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为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凝心聚力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黄淮学院进入建设国内外知名应用技术大学的关键时期,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确处理以下六种关系,为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凝心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正确处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的关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黄淮学院的转型发展取得了顯著成绩,同时又面临着诸多问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总钥匙”。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根植于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中,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加快提升学校发展水平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纠正“四风”,转变干部作风,更好地促进事业发展,这既是开展群众路线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二要正确处理领导和群众的关系。领导从群众中来,既是群众的优秀代表,又为群众所信任和支持,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群众少不了领导,没有领导的群众是一盘散沙;领导离不开群众,没有群众,领导就没有“带领”和“指导”的对象,只有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领导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只有发挥领导和群众两方面的积极性,各项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目前,学校绝大多数中层干部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带领”“指导”教职工克服困难,各方面推动转型发展,但也有少数干部,不把师生放在心上,缺乏服务意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个别年轻干部规矩意识、原则意识较差,缺乏敬畏之心。这些既影响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又影响个人的形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各级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反思与群众的关系对存在的自身问题进行整改,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三要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经过近10年的艰苦奋斗,黄淮学院事业有了大发展,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随着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职工的生活、工作、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也增强了大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让个人从学校的发展中真正受益,得到充分发展,学校的办学目标才可能融入教职工生的内心世界,转化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并外化为自觉行动,学校的各项工作才会处处有生机,处处有创新,得到有效落实,通过个人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四要正确处理积极作为与赢得支持的关系。必须正确把握、妥善处理好“有为”和“有位”的关系。要有一番作为,做出成绩,才能得到相应的岗位、位置和地位。黄淮学院在升本初期,与其他学校相比,虽然基础差、底子薄、资源少、条件弱,但是学校不等、不靠、不抱怨,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使学校在短短的10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赢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有“位”必须在其位、尽其责、谋其政,做出更大成绩。目前,学院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需要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升自身转型发展水平,通过努力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位”,实现“有为”和“有位”的双丰收。
  五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提升学校转型发展水平的过程中,需要树立长远利益兼顾眼前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观念。把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与解决当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统筹考虑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找准利当前与利长远的最佳平衡点。随着学校转型发展各项工作的不断推进,改革将逐步进入深水区,有些改革措施可能短期内不能为教职工生带来利益,但从长远看,改革的推进对师生是有利的、对学校也是有利的,因此,要以牺牲眼前小利来推动学校更高层次的发展,谋求长远更多、更大的红利,为提升转型发展水平注入持久动力、铺平长远道路,最终实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统一。
  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要做到“蹄疾步稳”,统筹好改革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把握好改革的时机、步调和节奏,做到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通过一系列改革,破除妨碍提升转型发展水平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学校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发展要做到“又好又快”,既要保持发展的较高速度,“快字优先”,又要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好字当头”。不断集聚和释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有机统一,做到速度快、质量好、效益高。稳定要做到“长抓常管”,要牢固树立“稳定才能发展”的使命意识、“隐患胜于明火”的忧患意识、“一抓到底”的责任意识,把握“麻痹出祸端”“细节决定成败”“基础决定安危”三个规律,建立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切实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作者系黄淮学院党委书记)
  责编:秋 山
其他文献
“两会”,也是政府交卷的日子。李克强总理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们欣喜地看到,字里行间,一系列新的變化,带给人们新的联想,新的期待。  《政府工作报告》更务实、更前瞻。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回顾上一年工作的内容篇幅明显减少了,在整个16908字的报告中占了4157字,占比25.1%,是近年最精练、最扼要的一次。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一些表达精准而犀利的新词,比如李克强在谈到食品安全时,
期刊
安阳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2014届电子专业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探索与研究,不断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利用自身的师资、科研强项主动联合当地企业开展合作,同时,合作企业利用自身的市场和设备优势接纳学生实习。校企进行真诚、融洽、深度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这期间,学校走过一些弯路,经历了一些挫折,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有一些收获,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实际调查,寻找合作企业  加强职业教育是促进安阳县经济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正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目的。那么,地方高校怎样才能系统地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黃淮学院音乐表演系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弹唱跳、编导写、声光电:  围绕学生就业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只有围绕学生的就业能力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使学生具备的能力与就业岗位所需要
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任务,统筹兼顾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善抓机遇,勇于创新,搭建新平台,开拓新领域,不断加强团学队伍建设,为了维护学校安全大局,加快发展步伐做出了积极贡献。  立德树人,多策并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  河南师大坚持“
期刊
4月25日至26日,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黄淮学院承办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隆重开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应邀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邵巍分别致辞。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出席开幕式。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
期刊
马年春节刚过,资本市场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布局2014年的“两会行情”,其中一个关键题材就是国企改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中央和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明显升温,尤以上海为最,这给社会带来新期待。  2014年2月19日晚,中国石化关于其董事会同意将公司油品销售业务板块进行重组,實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公告,使得中国石化股票在2月20日开盘不久即拉
期刊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也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
期刊
洛阳理工学院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学习张伟,做践行焦裕禄精神的楷模。张伟是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他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把教书育人当成“良心活”,把一所濒临倒闭的落后学校办成全县知名的先进学校、特色学校,用42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时代颂歌,被誉为“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教育部、省教育厅均发出向张伟同志学习的号召。洛阳理工学院及早部署安排,突出师德教育主题,开展
期刊
3月13日,全省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会议在黄淮学院召开。会议传达了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对做好全省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批示,总结了2013年全省高校学生工作,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全面部署了2014年全省高校学生工作,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解汉林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100多所高校的学生处长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朱清孟在批示中指出,2013年,全省高校学生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大局
期刊
黄淮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于2012年6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是学院投资建设的集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科研孵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目的是,通过吸引区域行业企业,面向地方行业产业,打造产学研联合发展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锻炼,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一、发挥“四大平台功能”,服务学校定位  黄淮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