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普通话在日语语音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123456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普通话与日语语音存在相似之处,使得甘肃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语音习得过程中能够以汉语普通话语音为基础克服甘肃方言在日语语音习得过程的消极影响,从而起到正迁移作用。
  关键词:汉语普通话;甘肃方言;日语语音;正迁移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109-01
  引言
  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涉及到很多方面,但多数的研究者都把精力放在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的负迁移现象并致力于找出对策解决问题。而笔者认为在有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语音时,利用汉语普通话与日语语音的相似之处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克服方言在日语语音习得过程中的消极影响,产生正迁移作用。本文对汉语普通话、甘肃方言和日语语音的部分内容做了比照,旨在探究汉语普通话在有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的语音习得过程中的正迁移作用。
  一、语言迁移理论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乃至三语习得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是指学习者在母语的框架、模式和习惯下对新语言习得产生的影响。积极影响称为正迁移(正の転移),消极影响称为负迁移(負の転移)。这种迁移现象可以表现在语音、语法等方面,此处笔者仅在语音的迁移方面进行阐述。
  在早期的迁移理论中母语被视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母语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与目标语言的习得难度成正比,两者差异越大则习得难度越大。之后提出的迁移理论则认为新的语音比相似的语音习得难度小,并且母语与目标语言的差异越小则习得难度越大。出现以上两种看似不同的理论的原因在于语言学家们对母语语音与目标语言语音的差异进行了更为详细地划分。在语言使用的实际过程中,由于人的生理特点,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不能发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所以笔者认为在不影响语义的前提下以母语与目标语言的相似之处为出发点开展语音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目标语言的语音,即是说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中与日语语音的相似之处可以促进日语学习者的语音习得,这种促进作用在有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中尤为突出。
  二、汉语普通话、甘肃方言和日语语音比照
  1.元音:汉语普通话、甘肃方言和日语中元音的发音方法相似,但日语的元音相比较而言口型较小同时有央化和中化的趋势。
  2.辅音
  (1)双唇音[w]与唇齿音[v]。汉语普通话中的半元音[w]在绝大多数的甘肃方言中变成了唇齿音[v],如将“万”读作“van”将“为”、“维”等读作“vei”。在日语中则没有辅音[v]。
  (2)鼻音[n]与[]。在汉语普通话中鼻音[n]与[]能够区分词义,如“分”和“风”、“春”和“冲”等,而在绝大多数甘肃方言中鼻音[n]与[]没有区分,如兰州方言中“分”和“风”都读作“fen”,武威、张掖等地的方言中“半”的读音与“绑”相同。在日语中[n]与[]都是拨音「ん」的音位/N/的条件变体,如アンナイ(案内)读作[annai]而アンガイ(案外)[a gai],这两个单词中的拨音「ん」分别发[n]与[];鼻音[n]构成了「ら」行假名的读法,[]构成了「が」行假名的鼻浊音读法。
  (3)边音[l]与鼻音[n]。在汉语普通话中边音[l]与鼻音[n]能够区分词义,如“来”和“奶”、“牛”和“流”等,在甘肃方言中多数地区的方言中并不区分边音[l]与鼻音[n],如天水方言、陇南方言等方言中将“奶”读作“lai”、将“难”读作“lan”等。日语中辅音[r]与汉语普通话中的边音[l]的发音相似,构成了「ら」行假名「ら」、「り」、「る」、「れ」、「ろ」;鼻音[n]构成了「な」行假名「な」、「に」、「ぬ」、「ね」、「の」。
  三、汉语普通话的正迁移作用
  从以上比照中可以看出,甘肃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受到甘肃方言的影响,主要出现的错误如下:
  1.将双唇音[w]发为唇齿音[v],导致以半元音[w]开头的假名「わ」及作为助词出现的「は」被错误地发为[va]。
  2.鼻音[n]与[]不能区分,导致日语中拨音「ん」的音位/N/的条件变体[n]与[]不能被区分,从而不能正确发出拨音「ん」,如将せんせい(先生)[sensei]发作[se sei],将じゅんび(準備)[junbi]发作[jo bi];「が」行假名「が」、「ぎ」、「ぐ」、「げ」、「ご」的鼻浊音读法[a]、[i]、[u]、[e]、[o]与「な」行假名「な」、「に」、「ぬ」、「ね」、「の」的讀法[na]、[ni]、[nu]、[ne]、[no]相混淆。
  3.边音[l]与鼻音[n]不能区分,导致日语中「な」行假名和「ら」行假名的发音极易出错,「な」行假名「な」、「に」、「ぬ」、「ね」、「の」经常与「ら」行假名「ら」「り」「る」「れ」「ろ」混淆,全部读作[na]、[ni]、[nu]、[ne]、[no]或全部读作[ra]、[ri]、[ru]、[re]、[ro]。
  汉语普通话中的双唇音[w]与日语语音中的半元音[w]基本相同;汉语普通话中鼻音[n]与[]区分清楚;汉语普通话中边音[l]与鼻音[n]区分清楚。即是说如果学习者掌握了正确的汉语普通话语音,则上述错误完全能够避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以甘肃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为对象的日语语音教学活动中,汉语普通话能够起正迁移的作用。所以,在面向甘肃方言背景的日语学习者进行语音教学时,不仅可以从日语语音的角度进行教授,还可以从汉语普通话与日语语音的相似之处为着力点,克服甘肃方言带来的消极影响,发挥汉语普通话在日语语音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温宝莹.2005汉语普通话的元音习得[D].天津:南开大学
  [2]石睿.2014.日语语音教学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3]刘海霞.2009.汉英语音对日语语音习得的迁移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043-01  在如今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能接触到各种性情的学生,好的、差的,柔顺的,好动的,叛逆的等等,过去简单粗暴、整齐划一的刚性化管理已不再适合他们,柔性化管理作为相对于刚性管理而提出来的一种管理方式就得到提倡,它是在管理过程中以人性的关怀为目标的管理方式,是从被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人文性的关怀展开相应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038-01  教学回顾:  今天早上刚到办公室,就发现桌上有一袋奇形怪状的东西,正纳闷是什么时,班上一个可爱的女生跑来,指着我正在观察的东西说:“老师,这是妈妈让我带给您的拐枣。”  “拐枣?”我从来没见过。  我想:既然我没见过,孩子们肯定也少见。我何不调整一下教学计划,让孩子们认识认识这怪异的东西。于是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人们都在强调想象的重要性,人有了想象,就如同鲜花绽放异彩。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是要在课堂上努力创造出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应用头脑风暴,产生思维碰撞,保持思维的新鲜活力。那如何实现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方想象的乐土呢?  关键词:想象;教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
期刊
摘要:祥林嫂与吴妈是鲁迅笔下典型的女性人物,分别来自小说《祝福》和《阿Q正传》。在这两部小说中,两个女性人物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其女性形象进行对比,能够对小说的整体把握更加全面,对该时代的特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祥林嫂;吴妈;女性形象;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059-01  在语文教学中,鲁迅的作品是十分重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革新,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已经不再是评定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唯一条件。近年来,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意志品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税收学专业为例,对面向东盟的《公司税务》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分别从教学计划、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以加强新专业建设。  关键词:东盟公司;税务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083-02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企业需
期刊
摘要:同课异构活动引发大家智慧的碰撞,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这一教研方式得到了推广,但大部分地区对活动后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本文通过相关对超失重一节的优化,试图引起大家对同课异构活动后续工作的重视,同时能提供给大家一个优化教学设计的途径。  关键词:同课异构资源;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048-02  一、问题提出
期刊
摘要: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说,比之前的理论更为全面和深刻。因此他的这种理论为学生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强化是许多历史教师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重要措施,培养学生的学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学习心理;强化理论;强化物;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
期刊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078-01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语文”这门学科最普通的理解是,“语文”包含着三个层次: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学,以及语言与文化。这里,我以为语言文字更偏向于语文的工具性,而文学与文化则更偏向于语文的人文性。所以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他应该兼顾这两面——他自然会注重训练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母语的能力,但更重要的,他还应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有时因过于重视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学生往往被定义为数学学习的参与者而非研究者,数学教学有时过于模式化和机械化,就如何让数学课堂具备更浓厚“数学味道”,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提升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笔者就一节数学公开课的两次授课得到一些思考。  关键词:数学课堂;数学味道;数学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