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监察法治理论

来源 :时代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s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指导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理论,其中的监察法治思想具有特别地位。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旨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并因此形成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有为政府”模式。为防止权力集中导致的腐化,需要强大的监察权对所有公职人员特别是“关键少数”进行监察。但监察制度本身必须法治化,构建内部的自我分权,并置于党的监督、民主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监督和舆论监督等体系当中,具备强大的制度自我净化功能。习近平有关监察法治的论述勾勒出了监察法治的中国逻辑,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走出历史周期率
其他文献
【关键字】高校 美育建设 美育学科 美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美育建设同样迎来了新征程。近年来,国家以美育理论与实践为依据,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美育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将美育工作提升到了战略性层面。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当前我国高校的美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深
【关键词】城市群 城镇化 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与2010年相比,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大力发展都市圈及周边地区中小
〔摘要〕大数据时代,数据是最重要的公共资源与生产要素,政府将依法采集获取的数据向社会公众进行开放势必会激发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红利,而政府数据开放的平台建设关系到这一工作的成效大小。加强政府数据开放的平台建设,要以组织管理为抓手,优化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发展模式和定位;以完善平台功能为基础,创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服務形式;以加强数据治理为手段,夯实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的数据基础;以平台数据安全为保障
【关键词】和而不同 世界新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和而不同”是独特而重要的中国政治智慧,可见于传统中国处理各种问题的做法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此展开相关理论和应用性研究。然而,现有的理论研究较空泛,并且受西方多元主义、相对主义思潮影响,多强调“不同”。这在理论上是偏颇的,在实践上也会带来误导。笔者认为,“和”是在尊重其成员的基础上的组织、协调、
【关键词】读史 方法论 经典研读思想智慧  【中图分类号】K063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与古人注重经验积累,并将之转化为历史撰述,以供后来者学习借鉴密切相关。中国自古至今的史书卷帙浩繁、分类繁杂,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中史部分了15个大类,细分为27个属。这还只是狭义上的史部文献,如果从广义上来说,过去的一切包括经、子、集、佛、道等方面的文献都是历史书,都可以作为历史
【关键词】中国文艺精品 演艺出口 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艺精品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文艺精品是向世界传播中国价值理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文艺精品的重要检验标准是:“三精两力一检验”。“三精”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两力”即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检验”即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文艺精品实现有效的国际传播意味着要在保
【关键词】建党百年 历史主题 理论创新 党史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D23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基础上,将党的整个奋斗史放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大历史观”中去认识和把握,指出党的奋斗历史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争史的赓续,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完整事业持续接力的过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承诺。中国特色社会主
【关键词】竞争政策 基础性地位 体制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几乎所有涉及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都强调要进一步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国内外几乎所有的有关中国体制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学术研究都认为,在中国发展模式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中,结构性产业政策主导的政策体系要相应地向竞争政策主导的政策体系转变。虽然政策界和学术界在确立竞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