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拐杖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 萍家的拐杖被邻居小梅借去的那时刻, 苏萍内心里是一种释然的感觉。苏萍认为拐杖这物件根本不是吉利之物,长期放在家里实在不妥。
  这对拐杖也是苏萍借来的。苏萍的丈夫季有福在建筑公司做电焊工。建筑公司的电焊工常高空作业。三年前季有福一次在脚手架上干活,不慎脚底一滑,跌落地上,右脚脚踝粉碎性骨折。骨科医院的医生给季有福做了两次手术,第一次用一块窄的钢板箍住脚踝碎骨,长到一年时再做二次手术取出钢板。季有福的脚伤自然需要用拐杖这东西。苏萍单位一位同事得知此事后,主动把家里的一对拐杖借给苏萍。
  季有福二次手术半年之后就不再用拐杖,再過不到半年,脚踝骨折已基本痊愈。季有福便去单位找领导申请上班,却碰了软钉子,领导不准,还要他继续在家休养。领导对他的说辞是恳切的:“你别急着上班。电焊工作强度较大,养不好脚伤来干活,再有个闪失怎么办?”
  这一休养又是接近一年。季有福急呀!他怎么能不焦急呢,上班与不上班工资相差很大。女儿正上高中呢。苏萍更是显得急惶惶的。苏萍的急惶惶还另有因由。季有福现在这个工作严格说是“临时工”。季有福原来在市区一家机械厂做电焊工,几年前机械厂倒闭,季有福是好歹才找了这个工作。眼前的现实使人不能不生疑,难道这不是领导使的招数?不想再用你又不好意思直说,就这么挨着,拖下去,直到有一天寻得借口辞退你?
  拐杖被小梅借去后,苏萍的脸上显出轻快的表情。不过几日便催季有福去单位找领导,坚决要求上班。
  季有福便忐忐忑忑再次找到领导,表达了自己迫切想要上班的心情。然而,领导的主意并没有半点改变,还是冷着脸色要季有福在家完全彻底地养好脚伤。
  苏萍和季有福正处在焦灼之时,这日晚饭后,俩人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门铃响起,苏萍起身去打开门,见小梅左手提一箱牛奶,右胳膊弯里挽一对拐杖,脸上是笑容可掬的模样。苏萍顿时有些慌,小心地说:“你这是……”小梅微笑着回答:“还拐杖呀。这拐杖俺家老公崴脚踝用了一个月,真是谢谢你们了。”苏萍一时蒙了,不知该做何回答,手里的电视遥控器啪一声脱落地上。跟随苏萍身后的季有福见状连忙上前接过小梅手中的东西,说:“小梅你进来坐会儿吧。”小梅不进屋,连声道谢,然后转身告辞。
  季有福关上房门好一会儿,苏萍才缓过神来。苏萍瞪圆了眼睛,右手食指点着季有福的鼻尖叫道:“你,什么意思!为什么接下拐杖?”季有福说:“苏萍你冷静点,你认为拐杖应该有借无还,那是你个人观点。邻里邻居的不能为这种小事拉下脸。”
  季有福的话在情在理,苏萍抻长的脖颈立时软下来。
  心绪难平的苏萍这日夜晚做了个梦,梦的内容还是季有福工作的事情,季有福最终被建筑公司辞退了……
  惊醒后的苏萍寻思了片刻,而后别过脸看窗外,外面夜色朦胧,静谧无声。猛然,苏萍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何不将拐杖扔掉,就在此时此刻!苏萍一跃而起溜下床,惊醒了季有福,季有福说:“怎么了你,睡毛愣了?”苏萍一个愣怔,便犹豫起来,扔掉拐杖可行吗?扔哪儿?扔楼下垃圾箱边合适吗?
  前街有一位摆地摊的算命先生,苏萍于是特意前去找他问询。老先生听过苏萍的叙述后,锐利的目光盯住苏萍的眼球许久,一阵轻风飘过,老先生张口道:“这位女士,别纠结于这拐杖是应该留下,还是扔掉。你要相信一切的结果都是天意。”
  苏萍有些不知所云,心头茫茫然地往家走。秋日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是暖的。走出十几米迎面遇上一对母子,儿子拄双拐,左脚及至小腿处裹了厚厚一层白纱布。近到跟前,苏萍大睁着双眼问孩子的母亲:“孩子这脚……”母亲说:“唉,在学校打篮球崴折的。”苏萍哦一声,脸上挤出一丝笑,错身走出几步,又折回,突兀地问:“你们这拐杖是从哪儿弄来的?”“借的。”母亲说,“跟我单位同事借的。”苏萍紧着问:“那,要还回去么?”“当然还了。借人家的东西能不还吗?”
  苏萍推开家门,跨过门槛时嗅到从厨房飘过来的烹饪菜肴的香气。穿过厅间她探头朝厨房里望,呀,真是难得,季有福正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季有福一转身,看到苏萍,突然冲上前双臂环住苏萍腰身使劲往上一挺说:“我今天又去找领导了,领导终于同意我明天正式上班!”
  苏萍一听惊喜不已,脱口道:“真的?!”良久,苏萍的眼眶渐渐有些湿润了。
其他文献
这天,大平起了个大早,准备去服装厂堵二 平。大平二平是孪生,今年,兄弟俩都赶五十九。废话,哪有孪生不同龄的?但,生人眼里,二平分明比大平大一轮嘛!  大平喜欢的行头是品牌夹克配清清爽爽水磨蓝牛仔裤,小牛皮轻便鞋着纯白棉纱袜。二平呢,数十年不变的藏青纯涤纶中山装,上面两只小兜兜呼应下面两只大兜兜那种。同样藏青纯涤纶裤子,左脚口上卷十来公分,右脚口垂在黑布鞋鞋面上,来来回回磨蹭是惯例。  大平的座驾是
期刊
来 来来,稼轩公,提着你的那柄吴戈剑,也 不要再去翻那些种树书,跟我,且上这曾被你两次吟咏的北固楼,去看一看,你萦怀已久的长江。  没有酒。不是小器。你自称是“酒圣诗豪”,我是地主,应该设酒以待。但我怕你难以自持。你的情绪不好,常常饮酒,又常常大醉酩酊。“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你看你,都醉成这样了,还喝什么酒?算了算了,还是跟我,清茶一杯,且倚栏杆,去酹那江
期刊
When Order Is and Isnt an Order Order的多种含The other day I went to see my doctor for a physical check-up. He said to me, Our first order of business today is
期刊
富 贵坐在炕头,萎缩着身子,盯着窗外最 后一抹残阳,说:“俺要出去打工挣钱。”  女人斜过一眼:“去哪?大字不识一筐。”  富贵斜着眼白盯过去,骂道:“识字多了顶个屁!写个名就够用了,咱村那些念书的,几个出息了?还不是回来顺着地垄沟儿找豆包。”  女人停下针线活:“你走,地里活俺一个人咋弄得过来?”  富贵横过一眼:“就那几亩地有啥弄不过来的,实在不行,就让柱子下来。”  女人抬起脸:“你说啥?让
期刊
那 年腊月二十六,我妈让去供销社打面 酱。打面酱先从门脸柜台交钱,然后拿着交款的票去后院打,后院的酱缸一个个罗汉似的戳着,我用敬仰的眼神看它们,它们个个都是“文化人”,肚里有货。  后院打面酱的排成了一队,排队嘴不闲着,叨咕着家长里短。等排到我的时候,打酱的小伙子上下看了看我,摊开两手说:“真巧,没了,小姑娘,明天吧。”然后朝着后面的人说:“拿好票,明天再打。”  我妈等着甜面酱做米粉肉呢,我乞求
期刊
秋 风凉意,山上能吃的野果越来越少。好 在有柿子,三月扬花,立夏坐果,秋来如磨盘一般缀满枝头。青柿子尚未经霜煨红不能直接食用,俺们贪吃的胃肠岂能坐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果木。比如樱桃沟、枣树洼、栗子冲……柿子最多的地方要数柿子岗。柿子岗正好在俺们湾子后面,那里住着周先生一家,女当家的俺们喊程娘。 近水楼台,那个风轻日暖的星期天,俺们这群大人眼中的“祸害”向目的地进发。如何避开人眼,
期刊
半 夜里,窗外电闪雷鸣,风雨肆虐。五叔 从梦中惊醒,心跳得厉害。他真担心“讹官屋”轰然倒塌。  五叔本不想搭建“讹官屋”,骗取拆迁赔偿。那是十年前,汝城扩建新城,建工业园区。遥源村本属郊区,山清水秀,村民祖祖辈辈耕田种地,安心做农民,谁也不想沾城市的光。然而,城区却一天天往外膨胀,离遥源村越来越近了。  先是遥源村附近的肖家村被拆迁,卖了田地,拆了房子,拆一赔一,村民不但分到了安置房,还分到一大笔
期刊
屯 子里的人,说话白,尾巴不叫尾巴,偏偏 念成“以巴”。屯东头的王大白话摔了个腚蹲,把尾骨摔坏了,让全屯人整整笑话了半个月:这个王大白话,也忒完犊子了,摔了个跟头,还把“以巴根”摔坏了。  李富贵是生产队的伙夫,既给人做饭,也喂牛喂马,社员李二麻子说:“李富贵给咱们做饭,又喂牛喂马,他到底喂的是人啊还是牲口啊。”生产队长李大锤吐了一口唾沫说:“你还不如牛马值钱呢,你要能跟牲口混一个槽子吃饭还高抬了
期刊
资源:顺利拿下2013年《朝闻天下》独家特约冠名、《新闻联播》后标版第二单元正一位置,以及2013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项目资源。2013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预售再次
睢 州城的十字街是凸起来的一块高地,像 鲤鱼翻身,俗称“鱼肚顶”。“鱼肚顶”往西走便是古巷。古巷是睢州城砚台笔洗、古玩字画的集散地,锅贴一样的老字号商铺多如牛毛。古巷深处走,分支一条胡同,胡同口有个剃头铺,剃头匠便是王大赖。王大赖是有资历的人,祖辈乡试中一介红门秀才,到了王大赖这一辈,吃喝嫖赌是因,家道衰败是果,沦为下九流。睢州城,剃头匠有清水、浑水之分,清水者,专事剃头;浑水者,操业外之事,吹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