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自杀为何出现“逆袭”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ng1987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6年来,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刘燕舞走进湖北、山东等11个省份的40多个村庄。他发现,农村老人的自杀现象“已经严重到触目惊心的地步”。甚至有农村老人称:“喝农药上吊投河比亲儿子可靠。”
  这一结论简直令人难以相信。因为前不久香港大学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近10多年来中国自杀率陡降一半;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农村老人在内,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稳步提高。农村老人自杀为何出现“逆袭”,成了人们的疑问。
  按照刘燕舞的说法,农村老人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是生存困难,其次是为了摆脱疾病痛苦,两者合计占直接死因的60%,之后是情感问题——其实还是赡养问题。而在病态的自杀潮背后,是因为“经济高度分化后,给中年人带来的集体焦虑”。中年人为了能轻装上阵,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作为比他们更加弱势的老人,就成了他们要甩掉的包袱”。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都决定了审视农村老人自杀,需跳出家庭视角。
  从物质赡养上讲,过去家庭矛盾多是吃饭穿衣问题,现在已经很少有子女没能力给老人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而且,不光国家层面有新农保政策,而且在很多地方,随着家庭农场的发展,土地集中经营水平提升,不少家庭能拿到“地租”,不工作的老人也有一笔“收入”。现在的问题在于“质”,特别是子女打工在外,老年人在农村独自挑起“留守家庭”的重担,确实压力很大。
  而老人的精神赡养更是遇到了新情况。过去老年人守着儿孙过日子,现在随着主力人群纷纷进城,农村已成了老年人的“留守阵地”,中年人、年轻人多是逢年过节回家看看。即使回来,在互联网社会背景下,也基本上“各忙各的”、“各玩各的”,老年人不懂现代社会,也跟不上现代社会变化的脚步,老年人和子女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很多老年人平时靠打麻将过日子,如果没有收入,或者身体条件不允许,那就只能“望天过日子”,很少有适合养老的活动和场所。即使随子女进城,也有很多人是“身体进入21世纪,精神还停留在过去”。城市对于他们来说,和客栈差不多。
  农村老人的自杀,常常是物质和精神双重问题叠加的结果。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精神赡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今天大家都在讲老年社会的到来,也作出了一些应对,但这种应对更多还是表现为物质赡养和底线赡养上,并没有指向精神赡养。显然,解决精神赡养问题,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既需要家庭,更需要社会作出应对。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农村老人的幸福就没有全面的幸福。面对农村老人自杀现象,既需要家庭的重视,也需要整个社会加以重视。特别是在国家的普惠制度建设上,还要加大力度。针对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需要给资金、动脑筋。
  (据《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因上访两次被关精神病院的辽宁猪贩刘刚起诉山东临沂市民政局、市救助站、市卫生局、兰山区公安分局和荣军医院一案,历经一年半的审理,7月30日,刘刚从辽宁锦州中院撤诉,临沂五部门以救济名义支付刘刚人民币40万元,双方达成和解。
期刊
7月30日,重庆洋人街一游泳池内一群大妈大叔们随着“小苹果”音乐在水中跳起了舞。重庆连日高温,刚刚才结束舞蹈表演的她们被游泳馆老板邀请来水中跳舞,为她们提供了一个水上舞蹈的平台,寻找夏日清凉,还吸引了不少游客一同在水中欢跳战高温。跳舞的人群中不乏外国人,他们也随着“小苹果”的音乐摇摆起来。
期刊
印度新德里日前新开了一家名为“蒂哈尔美食广场”的餐馆。表面看起来其平淡无奇,但实际上这里的员工很特别,全都是已定罪并且正在服刑的杀人犯。实际上,这家餐馆是南亚最大的监狱蒂哈尔监狱的一项试验,帮助即将刑满释放人员适应社会。这家餐馆于7月初开始试营业,店面宽敞,可容纳约50人同时就餐。餐馆中的7名服务员都是监狱中表现良好、即将刑满释放的杀人犯,而经理则是一名警察。
期刊
日前,意大利蒙特瑞勒镇上演了一场离奇悲剧,19岁少女卡特丽娜·阿尔泽塔在开车途中因长发被风吹乱缠在了方向盘上,随后撞上了对面驶来的汽车。卡特丽娜不幸身亡,另有3人受伤。
期刊
西北大学的渊姐身高1.76米,体重50公斤。夏天的渊姐喜欢穿热裤,这样更能显现“她”高挑的身材,超长的美腿,即便很随意的走动也能有妖娆的感觉。渊姐本名李渊,“渊姐”是同学们共同赠予的名号。对于这个称谓,渊姐从一开始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渊姐说,“我喜欢别人喊我‘女神’”。渊姐平日多数都是一身女性装扮,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化个美美的妆,经常被误认为“美女”。
期刊
美国总统奥巴马创造了一个尴尬的新纪录。当地时间7月30日,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通过决议,授权众院议长博纳起诉奥巴马越权,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指责奥巴马滥用权力的共和党人坚称,他们有责任“捍卫宪法”。但在外界看来,这不过是美国政治斗争剧情的新高潮。财政悬崖、政府关门……美国政客们主演的现实版《纸牌屋》已多次让世界“开眼”,现在他们把矛头直接瞄准奥巴马。  在嘲笑对手耍政治伎俩的同时,奥巴马的
期刊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一举一动都受媒体关注,而他与别国领导人的通话记录更可能透露美国外交策略的“天机”。  记者通过分析奥巴马这几年的通话记录,总结出最令奥巴马纠结的外交争端、最值得他信赖的盟国领导人以及美国与一些国家的外交关系演变。  最亲密:卡梅伦“最哥们”默克尔“最姐们”  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以“特殊关系”界定英美紧密的政治、文化和历史联系。这一点在奥巴马的通话记录中得以印证。  
期刊
近日,河北涞源县山区大雨倾盆而下,山上下来的巨大泥石流淹没了京源铁路王安镇段,这时恰巧一列火车开来。在附近躲雨的村民卢伟发现后,立即朝火车奔跑,边跑边打手势。司机见状后紧急停车,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
期刊
美国和欧盟7月29日宣布对俄罗斯追加制裁,涉及金融、军售、敏感技术出口等领域。路透社报道,这是西方国家迄今就乌克兰危机对俄施压的最严厉举措。路透社分析,美俄关系因乌克兰危机持续恶化,倒退至“濒临”冷战的状态。  欧美一起挥制裁大棒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7月29日发表联合声明,同意欧盟对俄罗斯采取进一步的一揽子制裁措施,涉及金融、军事、石油等领域。这是欧盟迄今为止就乌克兰问题
期刊
几乎在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俄制裁措施的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致信俄罗斯总统普京,指责俄罗斯违反了苏联时期与美国签订的关于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中导条约》。  美国曾多次指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但是此次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首次以美国总统的名义进行指责。专家认为,这与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美俄关系出现裂痕有关。在俄美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中导条约》还能走多远,现在还很难说。  总统致信指责  《中导条约》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