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ong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先决条件,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极大提高了宫颈癌发病风险.HPV感染后,其DNA整合至宿主细胞DNA中,整合过程会导致许多病毒编码的早期和晚期基因缺失,进一步导致宿主细胞周期失控,从而导致宫颈病变发生.同时,HPV通过多种途径使宫颈免疫微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机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导致免疫逃逸发生,促进疾病进展.这期间,不仅经历了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参与的固有免疫过程,还经历了以T细胞为主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上述各种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协同,共同在宫颈癌免疫逃逸及肿瘤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明确HPV感染、免疫细胞、免疫因子与免疫逃逸的关系,将为宫颈癌治疗提供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382例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可能影响其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因素.对研究对象的25-羟基维生素D[25-(O H)D3]水平进行检测,而后根据该指标水平将儿童分为维生素D缺乏/不足组和维生素D充足组,比较两组儿童的基本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382例0~6岁儿童25-(OH)D3的平均水平为(25.19±5.03)ng/mL,其中维
目的:分析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我院)产科2019年1月—2021年3月诊断为VTE的孕产妇临床资料共126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126例妊娠期及产褥期VTE患者,6.35%(8/126)发生在妊娠期,93.65%(118/126)发生在产褥期,集中发生在产后7 d内(94.92%,112/118).VTE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肺血管(73.02%,92/126),其次是下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