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还有多久会被机器取代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认为,世界即将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次,机器可以完成很多由人类负责的工作,甚至比人类做得更好。未来的世界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享受更廉价的服务,但失业也将变得更加普遍。
  
  这便引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机器什么时候能够取代你的工作?
  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但一些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希望找到答案。
  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卡特佳·格蕾丝与来自人工智能影响项目和机器智能研究院的同事,对352名科学家展开了调查,用他们的答案来预测机器还要多久能在各种任务上超越人类。
  他们联系了很多全球顶尖的机器学习专家,其中包括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总监严·勒坤、谷歌DeepMind的穆斯塔法·苏莱曼和Uber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左斌·加赫拉玛尼。
  好消息是,很多人的工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都是安全的。研究人员预计,机器有50%的概率能在未来120年取代所有人的工作。
  “最令人意外的是,这些预测的时点都很晚。”格蕾丝说,“我原本预计,由于机器学习最近几年进步神速,加上我们的调查对象都是机器学习研究人员,所以时点应该早一点。”
  那么,这对未来几年、几十年究竟意味着什么 ?
  失业增加?
  这项调查表明,到2021年,机器可以把洗好的衣服叠起来。所以,如果你在洗衣店工作,是不是就该投降了?恐怕不是。
  能叠衣服的机器已经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机器人学家已经开发了一种能够熟练叠好毛巾、牛仔裤和T恤衫的机器人。
  但必须承认,要让机器人捡起、查看、叠好一件衣服,2010年大约要花19分钟,但到2012年,只需要6分多钟就能叠好一条牛仔裤和一件T恤衫。但最令人惊讶的或许在于,机器人可以完成袜子配对这种乏味的工作。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种进步,这样的机器人想要真正取代人类仍然需要一段时间。
  “我对某些需要实际操作的任务被机器取代的时间表持怀疑态度。”伯明翰大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教授杰里米·怀亚特说。
  “在实验室里是一回事,但要让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比人类做得更好却是另一回事。”
  对机器来说,在现实世界中操纵物体是一个无比复杂的任务,需要搞清楚操作的对象,还要了解如何在一个随机变化的环境中进行操作。不需要实际操作的任务反而更容易掌握。
  怀亚特认为,机器人的移动性,包括无人驾驶汽车和自动化配送等,大概就像20世纪90年代初的互联网。“四处移动东西可能还要再等10年。”
  机器人好助手
  叠毛巾工人现在很安全,但卡车驾驶员和零售店员的确有理由在未来20年考虑自己的职业去向。研究人员预计,到2027年,人工智能便可驾驶卡车,到2031年可以胜任零售工作。
  传统的零售助手工作,帮你在店里找到某条牛仔裤,并告诉你试穿效果的友好店员,需要掌握复杂的身体技能和沟通技巧。目前来看,这项工作可能是安全的。
  但怀亚特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购物,以聊天机器人和算法形式存在的人工智能想要取代零售行业的其他职位,或许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容易。“看看我们目前在网上进行的交易有多少是主要由自动化程序完成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们已经在使用一定数量的人工智能。”
  人类别害怕
  机器最难胜任的,或许是那些就连人类都需要通过多年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的任务。这通常牵扯直觉决策、复杂的物理环境或者抽象思维,这些都是电脑难以胜任的。
  专家预计,机器人大约要到2053年左右才能取代外科医生,要在顶尖学术刊物上与数学家竞争可能要等待43年。
  他们还预计,到2049年,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就有可能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单。
  事实上,机器已经开始染指这一领域。
  谷歌一直在訓练该公司的人工智能程序创作爱情小说和新闻报道,希望它能更有创造力。而一个名叫本杰明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也可以撰写短篇科幻电影剧本,即便有的内容完全说不通。此外还有Automated Insights的作品,他们开发的算法已经为路透社和美联社生成了数百万条个性化新闻、理财和体育文章。
  Automated Insights首席运营官亚当·史密斯表示,这项技术是为了对人类的工作进行补充,而不是取代人类。“自动化新闻创作的是之前并不存在的内容,但人类仍然需要为这些报道添加背景信息。”
  这些报道都是根据既定模式制作的,从庞大的数据集中提取信息之后,再添加到模板里。而要创作文字优美、情节诱人的畅销小说,仍然要等到30年后。想让机器进行语言创作,最终结果往往只是东施效颦。
  怀亚特表示,当前的挑战是让人工智能制作出能够被人类接受的材料。他说:“只要略低于人类的水平,就无法被我们接受。以聊天机器人为例,它们与人类的表现相差不远……但我们对它们的任何缺陷所包含的可笑错误非常敏感。”
  格蕾丝认为,这项调查可以提醒人们,整个世界将迎来一场巨变:“从技术上讲,我不认为有什么任务是人类能做到,人工智能却做不到的。”
  但她认为,某些职位可能永远不会被机器取代。例如,只要去做礼拜的人希望牧师由人来担任,这项工作或许就永远不会被机器人取代。
  “仍然有一些工作只能由人来负责,因为我们在乎他们的身份。”她说。
  (摘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编辑/华生)
其他文献
“丝路行”  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会在新栏目“丝路行”中为读者带来沿路国家和地区最美的人文景色。    甘肃东部的渭水河谷,是我去年春天丝绸之路旅行的一部分。与渭河流域东部的关中平原不同,陇山以西的渭河奔流于沟深垄高的陇东高原。崎岖的地貌成为发展的阻碍,那些相邻市镇的微妙差异在本地人口中成为一串串笑话。作为一个过客,我无法从
在全球范围愈发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严重威胁到民众的安全。一些允许民众持枪的国家,特别在美国,因滥用枪支导致的伤亡事件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究竟民众该不该合法持枪,这是需要全世界范围共同探讨的问题。  1. 美国  每100人持枪数为88.8支  2.也门  每100人持枪数为54.8支  3.瑞士  每100人持枪数为45.7支  4.芬兰  每100人持枪数为45.3支    5.塞尔维亚  每1
都是因为一名世界知名的书法大师神父,苹果电脑的显示效果才得以成为现在的样子。  这位神父名叫罗伯特·帕拉迪诺,今年2月26日去世,享年83岁。帕拉迪诺不仅是一名职业生涯始于隐修会的罗马天主教神父,还是一位世界知名的书法大师。  他的名片上写着“神父、书法家”,字体是他那无懈可击的Renaissance italic。他长期同时从事神父和书法家这两种职业。多年时间里,请他施洗的孩子,都会得到一份精美
二战末期,日军在太平洋节节败退,盟军直逼日本本土,日军发起所谓的“护国作战”,而台湾首当其冲。  日本在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期间兴建了多座机场,台湾现在的军用和民用机场也大多是在当年日本时期机场的基础上扩建或改建的。  当时随着战事吃紧,日本当局加速在台湾部署神风特攻队自杀式作战部队,除了飞机之外还有自杀式攻击小艇。  这些以自杀式攻击试图阻止盟军攻势的战术思维,据后来的研究认为是日军希望以此来阻吓
每年美国《福布斯》杂志都会公布最酷酒类标签的评选结果,参加评选的酒不限制制造年份,但往往都是近十年的酒获奖几率大。按照产地集中范围划分的红酒“旧世界”和“新世界”,也从标签上明显区别开来,寻求现代时尚甚至前卫的“新世界”红酒容易拿到设计大奖。  2010年份塞拉·卡伦斯大男孩混合红酒  科林·泰特根-汉弗莱(酒厂的合作伙伴和策展人)选择了极具个性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运用在艾瑞克·肯特红酒标签上
不堪回首——多位美国人的自述    “真的过去那么久了?是的,我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当被劫持客机撞向世贸中心时我正在图书馆里自习。我问身边的人发生了什么事情,只隐约地听到一些关于飞机失事的消息。接着我和我的朋友在电视机前守着,看了近5个小时的追踪报道。”  ——斯考克,30岁,IT工作者  “我们都清楚在9·11事件后发生了什么。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伊拉克参与了恐怖袭击,但是美军仍旧进入了阿
在当今社会,只会打理孩子的吃穿住行已经不再是“好父母”的标准,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塑造好性格才是“好父母”的重要任务。  可以说,父母是一份职业性很强的工作,可是我们很多父母都不专业。  身为父母的您,可以学习和参考一下德国妈妈的育儿方式和经验,向专业父母靠拢。  德国妈妈岗位关键问题与对策  Q1:孩子丢三落四怎么办?  德国妈妈三“不”曲:不提醒,不帮忙,不管他!  Q2:孩子花钱如流水?
书籍简介:  若科学与哲学是互相遥望的两岸,《大师说科学与哲学》恰好能化身为桥,连接两大知识体系。本书作者帕格尔斯是英年早逝的杰出科学家,在49岁那年夏天遭遇山难,留下的这本著作,字里行间充满科学的思维、哲学的辩证,是理性精神好的明证。想探讨知识的本质?聊聊心智与肉体如何连结?想知道“科学”到底是什么?你都可以在本书找到答案。在帕格尔斯的带领下,我们剖析笛卡尔的心与物,跃过牛顿的肩膀,穿越爱因斯坦
世界最大的私人旅游指南《孤独星球》近日评选出2016亚洲十大最佳旅游景点,或许是时候背上行囊带上单车,从自己居住的家乡开始细味,体验海岛风情、自然美景、品尝特色小吃、好好感受邻近国家和地区的风情,为不一样的亚洲美丽而深深着迷。  上海——中国  上海这座大都市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在那里,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核心区与当代全球金融枢纽融为一体。    全州市——韩国  在全州的韩屋村,仍保留着几百
睡觉的猫  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志》里写道:“似乎并不只有人会做梦,马也会,狗也会,牛也会;没错,绵羊和山羊同样如此,所有胎生四足动物都会做梦;狗还会在入睡后吠叫,表明它们在做梦。” 很显然,我们不可能直接问动物,它们会不会做梦。但至少可以观察一些它们做梦的证据。科学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完成这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种是观察动物在各个睡眠阶段的肢体行为。另一种则是观察它们睡眠时的大脑工作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