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入市探析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养老金是人们的保命钱,其保值增值情况直接影响到老年生活质量,因而备受人们关注。然而传统的养老金投资运营方式不足以应对通货膨胀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养老金价值缩水问题严重,现行制度亟待改革。养老金入市具有多元化投资、稳定股票市场、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和引导理性投资等作用,但只有在解决加强监督和管理资本市场、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养老金投资运营水平等问题后,才是进入的成熟时机,真正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的目标。
  【关键词】养老金 保值增值 资本市场
  一、我国养老金制度简介
  养老金制度包括公共养老金制度(国家养老金或国民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性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目前我国实行由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组成的“三支柱”模式。
  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费(税),并形成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当劳动者退休后支付其退休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供款,具有强制性、适度性、公平性和积累性,为退休人口提供了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一项企业福利制度,具有补充性并进行市场化运作;个人储蓄以及商业保险,更是有经济实力的人为了提高退休后生活质量的个人行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利益的不可分割性。
  三支柱之中,社会养老保险起着保底作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也即通常所说的养老金。养老金作为人们的保命钱,其保值增值情况直接影响到人们退休后的生活状况,因此备受关注。
  二、我国养老金入市的背景
  2011年12月15日的财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养老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可学习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票市场获取收益。几天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对于郭树清上述表示给予了积极回应,提出“十二五”规划已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并对将由省市区管理的一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集中起来按一定比例投资到各类金融资产中的措施表示支持,并认为虽然股票市场有波动和风险,但只要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责任投资的方针,股票投资也能促进基金的保值增值。二人的言论一出,立马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各界也就养老金是否应该入市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激辩。
  舆论界的争论未止,仅仅三个月之后,养老金入市一事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于2012年3月20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根据3月19日双方在北京签订的委托投资协议,资金将分批到位,委托投资期限暂定两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受托投资运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将坚持更为审慎的方针,新增资金将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确保实现基金保值增值。这一举措使得关于养老金入市的讨论再次达到了新的高潮。
  三、养老金入市的原因分析
  (一)养老金空帐问题亟待解决
  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提出了对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具体实施办法。事实上,这两个账户的不分离导致了个人账户的不完全,也为统筹账户透支个人账户资金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更为可怕的是,我国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直处于惊人规模的空账状况。200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决定2001年在辽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之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试点工作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虽然已经取得了逐步成效,但仍然进展有限。直至2009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仍然高达1.4万亿。
  养老金空帐运转的同时,我国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进一步加剧了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困境。根据中国社科院2011年12月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据统计,2010年若剔除1954亿元的财政补贴,企业部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收不抵支的省份(含新疆建设兵团)共有15个,缺口高达679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养老金制度潜在的财务风险已经出现显性化的苗头,甚至到了难以离开财政补贴的程度。如何解决养老金空帐问题、达到保值增值目标,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成功运营先例
  与养老金保值增值形势严峻相比,社保基金的情况则要乐观许多。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股票投资实践中秉承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责任投资的基本理念,按规定比例投资于有固定收益的各类债券和存款、股票、实业等,投资管理业绩显著。数据显示,在2001年~2011年的11年里,全国社保基金共实现投资收益2847亿元,年均收益率为8.41%,比同期通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于2003年6月开始投资股票,累计获得投资收益1326亿元,年化投资收益率达到18.61%,比全部基金累计平均收益率高出10多个百分点{1}。
  社保基金成功运营的先例,说明股票市场虽有风险,只要操作得当,也是可以保持盈利的。这也为养老金入市提供了保障和信心。
  (三)股票市场长期低迷,需要提振信心
  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GDP仍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然而,股票市场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表现。CPI不断上涨,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在涨价,股票市场却没有蓬勃上涨。不仅如此,由于货币政策波动、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新股发行节奏过快等因素,中国内地股票市场表现较差,对外界的影响跟跌不跟涨,即使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也堪称糟糕。从2005~201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自2007年上证指数和深圳指数分别达到5261.56和1447.02的高点之后,中国股票市场一路下挫,2010年两指数分别跌到了2808.07点和1290.86点{2}。自2011年9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2500点后,除了偶尔出现的短暂上扬波动外,股票市场一直没有好转的趋势。低迷的股票市场套牢了大量资金,使得许多中小投资者丧失了信心,宁肯冒着通货膨胀风险将钱存入银行吃利息,也不敢轻易进入股票市场。仍在股票市场中勉励支撑的股民,常常对利好刺激并不敏感,而对一点小的利空反应剧烈,使得低迷的股票市场更加不稳定。股票市场对投资者丧失了吸引力,人气涣散,无法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进而更难以形成赚钱效应。   (四)国际上养老金入市实践和运作经验
  作为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形式,养老金的运作一直备受关注,也是各国政府努力的重点之一。事实上,国际上有着许多养老金入市的先例,如美国401(K)计划,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我国香港的强制性公积金政策等,其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从各国养老金入市的规模来看,美国401(K)私人养老金可自由选择入市,股票基金投资比例高达50%(直接投资股票比例不超过20%);加拿大股票投资比例34.3%;智利养老金股票投资比例30%;荷兰股票投资比例近50%;英国和芬兰也达40%以上{3}。以上各国养老金入市的效果虽然不同,但都秉承保值增值的目标,无论成功或是受挫都能够为我国养老金入市提供经验和借鉴
  四、养老金入市的作用
  (一)多元化运营养老金,达到保值增值目的
  养老金作为人们的保命钱,是人们退休后生活的几乎全部收入来源。养老金的多寡,直接决定了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养老基金投资渠道仅有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两项。在经历了经济危机和CPI连年增长之后,养老金在传统的运营管理方式之下价值不断缩水。人口老龄化的逐年突出进一步加剧了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压力。我国1.5万亿元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0%以上存在银行,年均收益率不足2%,没有跑赢物价指数,没有实现价值增值,无法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养老金入市,拓展了投资渠道,可以使得养老金运营方式多元化。多元组合投资能够降低风险,增大收益率,从而应对人口老龄化和通货膨胀带来的养老金价值缩水压力。
  (二)提振股票市场信心,稳定股票市场,达到双赢效果
  目前中国股票市场的萎靡不振,除了市场不够成熟、部分上市公司圈钱过多以外,大小非和限售股减持、套现以及不理性投机行为频繁也是重要的原因。养老金入市,能够为股票市场引入更多的增量资金,从而缓解大小非、大小限的套现压力。股票市场获得了增量资金注入引起的推动力,能够改变被动应对低迷状况的现状。不仅如此,资金面上压力的缓解,能够提振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稳定股票市场,进而在市场上形成更稳定的上涨预期。事实上,当前股票市场并不缺乏潜在资金,只是由于股票市场长期低迷,投资者难以把握股票市场探底时间,不敢贸然进入股票市场。养老金入市在股票市场上起到了一种预期性和信号性作用,使得市场投资者感到当前股票市场存在投资机遇,从而促进股票市场吸收更多的增量资金。稳定的股票市场环境能够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成熟,也使得养老金入市的风险降低,收益率提高,分享到股票市场繁荣的成果。
  (三)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养老金作为数量庞大的积累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开展长期投资活动,可以与其形成良性互动。首先,养老金入市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养老金入市后通过资本市场投资于优质企业,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有利于其成长壮大,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资本市场发展角度来看,养老金作为保命钱,其投资运营秉承安全性第一的原则,一旦入市将敦促有关部门加大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成熟。其次,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为养老金入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规范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合理投资运营养老金,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获取最大投资收益,从而达到养老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四)引领投资者回归理性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有限理性人,其中散户中的非理性行为居多,这也是大部分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股票市场的长期低迷和萧条,更加使得投资者失去信心,出现了许多如跟风行为(羊群行为)、追涨杀跌行为、过度交易行为等不规范、不成熟的投资行为。养老金入市,从侧面传达出政府将加大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力度的信息,能够为广大投资者注入一支强心剂,引导他们回归理性,从而放心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投资者回归理性,将与股票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五、养老金入市需解决的问题
  无论从理论角度或是实践经验分析,养老金入市都是有利可图并具有可行性的。完全拒绝养老金入市、彻底否定其意义的观点是不理性的。事实上,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证券投资来实现其保值增值的目标,是国际惯例,在欧美发达国家和部分亚洲国家都已经付诸实践。从我国的长期状况来看,养老金入市也是养老金投资运营的必然趋势。但是,仍须解决一系列问题,为养老金入市铺平道路和扫清障碍,才能让百姓和舆论放心地将这笔巨额的保命钱投入处处有风险的资本市场当中。
  (一)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促进股票市场成熟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善,股票市场更是离成熟的标准尚有距离。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违规成本过低。问题频发的股票市场,使得投资者人心惶惶,阻碍了市场的发展与成熟。现在舆论界和学术界反对养老金入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当前股票市场不规范、入市的时机不成熟。只有健全法制,完善规则,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严惩违规行为,从而促进市场的成熟和发展,建立一个真正规范的、没有三高现象、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市场,才能为养老金入市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避免其成为“救市资金”甚至血本无归,“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养老金入市提供保障
  我国养老金入市,除了面临资本市场不完善的问题以外,还受制于制度环境的发展。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方面的改革进程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要实现养老金市场化的入市投资运营,就必须有与之相匹配和适应的制度环境。因此,应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推进财税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只有配套制度环境的建设跟上了,养老金入市才有保障,才能真正保证养老基金运用的安全性原则。
  (三)成立专设机构,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养老金投资运营水平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成功运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作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现设十个部门,其中基金资金收入的落实、调度划拨和安全保管由基金财务部负责,投资计划的拟定和实施由投资部和境外投资部负责,法规及监管部则对基金资产运作情况进行监督,拟订风险管理办法并实施风险监控。养老金入市,不仅应受到全国社保基金高收益率的鼓舞和启发,还应成立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职责和功能相同的专设机构,并吸纳和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投资人才,才能提高养老金投资运营水平,降低股票投资风险,提高基金收益。
  六、总结
  养老金与其他资金一样,闲置不用就是损失。购买国债无疑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途径,但其较低收益率并不足以应对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将养老金存入银行吃利息,更是一种被动的投资方式,有着极大的风险。养老金入市作为多元化投资渠道,不仅能够使得养老金保值增值,更能够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促进股票市场发展。然而,我国目前仍应解决资本市场不规范、制度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才能保证养老金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投资运营、获取高收益率。
  注释
  {1}肖波.专家解析社保基金受托广东千亿养老金:养老金入市将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N].证券时报2012-03-21(A05)。
  {2}数据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11》。
  {3}江雪峰,梁晓姗.浅谈养老金入市[J].中国证券期货,2012,(2)。
  参考文献
  [1]陈衡.我国养老金入市运营:未来发展道路[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邓大松.社会保险[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桂浩明.养老金不是“解放军”[J].沪港经济,2012,(3).
  [4]王剑.养老金国际经验可供借鉴[J].股市动态分析,2012,(5).
  [5]许倩.激辩养老金入市[N].中国房地产报,2012-02-13(A07).
  [6]证券时报记者肖波.专家解析社保基金受托广东千亿养老金:养老金入市将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N].证券时报,2012-03-21(A05).
  作者简介:陶冶(1991-),女,本科生,湖北黄石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搏骤停(CA)后大鼠脑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和3(RIP1和RIP3)表达的影响。方法该实验在福建省急诊医学研究所完成。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sham组(n=8)、CA组(n=8)和MSCs组(n=8)。通过窒息法诱导CA后进行心肺复苏(CPR),复苏后1 h,MSCs组和CA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106/0.5 mL MSCs与等体积磷酸盐
【摘要】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关系,研究人力资本产权问题对于促进人力资本配置的市场化、建立劳动者长期激励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对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人力资本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的地位及人力资本产权的股份化实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本 产权分析 收益分配  一、人力资本产权分析  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具体包括人力资本所有权、
案例一:躺桌事件。一次,教师小李调转工作,到某村小学教三年级。报到后,到班级上第一节课时,意外发生了。只见学生小A,四仰八叉躺在课桌上面,装睡。小李走过来,心平气和,劝小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特点,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方法:对2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摘要】文章从关系型贷款的定义入手,结合中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现状,从关系型贷款的核心技术——“软信息”的采集,关系型贷款风险的分散方法——信贷资产证券化两方面对关系性贷款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关系型贷款 “软信息”采集 信贷资产证券化  根据美国学者伯林和麦斯特(Berlin and Mester)的分类,商业银行的借贷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交易型贷款”(transactio
在已公布上半年财政收入数据的省份中,只有上海、北京、浙江的增速低于同期GDP的增速。除此之外,大部分省份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在20%左右。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逐渐加大
期刊
晚明时期,“忆语体”出现在文坛之中,其不同于以往的悼亡的书写,将闺阁小事与平日琐屑等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以一种回忆录的形式写出.“忆语体”作为追忆的题材,饱含追思之情,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38例老年血管性痴呆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38例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