心舒心”。
  随着东港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提升。近年来,遍布许多城市街头的“城市书房”成为各地的文化坐标,以一种崭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为广大市民搭建起了一个全民阅读的重要平台。2020年,东港区计划建成“城市书房”8处,分别位于万达广场、市直三区、樱花园、海曲公园西门、东关北路、日照街道沙墩社区、石臼街道金港社区、秦楼街道南王家村。全新的“城市书房”将合理布局、分散坐落在群众生活的核心区、群众休闲的核心地、公共服务重点区,旨在把群众吸引到“15分钟阅读文化圈”,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精神食粮。“城市书房”建成后,不仅是市民静心享受轻松、自由,有温度、有情怀的公共阅读空间,还是集图书借阅、自修学习、公益培训、文化交流、文创互动、非遗体验等文化服务功能于一体,成为一处丰富市民生活的精神家园。
  2020年以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在开放海曲公园、沙墩社区等8处“城市书房”的同时,还设立手工体验、国学讲座、读书沙龙、非遗展示等区域。“城市书房”实现与市、区图书馆一卡通用、通借通还、扫码借书等功能,市民出社区就能借书读书、体验非遗、参加公益讲座,为城市增强了读书氛围,增添了浓浓书香气息。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决战之年,是日照市“而立之年再出发”开局之年,也是东港区发展由率先起势转向全面定势的关键之年。向海而生的东港,刻写下又一段闯关夺隘再向前的不凡历程,全区呈现出产业兴旺、民生改善、书香弥漫的良好局面。
  青山如黛,古韵悠长;风正帆满,逐梦远航。东港,在“一带一路”这条全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和最具潜力的经济带上,正以高质量发展绘就新时代的美好蓝图!
  (编辑/王勉励  助编/景敏)
其他文献
河海交汇,大河息壤;岁月更迭,孕育新生。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时光如滔滔江水般奔流不息。转眼间,多少个春秋已过,聪慧的利津街道人民依然在这片富有生机的土地上“筑巢引凤”,用生态之笔将古典与现代融合。他们铸魂、扬韵、美颜、传神,力争将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打造成齐鲁休教第一区、黄河入海第一渡、心灵度假第一乡,以强劲势头带动沿黄乡村振兴带蓬勃发展。  旅游富民蓝图已然铺开  五彩缤纷的花海、波光粼粼的
期刊
编者按  安武林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以文笔风趣幽默见长。尤其擅长借小事抒长情。近期,山东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他的新书《看见的故事 看不见的珍藏》。山東画报社对安武林进行了专访,他也特意写了篇幽默风趣的文章发表在本刊。读者都能够开心快乐,是他最真挚的心愿。  图书简介:  《看见的故事 看不见的珍藏》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的崭新力作,特别适合初高中及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内容上,所选篇目题材广、角度新
期刊
我出生在鲁西南,家乡曹县是座老城,位于黄河故道旁,历史可追溯至夏商,皇天后土,文脉汤汤,有醇厚的民风习俗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我家住在老县城大圩首北街,南街有戏园子,后街是古楼街,街上有不少作坊店铺,每逢集市,扎灯笼、编柳筐、捏面人好不热闹。家乡受鲁文化影响,尊礼重教,民俗活动非常讲究,大家好热闹,爱排场,不讲究吃穿,更多的是精神追求。  比如心里有了念想,精神有了起伏,嗓子就痒,便把唱戏作为抒发
期刊
土陶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手工工艺制品,被专家誉为“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土陶文物”。枣庄市的尚岩土陶便是其中之一,而孟庄镇尚岩村村民张胜付则是市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尚岩土陶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张胜付的祖辈是从外地逃荒至此的陶艺匠人。当他们发现这里的土是制陶的理想原料时,便重操旧业,把制作土陶技艺传给子孙后代。从那时起,尚岩村便有了土陶作坊,张氏的制陶技艺也得以传承,并带动周围人开始制陶,尚岩村土
期刊
“在刑警队工作时我当过‘卧底’,用QQ聊天的方式将对方引出来。对方是个高中生,涉嫌持刀抢劫。我和对方约在下午见面,我还买了份水果带着……”当面目清秀、气质文静的丁璐璐以平淡的语气口述这些经历时,我们才意识到这位在直播镜头前灵动活泼、受众多网友喜爱的“警花小姐姐”,背后竟然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各位网友,在我身边的是台儿庄区台北路派出所民警。我们一起来到抗战老兵——97岁的张友仁爷爷家看望他
期刊
“我們就认定吴站长了!”今年35岁的李艳一边忙着去除草莓病残叶子,一边跟我们打招呼,晒得黝黑的脸庞上洋溢着对于更美好明天的向往。  吴凤铎同样晒得黝黑的脸上,嘿嘿笑了。但仍不忘唠叨:“对,病残老叶已经不能产生光合作用了,去除它们不仅能让新叶更快生长,还能防止病残老叶身上携带的病虫菌进入到新叶体内。”  别看吴凤铎一副农民装扮,可是远近闻名的技术带头人。1995年,山东农业大学蔬菜专业毕业的他,从1
期刊
近日,冷空气频繁袭扰我国大部分地区,山东多地气温跌至历史最低值。越是身处寒冬,越是期待那春草蔓发的时刻。极寒天气中,那种春机勃发的图景在每个人心中强烈升腾。这不禁让我们又想起上一个冬天,在那个困难叠着困难的严冬里,我们也曾如此真切地期盼过春天。  世纪寒潮冻不住有温度、有热度的“两会”。转眼间,时间的指针已指向山东“两会”时间。每年的这段时间,可谓聆听山东故事的最好时机,全省发展的“大图景”与人民
期刊
疫情下的2020年,我们一度陷入彷徨,但终究于危机中奋起。疫情带来的停滞,考验着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让我们对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更加坚定,对强大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  2020年,是承上启下之年。这一年,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前所未有的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显得格外珍贵。  2020年,在山东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大工程,或持续推进
期刊
对于每一个20世纪90年代之前从村里走出的人来说,记忆里都会有一双雨靴。这双雨靴的作用,不是为了水,而是为了泥。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泥路是乡村最让人头疼的事情之一。“要想富,先修路”,小小道路,关乎百姓生活,更关系民生大事。告别泥泞难行,曾经是村里人最大的心愿。  2004年1月,工信部下发《关于在部分省区开展村通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建设“村村通”国家系统工程,其中“公路通”成为“村村通
期刊
秋光绚丽,金风送爽。近日,在利津县明集乡郑家村,村民唐龙龙正等待渔商前来收购鲜活的鱼虾,望着刚铺好的村口路,他告诉记者:“原来这条路是又窄又洼的泥巴路,收鱼虾的车一到下雨天就得绕半个村庄转进来,十分不便。多亏村里修了路,车能直接停到池边,不仅方便了装卸鱼虾,收购商也多了起来。”  郑家村的主导产业以养殖业为主,拥有占地面积1000亩的80个池塘,鱼虾养殖面积各占一半。“我们村靠近水库,把水库的水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