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南海岛平潭石头厝建筑的地域性研究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cj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平潭千年的发展以及海岛独立的空间特性,保留了独具特色的村落风貌和众多的石头厝建筑。目前,平潭正处于快速的城镇化时期, 许多具有历史传承意义的村落及建筑保护面临危机, 传统的乡村脉络有可能消失殆尽。当原始的村落风貌面临快速的城镇建设,如何保护和利用村庄传统建筑风貌,使其成为彰显平潭气质的重要风景,是本次研究的关键。本次研究通过对平潭村庄石头厝建筑形制,建筑材料,建筑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挖掘平潭石头厝建筑的价值,从而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关键词】:平潭石头厝 建筑形制 建筑材料 建筑空间 研究意义
  福建平潭岛上多岩石,而其四面临海,终年风大浪大,普通的建筑材料根本不耐“折腾”。于是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他们先将石头加工成大小不一的方形石块砌成房屋主体,石屋的屋顶呈“人”字形,不留风雨檐。然后再用拱形瓦片铺盖,并在上面压上很多大石块以防大风掀瓦,这种石头房子被称為石头厝。
  我国的快速城镇建设破坏了许多有历史传承意义的村落及建筑,导致城镇化发展与历史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被城镇化的乡村历史建筑或被拆毁或仅以单体文物的形式保存下来,而传统的乡村脉络则消失殆尽。新时期,在新型城镇化推进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带动作用下,转变传统的城乡建设方式,保护好风貌最突出的村庄,引导村庄产业发展逐步转型并与城市对接,成为乡村建设的最核心问题之一。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近千年来的发展,保留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存,石头厝就是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一大文化特色。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平潭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77 处,其中古建筑占据了 120 处,而其他未列及的石头厝建筑还数不胜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石头厝建筑保护工作。早在 2002 年他任职福建期间,就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序中说:“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在国家政策和区域发展背景下,平潭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平潭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秩序将面临全面的更新,大范围建设开发成为必然。当这些原始的石头厝建筑风貌面临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之时,如何保护与利用传统的石头厝建筑,挖掘传统建筑的地域性价值,使其成为彰显平潭气质的风景,在未来的建设中占据一篇空间,是我们本次研究的重要内容。
  1.地理位置
  平潭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也称海坛、岚岛,是福建省内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由主岛海坛岛、126 座岛屿以及702座岩礁组成,有“千礁岛县”之美称。主岛海坛岛332km?,岛上南北最长距离约29km?,东西最长距离约为19km?,处于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南翼的突出部,东部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 相望;西部隔着海坛海峡与福清、长乐相邻;南部的石塘岩与莆田县南日岛相近;北部与白犬列岛相望平潭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海中部,全县由126个岛、648个有名岩礁组成。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特殊的海岛自然环境以及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平潭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文化,在传统建筑方面,其传统民居也体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平潭传统民居在民居型制、材料构造、建筑空间布局等方面均与其他以农耕为主的传统民居有着明显的差异。
  2.平潭石头厝建筑的形制
  2.1排厝
  排厝也叫排屋,开间数多,以石材或石砖结构为主,平面功能简单,一般为平房,大部分为条件有限的居民共同营建而成。拍厝为单层两间或多层连接,形式简单,造价较低。
  2.2四扇厝
  四扇厝是平潭石头厝的主要平面布局形式,多为单进四扇房,其左右两侧为房,中为厅堂,分前后房。客厅均分前后,两厅之间有隔墙,后厅一般用作厨房、杂物间、仓库,或放置渔、农生产用具。部分四扇厝因修建时资金不足,就先盖单侧房和大厅,对侧厅墙出现“虎齿墙”, 俗称留码头,以便留下日后建房的衔接。
  四扇厝的衍变形式:在普通四扇厝的基础上,通过水平方 向与进深方向上的变化与组合形成各种四扇厝的衍生形式,如 在水平方向上左右各加一个开间形成六扇厝,在进深方向上再 加一落则形成大四扇厝;在大四扇厝的基础上左右增加附堂, 形成四扇两落两附堂,进深方向上再加一进形成四扇三落厝; 大四扇厝和四扇三落厝还可以形成群体组合,等等。
  2.3竹嵩厝(骑楼)
  清代初期,平潭倭患严重,清朝廷调闽南水师驻扎平潭。兵营营建在竹屿口,采用闽南竹篙厝形式。后来当地居民仿建 竹篙厝,从而成为平潭民居的一种形式。竹篙厝为石材、木材、砖以及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多为硬山屋顶,竹篙厝在平面布置 依次为门廊、房间、前天井、厅堂、房间、后天井(或后房),建筑 前后都有门,在厅两边各有小门可与左右房子相通,天井上开鱼眼天窗。现潭城镇南街南北向的一段街道两侧尚有一片竹篙厝,每侧16间,共32间。竹篙厝的一楼留有柱廊空间,二楼以上正立面用砖砌筑,连成一片红色,如此规模用砖,在平潭非常少见
  2.4管式大厝
  历史上,平潭长时间物质缺乏,而平潭的房子大多以石头 砌筑,耗费人力物力都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官式大厝仅在平潭曾经的县城中心——— 南街和北街少量存在。官式大厝为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平潭部分官绅望族仿建这种形式,以平潭城镇詹功显宅为典型代表。詹功显宅形式上采用官式大厝, 可能源自水师在闽南与台湾一带活动,但一些细部如匾额、蝙 蝠等装饰与浙江一带的民居类似,可能与詹功显曾在宁波任三 载水陆提督有关。詹功显宅的进深要比一般官式大厝大很多,大房进深达13m 大房原先以楼板结构铺地,即地面铺设木板,木板下还有木材承重,是以前大户人家方可有此做法,现已改为地砖。
  3.材料构造
  3.1取材
  平潭传统民居却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在中国实为少见。虽然一些渔区四扇厝以石木结构为主、官式大厝以木结构为主、竹篙厝部分水泥混凝土结构,但在规模和数量上这些都无法与以石结构为主的四扇厝相比。在四扇厝中,除楼板和屋顶采用木结构外,都采用石材结构,传统民居基础都比较浅,主要用大块乱毛石堆砌。   平潭石头厝建筑材料取自于大海的石材,因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四面环海,交通不便,因此当地居民动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大自然资源,将海里的石头采集制成大大小小的建筑基石,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构建起来,是石头厝建筑最大的特色。
  3.2墙身
  平潭传统民居装饰相对比较少,立面特征主要也是通过石头的砌筑和细部来体现。留码头:在平潭民居中,有一些民居没有盖全,在已建与未建处的横墙做成“虎齿墙”状,俗称“留码头”
  石头的砌筑方式:平潭传统民居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大量的使用石材,产生多种石材砌筑形式
  窗:传统民居窗户的开口比较小,主要有两种形式:窗洞和窗户。在一些大厝中会有一些小面积的窗洞,在普通四扇厝中 也有部分有小窗洞;窗户又有两种形式:带窗棂和不带窗棂。带窗棂的窗户常出现在一楼,二楼上也有部分窗户带窗棂。在墙体中,窗户分里外两部分,外面是石材,里面的过板、窗台和窗扇皆用木材;还有一些窗户内大外小。
  门窗过石:门窗洞有两种形式:矩形门窗洞和弧形门窗洞。矩形门窗洞通过上下的条石完成结构交接;弧形门窗洞的弧顶 有两种形式:石头砌拱和块石打磨成拱状。
  晒台:在一些渔区四扇厝二楼窗户的正面或侧面窗户下面,会有两块长石条挑出墙面,需要的时候在这两石条间铺上木板、晾衣杆等,做为晒台,通过窗户进出,不需要的时候就把铺设在石条上的杆件收起。
  3.3屋顶
  在平潭的一些大厝中,综合了福州与闽南的屋顶形式,屋 脊采用燕尾脊,而风火墙却采用与三房七巷民居类似的曲线结构,但不夸张(如詹功显宅)。平潭四扇厝的屋顶为简单的人字坡屋顶,而福州其他沿海地区如连江、马祖一些沿海地区常用四阿顶。平潭传统民居屋顶比较有特色,采用石头压瓦、钢槽、鹅卵石镶边、风火墙等措施,使屋顶结构连成一体,对抗风沙。
  4.建筑的空间布局
  建筑艺术最根本的特点是一种组织空间的艺术,空间序列组织实际上就是综合运用对比、重复、过渡、衔接、引导等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把个别的、独立的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秩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3]。石头厝建筑群空间布局形式多样,主要有:宅前块石矮墙围合成的开敞的前院空间、不规则半封闭的入户过渡空间、前后两进之间由杂物间连接形成的宅间天井、传统四扇厝的大厅、由墙体组合成的巷道以及公共活动广场等。这些丰富的建筑空间为居民的日常生活交往以及日后景观风貌的改善提供了多样的载体。
  4.1内空间布局
  单体石头厝建筑如传统四扇厝为对称式布局,前院、卧室、大厅、天井、厨房、餐厅、杂物间、厢房等功能区巧妙穿插,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给人以均衡感和稳定感。
  此外,建筑空间布局与气候相适应。基于抗风需求,建筑体量较小,传统四扇厝建筑占地面积约100~200m2,单间房面积约16~20m2,在保证日照的条件下建筑密度较高。平潭因冬季多刮东北风,建房多选面朝西南方向,靠山面海或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为减少穿堂风,前后房屋避免大门对开,后门也不与后排邻宅的前大门相对。尤其在平潭北部临海迎风的平原聚落,一般都选择有小山坡或树林遮挡的平原地带,若是无遮挡物的平原,人们通常筑造防风坡或种植防风林[4]。
  4.2外立面特点
  从村落整体风貌看,石头厝建筑平面由方形、多边形的简单几何形状组合而成,因功能、地形、经济等因素限制,建筑大小、形式各异,但居住群落并不显得松散单调,反而在空间的虚实组合下,依山就势的布局中形成统一的秩序感。
  石头厝门窗、女儿墙、山墙、柱头、石栏杆等建筑细部构造在造型、材质、装饰上的对比与差异,使立面在统一中又不失单调。例如,石头厝多为人字坡屋顶的硬山墙,部分山墙为马鞍形或为波浪弧线形;墙体多 就地取材,砌筑方法多样,有乱石砌、平砌、人字砌等; 建材多选用海边礁石、毛石、花岗岩条石等,形成色彩、冷暖对比丰富的搭配。虑气候条件、材料限制以及居住、防御等功能需求,石头厝的建筑多为1~2层,实墙面积大而开窗小。
  5.对平潭石头厝建筑的地域性进行研究的意义
  平潭四面环海,“非舟楫不能抵达”,岛上居民主要以渔业为主,生活作息、日常习俗、民居、聚落的形成等都与海洋关系密切,是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不论从岛外进入岛内,亦或是从岛内到岛外,不论是物质的运输,还是人员的流动,都是非常的不便,因而周围的影响也是有限。平潭传统民居中石材砌筑、石材的来源以及石头的用处等等,无一不在体现了平潭传统民居的独有特色。而长期近乎封闭的环境、信息交流不便也使得平潭传统民居的形成具有原始、朴素的自发性。
  作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平潭传统民居是平潭无数代居民智慧的结晶,是地方文化的代表和宝贵的乡土建筑遗产。平潭实驗区成立后,平潭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到处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与此同时传统民居的生存空间也受到挑战。文化遗产一旦失去,就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石头厝建筑作为平潭文化的代表,研究平潭传统民居对拯救和继承乡土文化与乡土建筑遗产以及平潭未来地域性建筑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6.总结
  本次研究在分析平潭石头厝建筑的地域性的基础上,依据其石头厝建筑形制、建筑材料构造、建筑空间布局,挖掘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历史蕴涵、发展价值。通过本次研究分析,希望可以更好地保护利用平潭传统石头厝建筑,促进当地旅游业、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响应国家提出的一系列乡村建筑发展的政策。
  【参考文献】
  【1】.倪有为.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历史地段保护规划探索--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C].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
  【2】曾意丹.福州古厝[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序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陈剑,陈宏志.平潭传统民居类型调查[J]福建建筑,2011(6):16-20
  作者简介:王雪(1991-)研究生在读,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系室内设计。
  项目基金:本文为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YYJS201704,项目名称《闽东南海岛平潭石头厝建筑的地域性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九年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九年义务教育即将结束,升入高中时学生的目标,一个教育资源良好的高中对学生的高考升入大学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九年级的教育对学生至关重要。在九年级语文教学的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初中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课堂效率较低,因此,中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
期刊
【摘要】:位于泽州县境内的青莲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唐代咸通八年重修并赐名为青莲寺。千百年来,它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泽州县享有极高的声誉。青莲寺不仅丰富着泽州县人民的精神生活,而且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泽州人。但近些年来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显现出了许多问题,例如:政府在保护中的失位,市民文物保护意识的淡薄,自然灾害的侵害,相关保护人才的大面积的缺口等等,这
期刊
【摘要】:新课标的教育体系下,对于高中政治课堂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如何通过对于政治课堂的改革使得相应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展开,不仅是对于教育发展要求,同时也是对于政治教育能否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将通过分析政治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融创课堂在政治课堂中的意义,对于如何更好的构建高中政治课堂融创发展给出自己的意见,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教育 政治课堂 融创发展  融
期刊
【摘要】: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也就是说,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建构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而且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导读 启思 善问 会说
期刊
【摘要】:作为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技能,识字教学在小学生低年段中尤其重要。识字教学前首先得尊重文字,一文一字需用心。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等方法来促进小学生低年段的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低段  从小学生语文老师的角度分析,语文老师知道小学生的识字量特别大,庞大的识字量是识字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障
期刊
【摘要】:在当代社会,教育事业越发受到国民重视。而小学阶段处于身心发展的启蒙阶段,是初步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对今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小学班主任应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强化意识,加强教育,高度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本文简要分析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对德育教育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及开展德育教
期刊
【摘要】: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若引入生物科学史料,可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生物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教育价值,从借助生物科学史导入课题以激发学习兴趣、利用生物科学史讲解知识以辅助概念理解、借助生物科学史组织实验以培养探究意识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权作引玉之论,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關键词】: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教学 学习兴趣  生物科学史,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它反映了生命
期刊
【摘要】:认知隐喻是一种修辞的重要方式,但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人们认为认知隐喻属于一种认知现象,可帮助人们使用不同领域的经历来对另一领域进行解释以及说明。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认知理论在现有的综合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将传统的综合英语教学与认知隐喻的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较少。本文对认知隐喻的概念进行概述,并研究了认知隐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熟
期刊
【摘要】:七年级数学是学生从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到初中数学学习阶段的起点,在这一阶段,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方程解决问题,这关系到学生今后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的发展,但同时,用方程式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也是七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善于利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学会解决问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无淘汰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弱、主动性差,中职语文教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依据学生的特点,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采取有效而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参与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 开放语文教学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