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反应与肿瘤微环境对前列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流行病学、临床、实验证据显示,炎症细胞在肿瘤细胞中的浸润,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浸润于肿瘤中的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B细胞及其相关亚群,其释放的如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等细胞因子一方面通过重构细胞外基质(ECM)、介导上皮间质转分化(EMT)促进了肿瘤的发生、生长及转移,另一方面募集了骨髓源干细胞。后者和肿瘤干细胞可分化为上皮细胞、间质肌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亚群,促进肿瘤生长和血管形成,同时,骨髓源干细胞对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自然杀伤(NK)细胞的抑制作用可使肿瘤细胞在免疫机制中存活。在前列腺癌中,炎症反应与前列腺增殖性炎性萎缩(PIA)密切相关。大量的前列腺穿刺病理标本发现,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往往伴有前列腺炎症和炎症细胞的浸润。本文作者就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组分、炎症反应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单用厄贝沙坦或联用百令胶囊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9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46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均给予糖
在我国每年约1030万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中,慢性疾病(简称慢病)所占的比例超过80%。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健康杀手。  为了更好地控制慢性病的流行形势,也为了给从事营养和慢性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构建一个协作网络和联合工作的学术平台,2014年9月14日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成立了。  营养与慢病控制  自2006年开始,身为中
以少蘖型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为研究对象,选择人工撒播播种方式,设置了2(Z1)、3(Z2)和4kg/667 m2(Z3)3种不同的播种量,研究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伴不孕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98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Ⅰ~Ⅱ期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