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投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之中。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就应该认清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然后对当前的教学活动做出改进与创新。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作用,然后结合当前实际,探析了语文阅读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这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探讨了激发学生兴趣深化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兴趣;措施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意义重大。而在当前教育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教师更加需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兴趣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需要关注当前存在于阅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积极改进,从而最终让阅读教学可以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作用
  就小学生而言,由于其身心发育都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在学习活动方面,受到自身兴趣趋势的特点还是很明显的。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就会比较积极,尤其是容易提出自身的疑惑。而对于自身兴趣较弱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就会相对较低,也不容易提出自身的疑惑。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阅读教学活动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切实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在自身积极性的刺激下,有效深入阅读教学,可以实现教学活动的深化。其次,能够让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兴趣,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兴趣是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条件,学生兴趣高了,教师在课堂上只需通过简单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就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教学活动顺利施行。最后,有助于课堂教学氛围的提升。通过激发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优良,学生积极学习会相互影响,从而彼此促进,在课堂上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虽然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尤其是在激发学生兴趣这个方面,更是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教学方法单一局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优劣,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低具有直接的关系。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相反,若是教学方法始终局限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之中,如此长时间下来,学生自然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第二,教学流程局限,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除了教学方法这个方面的问题之外,在教学流程这个方面,也存在教学流程局限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教学活动在流程安排上,基本延续了以往的先读后教模式,长时间局限在这样一种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会变高。所以,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兴趣,那么就需要对教学流程实现创新,打破传统模式的局限,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教学评价较为单调,无法激活学生的兴趣。教学评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验。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评价环节,主要是依靠对一些问题的回答来进行检验。长时间下来,不仅导致部分学生的興趣降低,甚至还让学生对回答问题产生畏惧,这样无疑会影响到阅读教学的开展。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采取多元化手段构建趣味课堂
  要激发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一定要改变当前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通过对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利用,构建趣味化的阅读教学课堂,让学生可以在趣味课堂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而言,能够实现趣味课堂构建的教学手段还是比较多样的,诸如角色扮演游戏、语言游戏、多媒体教学、情境构建等方式而在教学时,教师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之下,不断提高兴趣,并且在兴趣的驱使下实现深入阅读。
  比如,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来进行教学,结合课文中的故事,对学生展开角色分配,让学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对课文故事进行还原演绎。甚至还可以通过故事新编,让学生对故事进行拓展,然后再来进行角色表演。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便可以让学生切实融入进来,并且积极性越来越高。如教学《惊弓之鸟》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在理解基本的故事内容之后,教师随机选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然后对惊弓之鸟这个故事进行表演。如此,必然可以让学生的兴趣大大提升。
  除了使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游戏,教师还可以借助情境构建的方法,来展开阅读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就是结合课文内容构建一个新的情境,将学生引导到这个情境之中进行体验感受,从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教学《窃读记》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去书店偷偷读书的事情,教师便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你很想看一本漫画书,但是妈妈不给你买,你会怎么办?这个情境就和课文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思考。通过这样一个情境思考过程,学生就可以理解课文中描写的“窃读”内涵。
  (二)创新教学流程激活学生兴趣
  除了要在教学方法这个方面实现多元化之外,教师还需要关注教学流程本身,对教学流程进行创新,让学生可以从全新的教学形式当中获得阅读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之中。从当前的教学流程来看,主要是先读后教的一种模式,即先让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然后再来对课文进行讲解分析。对此,便可以从这两个环节切入,对教学流程做出个性。比如,可以在阅读之前设置一个导入环节,也可以颠倒阅读和教学的顺序,先来分析课文故事,然后再来引导学生阅读。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对应的教学方法。   比如,还是在教学《窃读记》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颠倒读和教的顺序,先对课文所写的故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具体而言,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对课文的故事内容进行提炼和精简,使其成为一个短小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对这个短小的故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所在。等到学生对故事形成了基本的理解,教师则可以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这样学生基于对故事的理解,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能对其中的一些细节抓的更牢。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教学前增加导入环节,通过一些类似的趣味素材,导入教学活动。在趣味导入环节,学生的兴趣就可以被激发出来,然后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对课文进行全面的阅读。
  (三)优化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评价这个环节,教师也需要形成重视,对评价方法进行创新,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出发,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既要保证能够对阅读教学实现合理的评价,同时也要保证能够促进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阅读教学的评价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具体来说,可以将传统的提问式评价,转变为辩论式评价、讨论式评价、情境分析式評价。比如辩论式评价,教师就可以针对课文的主旨内涵,设置一个辩论主题,将学生分为正反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辩论。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就让学生能够在辩论过程中对课文内容实现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而在学生的辩论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来做出评价,还可以让学生给对手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进来。
  此外,也可以使用情境分析式的评价方法。即教师结合所教学的课文,根据课文的内涵主旨,由此出发创设一个新的情境,并且在情境中设置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深入情境之中展开分析,针对问题给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通过学生的意见表达,教师就可以据此作出评价。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是教师应该关注的一个重点所在。对此,教师需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积极作用,并且理解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从多元化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流程以及优化教学评价等方面出发,全面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学琴.有了兴趣,阅读才有效果——小学语文自主阅读之我见[J].赢未来,2017(8):50-50
  [2]曹燕玲.立足文本 提升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7(33)
  [3]王志珍.让中华文化永站世界之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6):165-
  166
其他文献
【摘 要】老师与家长之间友好的沟通,是教育好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大家互相理解与信任,老师用爱赢得孩子与家长的尊重和支持,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注重沟通;理解与信任;尊重与支持  教师应有让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奋斗不已的责任感。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家长、老师和孩子这个三角形必须要处理好。如果家校沟通没
期刊
【摘 要】将乐南词俗称“八韵南词”,其曲调优美,唱词押韵,内容极具审美和教育意义,是将乐本土艺术文化的精华。本文在分析我园引入南词教育的基本考量的基础上,从幼儿主题教育活动、区域游戏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在领域教学渗透、引入、融入南词教育的契机和策略,以推动本土艺术文化进校园,使孩子从小感受本土艺术文化的魅力,形成对家乡艺术文化的认同感,为传承本土艺术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的生活展开教学,研究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尤其是高年级阶段的科学教材可知,科学教材是来源于实际的生活的。因此,在实际的生活中要积极地开展科学化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就是指在实际的生活中,要将科学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强调以生为本,强调课堂互动,强调课堂生成。有效利用课堂生成问题,要分析选择、梳理分类、区别应对,有效利用。提问题,引发思考,让疑问成为学习的触发点;议典型,鼓励创造,让创造成为教学的生长点;辨是非,强化认知,让错误成为知识的巩固点;释歧义,拓展思维,使矛盾成为课堂的延伸点。在学生丰富的生成和教师的积极应对中,有序推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生成;策略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感受,理解内容,体验情感,表达见解,积淀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本文中,我将从“积淀语言、启迪智慧、延伸生活”等三个方面阐述语文教学的三大措施。引领学生与文本开展对话,在浓郁的语文氛围中积淀文化素养;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学语文,让课堂教学洋漾着生活的气息;引领学生走出语文学语文,让课堂流淌着智慧的灵性。  【关键词】语
期刊
【摘 要】在当下,我国越来越重视艺术与审美的启蒙教育,而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起源阶段,自然也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重视,若要让我国的艺术文化教育真正落实在实际的教学策略中,就要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方法来认识世界,感受世界之美。本文从与生活的关联角度,来深入探讨了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方略。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美术;艺术与审美  引言  小学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感、审美意识的小学基础课,能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因为过于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虽然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但对任务背后的意义却不明所以然。因此,教师在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内容时,要注意和具体的科学文化背景相结合,让学生在体会美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本文基于对“江海非遗”——南通板鹞的
期刊
【摘 要】当前的教学中,评价制度已经从“百分制”改为“等级制”,但是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依旧未出现较大的改变,评价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分出“高低优劣”,评价的结果照旧是制造出一批“失败者”。而“失败者”又怎么会在美术课堂上体验到快乐,体验到成功呢?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教学本质来看,当前的评价方式或采用的评价手段还远远不足。西方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会把生命卖给你,但却会为了一条彩
期刊
【摘 要】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行路都是增长个人见识、增加阅历的好方法。但是在小学阶段,多数学生都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活动范围,要想增长见识、拓展视野,依靠课外阅读是个好方法。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构建良好阅读氛围、探索课外阅读内涵、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这几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建设提供更加可行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建设  
期刊
【摘 要】初入学儿童的美术课堂,借助于儿童游戏的天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但这份热情和兴趣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教师微彰兼顾、刚柔并施、持之以恒的呵护和和维系。需要教师带着孩子从课堂倾听到材料准备,从执笔运线到造型表现的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反复运用,逐一落实,使之成为植根与人的潛意识的习惯,才能满足孩子成长中对美的需要。  【关键词】习惯;潜意识;长效机制  一、知微知彰——扫描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