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价值分析

来源 :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_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照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文章选取体质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体育理论知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指标;从各项指标所具有的评价价值出发,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体质与心理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进行多元化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将体适能训练与篮球选修课相结合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实验研究,旨在探讨篮球运动对女大学生肌肉适能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在青岛大学2019级公共篮球选修课中,通过咨询的方式筛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女大学生共80人.实验干预时间共持续16周,每次干预课时间为90min,每周进行3次干预(1次体育课+2次课外活动).实验组(40人)每周进行1次融入体适能练习的篮球课,2次课外有体适能计划的篮球活动干预,对照组(40人)每周进行1次常规篮球选修课,2次课后常规的篮球活动.[结果](1)在教学实验开始之前实验组和对
文章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问题.研究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现出教育理念的革新性、课程育人的协同性、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具有趣味性、体验性和规则性等显著特征,应遵循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逻辑原则,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到课外的拓展中系统梳理挖掘,最终形成“价值引领、横向融合、纵向衔接、动态更新”的结构体系.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与线下高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并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互联网+体育舞蹈的深度融合为体育舞蹈高质量教学提供现实依据.文章对体育舞蹈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教学效率进行探讨思索,探究如何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结论:线上阶段区分教学模式相较于线上统一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佳;在技能学习环节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更理想,年龄小且基础薄弱的学生不适宜过多的结合线上教学;融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以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健身运动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纳入研究学生实行基于“1+X”证书制度《运动营养学》示范课教学的实证研究,通过将“1+X”证书嫁接运动营养学课程中,真正实现“1+X”证书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总体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效果等,旨在形成“1+X”证书结合专业课教学的较完备教学解决方案,为新时代体职院教学效果的提质培优提供理论支撑.
以K镜消旋系统为例,针对光机结构中多误差源耦合和误差分配的问题,采用蒙特卡洛算法进行误差分解,并提出了类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误差源进行智能误差分配,以指导工程化的加工公差分配和结构优化极限.首先,对一套悬臂式K镜消旋系统的光机结构引起的消旋指向精度进行误差来源分析;然后,通过蒙特卡洛算法结合粒子群优化方法对误差源进行智能分配,指导K镜关键零部件的优化设计和公差分配;最后,分别利用光机耦合仿真分析法和实验装调法对设计的K镜消旋系统进行消旋指向精度分析.结果显示,仿真分析获得消旋指向精度为6.95\',实验
体育教学内容准入是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根本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合理性、高效性等,更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当前,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准入要协调好国家、高校、体育教师、学生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严格把控体育教学内容准入课程标准及课程实施的两大环节,使其向“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育人指向靠近.通过制度、组织、监督保障等措施为体育教学内容准入提供条件.
研究了飞秒激光诱导化学发光测速技术,在氮气中加入少量甲烷,利用飞秒激光诱导其产生化学反应,并生成信号强度强,发光持续时间长的氰基荧光信号,进而实现高信噪比、高精度、宽范围的速度测量.实验发现,改变甲烷的浓度可以改变氰基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浓度越低荧光信号持续时间越长.在甲烷浓度为500 ppm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到测速下限为0.23 m/s.进一步降低甲烷浓度可以获得更低的测速下限.此外,实验评估了激光能量和延迟时间对测速精度的影响.本工作极大拓展了飞秒激光分子标记测速的应用范围,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
提出了一种快速计算光学系统像面照度均匀性的算法,通过近似算法计算系统数值孔径,并利用出射光瞳数值孔径表征像面照度.利用该算法计算光场不均匀性,将其作为自动优化过程中的评价函数之一,优化设计光刻机照明系统中继镜组.通过Light tools软件对设计的中继镜组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相干因子照明下掩膜面上的光场不均匀性均小于0.5%.通过实验测试了设计的中继镜组的积分均匀性,结果表明各相干因子下,光场不均匀性小于1.21%,能够满足掩膜面上光场不均匀性的指标需求(<1.5%),验证了该快速评估算法可有效应
将银纳米线与不同浓度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以一步混合的方法制备导电银浆,旋涂并热压制备具有嵌入式结构的复合透明电极.分别改变银纳米线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混合比例,研究其比例对电极光电性能、粗糙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步法得到的导电银浆可以有效制备嵌入式结构透明电极,显著改善银纳米线电极的平整性和稳定性.电极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增加对电极的光电性能影响较小,但是极大降低了电极的粗糙度.最优化电极的平均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仅为4.6 nm.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银纳米线的保护使透明电极在强氧化环境和胶带测试下均可保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BaLa1-xGa3O7:xBi3+(0.01≤x≤0.13)系列荧光粉.X射线衍射数据和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BaLa1-xGa3O7:xBi3+荧光粉具有黄长石结构.扫描电镜图像显示,荧光粉的颗粒为不规则形状,尺寸在5~30μm之间.漫反射光谱表明,BaLaGa3O7基体对于Bi3+离子掺杂发光具有合适的光学带隙.在348 nm紫外光激发下,BaLa1-xGa3O7:xBi3+荧光粉呈现出中心波长位于475 nm的宽带发射.随着Bi3+离子掺杂浓度增加,荧光粉的发射强度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