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皮疹、呕血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36岁,因发热、皮疹2天,呕血、黑便1天于2002年3月1日入院.患者缘于2天前因受凉后自觉咽部不适,继而出现寒战、发热,伴有全身关节痛,体温达39.6℃,自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12小时内先后服用'索密痛'8片,'感康'4粒及清热解毒中药等,发热症状曾暂时缓解,约6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持续在39℃,且在颈部、前胸及双下肢出现皮疹.继而呕咖啡样物约500ml,排不成形黑色稀便2次,量约400ml,自觉头晕、乏力、嗜睡,但可唤醒,无尿便失禁,急来我
其他文献
本文以改进的BDP燃烧模型为基础,叙述了燃烧速度计算的多种数值方法.对扩散火焰的模拟采用了精确求解与简化公式.结果表明,精确计算的程序对燃烧压力范围和氧化剂粒径大小可
患者,男,33岁,因鼻塞,脓涕9个月,加重伴头痛20天于2003年9月16日入院.
阐述了丁羟推进剂高温偶联剂选择原则.评定了四类九种偶联剂,指出硼化合物具有提高高温力学性能的优异功能.尤其是硼酸酯化合物5527,能大幅度提高高温力学性能,是优异的丁羟
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于4天前无诱因突起发热,体温持续在39℃以上,躯干部可见散在红色丘疹、斑丘疹、水疱疹,在当地卫生室予以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具体药名及剂量不详)抗感
临床资料我院自1984~1999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84例,初诊初治失误37例,占13.03%.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32~83岁,平均52.3岁.其中61~83岁的老年人15例,占40.54%.①误
临床资料选择2001年8月~2004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患儿230例,诊断标准及分型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全部患儿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2岁.②大便次数≥5次/日,稀水便或蛋花
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确诊、诊治困难和需要特殊检查等符合转诊要求的患者,可特社区全科医师开具的双向转诊单直接到集团上级医院优先就诊,并享有检查和住院等项目的优惠待遇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腹胀伴下腹隐痛5天,于2001年4月27日入院.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感伴隐痛,呈进行性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既往月经周期规律,末次月经时间为20
所谓胡桃夹现象(NCP),也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指左肾静脉(LRV)汇入下腔静脉(IVC)行程中,因走行于腹主动脉(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之间的左肾静脉(LRV)受到挤压后,血液回流
观察β-内啡肽特异性拮抗剂纳络酮对肝性脑病(HE)的催醒作用.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纳络酮.对比分析两组清醒所需时间、清醒前后血氨值和病死率.结论:纳络酮对HE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