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青:用心掌领淄博艺术陶瓷

来源 :中国新农村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祖先,早在八千多年前的黄河边,用泥土和火做出了人类最早的陶器,夏商时期做出了原始瓷器,直到现在瓷窑上空的烟火一直未断,周而复始……淄博是古代齐国的都城,是中国驰名的瓷都之一,这里的陶瓷艺人代代辈出,张汉青就是其中的一位。
  ——题记
  初夏,记者一行来到慕名已久的淄博福聚号艺术瓷有限公司,大门边翠柳随风摇曳,各种花色瓷盘装饰的艺术墙婉转呈现,一台陈旧的磨盘面向正门,外圆内方中间镂空,象一个古代铜钱呈示着古老的历史,颇具艺术风范的董事长张汉青正在查验新样品……成型、修坯、烧成等生产工序浓缩在这几百平米的空间里,别致有序,各个空间穿插布置着书画、池塘、花卉,充满诗书文气与花园情趣。相信在这样的厂房里工作心情一定是非常愉快,这种风格在北方极为少见。二楼偌大的展厅内产品琳琅满目,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一种自然的情景艺术突然映入眼帘,有沧桑的古旧陶瓷、精致的现代酒店瓷、日用瓷……一个博物馆式的展厅不禁让我们猜想:这个场景是什么思想在指导?有多长时间?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让这个年轻的企业家在事业与艺术中找到了平衡?
  河东河西各十年,传祖业归陶瓷
  到2014年近期为止,“汉青”品牌在国内酒店业有2000多个用户,是酒店用品行业内著名品牌。
  开创北方儒彩风格并确立相应的行业首领地位,成为地标式潮流风向标。
  开创四种含义的复合性商标,定货快捷准确,为行业标准统一做出标杆。
  开创酒店瓷行业的召回制度,使客户有了质量保障,给本行业做了新类别标准。
  薄胎强化瓷釉中彩创始者,直到鼎盛的几年期间,全国曾掀起了青花热、釉中彩潮流,现在还是淄博陶瓷代表特产之一。
  张汉青把艺术瓷专用的鲁青瓷窑变釉转化到酒店瓷上来的,使其薄胎化、标准化、日常化,是对淄博传统陶瓷进行的的挽救性、发展性的二次革命,是提升日用瓷档次的波澜式运动。
  张汉青曾在自己的文章中陈述:“我的祖先在博山、那个制陶的福聚号,做着陶瓮和瓷坛,它们是否存在没有人在意,也可能随着我爷爷尘封在家谱中了,可幸运的是,爷爷当年结婚时祈求多子多孙的愿望实现了——就有了我,又开始做瓷盘和瓷碗,这不仅是遗传,还是一种循环”。
  张汉青年轻时急功好利,放弃了陶瓷专业和继承家传的机会,南泊北飘二十年,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各种行业几乎都干过了,酸甜苦辣咸的各种滋味几乎都体验了。
  曾在建筑工地做和泥小工、独木板上推着独轮车飞跑;
  曾经在农村发保健品小报、夏日炎炎俩小时等不到车;
  曾在上海没有信号的地下二层、睡11元爬满蟑螂的床;
  曾去酒店推销瓷器却被客户推出门外;
  曾发着烧时送样品闪了腰、瘫在路边虚汗往外流苦泪往里咽;最终带着宝贵的沧桑又回到家乡,没有第二选择的想法,就是回到神魂所在的陶泥中、窑炉边。
  2007年张汉青建立淄博汉青陶瓷有限公司,开始生产釉中彩工艺的薄胎强化瓷,并申请“汉青”商标,“汉”是指以汉族为代表的大多数国人,“青”是指以青瓷代表的陶瓷装饰艺术,汉青的寓意是深受广大国人喜爱的艺术陶瓷。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不是转圈,这是轮回。
  2008年,张汉青研发的“蓝莲花”青花瓷风靡北京并向全国蔓延,奥运会后引起全国的青花瓷热,曾一度被模仿到烂漫地无处不在。
  2009年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设计产品,从图案到造型,坚持原创,从一个点到一个层面,在客户供不应求的追捧中不断创新,巩固了儒彩的结构理论与创新宗旨。
  2010年10月,老字号民窑“福聚号”在张店区马尚镇小套工业园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悄然复建,福聚号第三代掌门人、混搭艺术家张汉青传承陶瓷世家衣钵“继位”了,以日用瓷和艺术瓷为主。
  用金属挖土,加水,塑形后用木去燃火烧,陶瓷的制作过程也是一种中国文化的概括循环。如果是一般的瓷器,张汉青想还不如不干,家传和经历注定了他不俗的思路和产品。从商周时期到元明清的历史穿越,到四海八方各地域民族的浓郁特点,把博大深厚的中国文化从时空到空间的三维中、如弯弯溪水般娓娓道来,无不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张汉青的产品中,更贴切的应该说是作品中。
  商周青铜文、铜钱唯吾知足、汉风、竹节等古今结合的十几套造型,敦煌、孔府盛宴、朱雀鸣、铜雀台、空山凝响等二百种花色,在独具一格中表达着中式共性的大爱之美,以跳跃的思维、发散的角度,多层次的探索出新,但却又都围绕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主题,这就是张汉青的特点,也是他的法宝,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和无法模仿的思想,致使仿冒者望而却步,最终如“风清扬”一样独步江湖。
  张汉青出身于陶瓷世家,族谱中说张家于1900年左右在淄博市博山区五龙村发展窑业、开始生产陶瓷,1939年张永宽在当地成立“福聚号”,是当时较有名望的字号,1956年在公私合营中被收为国有。
  第二代传人张跃昌、牛爱英夫妇在原淄博瓷厂从事陶瓷生产近40余年。
  第三代传人张汉青是完完全全从泥巴里爬出来的孩子,对陶瓷的热爱与钟情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不使老字号传统工艺失传的责任,是他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事业注定就是陶瓷。
  古典引领时尚,原创主宰潮流
  2013年8月30日,第39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在淄博中国陶瓷馆揭晓,福聚号在此次活动中,犹如一匹黑马横空出世,首次参赛就荣获金银铜四个奖项,向世人证明了实力与先锋地位。
  福聚号自1939年创立至今已有75年的家族陶瓷文化的积淀,第三代掌门张汉青一直致力于老字号传统工艺与新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如何把陶与瓷两种材质的自然结合,形成艺术瓷?如何把淄博的传统琉璃与陶瓷密切结合在一起?将景德镇、宜兴的艺术瓷转化到淄博的日用瓷产品上,实现艺术生活化是否可行?如何把雕塑作品变成家庭通用的艺术摆设、装饰品?这样的问题时常在张总的脑海里萦绕,也激发了他的创新思维。   “古典引领时尚、原创主宰潮流” 是他一直奉行的思想,坚持原创彰显个性是区别其他企业的主要特征。将深厚的中国文化、浓郁的民族特点、唯美的艺术修饰融入产品设计当中使他在陶瓷江湖中独创了儒彩门派,第一次亮剑就确认了一方霸主的地位。
  采访中记者被一款“常回家看看”的瓷器吸引,“常回家看看”餐具以大多数成年人熟悉的农村环境为背景,一个年迈的老妈站在老家大门口老树下、深情盼望孩子回家的样子,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跃然盘中,谁看了不会动容?瓷器虽小,却在无声地提醒人们关注老年人孤独、留守的社会问题,倡导着中华民族百事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还有一款“世界一家”,是用中国书法题写的英文“家庭”,东西方的人看后都会觉得比较熟悉亲切,旁边散落着黑白黄棕四个颜色的英文字母,代表世界上的四大人种是一家人,倡导和谐社会,天下一家的儒家理念。
  还有天津的杨柳青年画——五子争科,马王堆的汉墓织锦——朱雀鸣,唐朝的御马图——盛唐,北京的京剧——国粹,民间工艺景泰蓝,孟子文化的孟子千秋,为黄山设计的梦里水乡,为水泊梁山设计的蝶恋等等,这只是福聚号陶瓷二百种产品中的几个,每个产品都有文化典故,先有思想再出设计,最后出产品,所以福聚号的产品都是有根有叶、有情有肉的鲜活产品。
  鲁青瓷始于宋代,温润如玉,青翠淡雅,是淄博的传统瓷种,也是国内重点青瓷之一,因为成品较少,在近期十几年中被淄博人神话后推上了陶瓷圣坛,一个产品动辄成千上万,名人大师作品价格更是高的离谱,成了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在行内有价无市,许多人为其倾倒,甚至达到迷信的程度。张汉青通过丰富的经历清晰地看出,浙江龙泉的青瓷比淄博的质量好却价格低,正在大量普及推广。张汉青感到淄博陶瓷人就像闭关锁国的清朝一样,夜郎自大,却在丧失一次次发展的良机,于是他开始研发鲁青瓷,将其薄胎化、转化到家具日用瓷,将其标准化,大大提高成品率,将其规模化,使其能迅速普及,发扬光大淄博陶瓷。这次壮举将是继七年前薄胎强化瓷釉中彩之后对淄博陶瓷的挽救性、发展性的二次革命。
  商海诚信为本,方显男儿本色
  从年轻时,张汉青每次给关系单位汇款时,为了便于识别、往往在整数汇款额度后面多汇上1元,财务人员提醒说:“您每次汇款都多汇1元,多年下来多花了很多钱”。他解释说:“我们吃小亏却得到更大方便,因为银行汇款一般不显示汇款方名字,而我们的每次多一元,都能使收款方及时知道我们的汇款并及时发货,节约时间而提高的效率远远超过这1元钱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坚持多汇这1元钱。”1元钱的尾巴就像张汉青的长发,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它是关系单位在收款中立刻识别汉青的一种无声的企业标识,它告诉朋友们张汉青一直就比别人付出的多。
  眼前的张汉青,幽默睿智、成熟热情,一米七五的个头,大波浪微曲的长发,俨然一个文艺青年做派,倒真不像是企业家。他则笑着说:“年轻时留长头发是为了时髦,等成熟一点是为了体现个性,再上一些年纪就明白了只是自己心里喜欢,并不是给别人看的。”张总平易近人,他经常调侃说自己只是陶瓷界的一块咸菜,可以为大家提提口味。他有一段日志是这样写自己的:没有牡丹不叫百花齐放,没有凤凰不叫百鸟争鸣,没有妖精的西游记不好看,没有屎壳郎不叫动物总动员,没有希特勒不叫二战,没有臭豆腐不叫国宴,没有美国全世界不乱,没有张汉青的饭就像少了蒜。
  我问张汉青最大的幸福是什么?他说:“贫穷的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生病的人认为健康是幸福,高尚博爱的人把爱别人作为幸福,孤儿认为被爱是幸福,有个植物人苏醒后认为存在就是幸福,我的幸福是不管走到哪里,看到人们吃饭用的餐具是福聚号生产的”。
  面对爷爷留下的“福聚号”这三个沉甸甸的大字,张总说他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相信他有足够的勇气和责任让重生后的福聚号在陶瓷行业的舞台上声威显赫。
其他文献
金乡县是驰名中外的“中华蒜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杨建强用他的智慧和勤劳编织着梦想。  40岁的杨建强,做事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敢闯敢干。他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带领化雨镇47个村的千余户农民,组建金乡供销京信有机大蒜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万亩有机大蒜标准化种植基地,闯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致富之路,让金乡大蒜大批量销往巴西、韩国、日本等国家,带领农民成功致富
期刊
阳光明媚,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栋栋楼房秀美可人;水泥路宽敞平坦,居民们在上面悠闲地漫步。日前,记者走进上蔡县芦岗街道龙兴新型农村社区,被眼前其乐融融的美丽画卷所打动。  72岁的张新民是该社区居民。去年,他随儿子从芦岗街道刘楼村田庄搬迁过来,如今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搬来以后,生活、就医等方面都方便了,特别是交通好了,儿子还买了一辆车。这样的日子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张新民高兴地说。  和张新
期刊
深入基层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服务百姓健康行动是地区确定的卫生领域惠民实事之一,是地区卫生系统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有效举措。  2014年,为认真落实好该项卫生领域惠民实事,地区卫生局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积极编印卫生惠民政策宣传手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积极配合,组织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义诊服务、惠民政策解读和健康宣教,并与“医疗服务进基层”专
期刊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李再勇代表:生态农业“添绿”  又“生财”  “六盘水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整,以及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增强,六盘水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森林覆盖率逐步恢复到45.4%,同时提出‘不要带污染的GDP’,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为我们发展生态农业、走
期刊
最近,随着移动医疗的兴起,曾经不怎么受到重视的电话问诊也热门起来了。  从目前国内的医疗水平而言,二三线城市并没有高端优秀的医疗设备,同时也没有资深的医生资源,这是医疗行业和社会之间矛盾的一个开始,所以中国的医疗发展趋势依旧在看个大城市发生的改变。我们都知道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也仅仅是在影响着某一部分城市人群。  现实中医患之间的矛盾随处可见,逐渐的“医患
期刊
3代“兵阿妈”“兵儿子”“渔嫂”续写62载鱼水情  元宵节,在嵊泗花鸟岛大岙一户渔家,满桌海鲜飘香,欢声笑语绕梁。岛上“兵阿妈”黄霞球从江苏姜堰市远到而来的“兵儿子”张伟接风。“听说你回岛探亲,邻里们争相送来海鲜美味。”黄霞球说,这桌海鲜宴,蕴含全岛乡亲的浓浓深情。  花鸟岛远离大陆,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就业,孤寡老人多。黄霞球的爷爷、父亲过世,岛上的“兵儿子”都上门吊孝,令黄霞球深受感动。10余年来
期刊
[摘要]以项目培训为载体,可以有效推动城镇新型农民培训教育深入发展。一方面,满足农村社区群众不断日益增长的精神食粮,丰富农村的教育文化,帮助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会形成农民遵纪守法、互相帮助、邻里和谐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能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的发展,勤劳致富、现代文明理念、生活方式会逐渐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会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期刊
日前,菏泽文物普查在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村,意外发现明清古村落,一条村庄中心街,隔开了两个世界。一边是明亮的砖房、水泥的地面、气派的铁门;另一边是,灰色石头房子、青石板路、斑驳木门,三四百年的记忆还在享受着安静时光。  由逃荒者建成,刘伯承都住过  石头院内的香椿树,已长过两层的房顶。29日,79岁的王谢氏和86岁的王李氏将苇席铺在院子里,缝起薄被,聊家常打发时光。  “我嫁过来的时候,就住在这石
期刊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是社会共识。自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提出,近十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农村建设遇到了质量、能级和转型发展的瓶颈与困难——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人居环境仍需大力改善,特别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亟待提升。新阶段,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上找到发力点,迈出新步伐,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热议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陈爱君报道)东营市河口区新户镇本着利民、便民和节省资源和减少村级工作量的原则,将免费生殖健康查体及免费“两癌”普查活动合并进行。此次查体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和乳腺健康把了脉,对于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两大主要杀手乳腺癌和宫颈癌起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把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服务送到广大妇女中去,为保障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为确保此次查体活动有条不紊地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