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入人心,“悲凉”生美感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d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散文,作者郁达夫用“清”“静”“悲凉”三个词集中概括笔下故都之秋的特点,全文浸润着“悲凉”的色调,同时也显露出美的生命情态。
  理解“悲凉”的意蕴对于赏析文本有着关键的作用,而通过对文字的层层剖析、琢磨来品味语言内涵,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所以笔者将课堂重点之一设为引导学生对“悲凉”意蕴进行多方面的探究,深刻品味“悲凉”的审美特征。
  学生初读文本,很容易就能概括出作者笔下故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三者都兼具感官特点和心理感受特性。学生对此处文本质疑:“三个特点有何关系?”针对这一疑问,设计文本梳理类问题“郁达夫选取了哪些场景来表现秋的特点”,引导学生概括梳理由各类意象组成的“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等图景,并让学生就其中最能体会到三个特点的文段进行情境朗读,学生大致能够在朗读中品味到“清”指向清朗、萧瑟的氛围,“静”指向沉谧、静默的氛围,而“悲凉”则指向冷清、苍凉的氛围,但是对于“悲凉”的审美色彩和深刻内蕴认知不到位,认为“悲凉”只指向衰败之秋景、悲观之心态。
  然而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清”“静”和“悲凉”就存在着重复之嫌,而且也用意过浅。笔者以为,“悲凉”至少存在以下几种意蕴:
  一、眼前景象的冷清
  让学生从感官的角度来解读“悲凉”二字较为清晰容易,如分析“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中的意象,会清晰地感受到草木凋零的色调之暗,落蕊满地的声音之静,层层秋雨的环境之冷,秋蝉衰鸣的气场之弱,敏感的文人见此景,必也能产生“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同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随着天地景色的变化而生悲喜之感,也是人的本性所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景象的“冷”“清”勾起了作者内心的“悲凉”。
  二、人格特征的投射
  从作者的身世背景和人格特征来解读文本,也是一种合理的解读路径。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背景,如郁达夫发表于《人间世》杂志的自传中提到的从小身世之悲惨——“家中上下,竟被一条小生命而累得筋疲力尽;到了我出生后第三年的春夏之交,父亲也因此以病而死”。如求学之路的凄苦——“与夫所感所思,经所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如发表本文时的经历——“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他游山玩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赶到北平”。身世的凄惨使得郁达夫呈现出一种较为孱弱的知识分子人格特征,而时局的紧张又合理地加重了他的忧虑。所以到了这故都,感受到这秋意,也在这天地万物中找到了共鸣,融情于景,悲凉的情绪更加高涨。
  可以说,悲凉也是作者人格特征的一种投射,敏感脆弱的知识分子形象几乎完美融合于这天地的秋意中。
  三、审美特征的呼应
  叶圣陶在《没有秋虫的地方》中曾说:“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其中就“有味”和“无味”进行了高下之分,甜味和苦味都是一种审美感知,丑和美都是一种审美认知,即对于生命的感知。笔者认为,“悲凉”本就作为一种审美特征而存在,正如日本文学中的衰败之美,而恰巧郁达夫又曾留学日本,故而通过“悲凉”来传达一种自然界和生命的美感,也是“审美”的内蕴所在。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都市闲人图”中的对话。试想,两个市井闲人随意立在树底桥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在旁人看來,是无聊之举、无事之问、无用之答,但作者却评价:“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对这歧韵进行一番考究,笔者以为是刻意去呈现这场对话的美感,美在闲人闲话的自然呈现,美在故都这冷清秋天中人们生活悠闲的常态,美在走在故都的大街小巷中,“我”能感受到这天地万物的气息。
  所以,尽管是“悲凉”,这仍然是作者刻意传达的美,它是属于故都之秋的独特的美,是一种审美感知。文学求真、求善、求美,审美内蕴为最上,因此这也是“悲凉”一词最深刻的内蕴。
  综上所述,故都之秋的“悲凉”包含着如此广博的内容:它既是眼前所见之景,又是作者人格特征的投射,亦是一种独特的审美特点。我们可以想见,身体孱弱又敏感的作者走在萧瑟凄凉的故都之秋里,心中的凉意又何尝不是一种快感?何尝不是一种浪漫?
  作者将这种“悲凉”逼真地描述出来,传达给读者一种生命的美感,更是让读者通过咂摸文字去体会自然和心中两方天地的共鸣,感受生命之真和美。这便是文学无穷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
初读弗洛姆的这本《爱的艺术》时,我是带着疑惑的:为何将爱称之为一种艺术?爱好像是人生来的一种本能,它复杂多变,我们无法准确表述它,努力追寻也探索不尽它真正的意义。读完此书,感到弗洛姆精准纤细地描绘出了“爱”的模样,为“爱”这种艺术形式给予了多维度的解释。这些文字好像一个神秘的通道,让我在无声之中感知到了爱的独特与广博,以及爱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  弗洛姆在全书的章节布局上考虑极其周密,从爱
期刊
玛雅写的第一个故事是:在某个世界里,人们采取分裂的方式而不是生育的方式进行繁殖。在那个世界里,所有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分裂成两个人,分裂后的每个人年龄只有原来那个人的一半。有些人选择在年轻时进行分裂:例如,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可能会分裂成两个九岁的小女孩。有些人则选择等到事业有成、积累了一定财富的中年再进行分裂。  玛雅故事里的主人公一直没有进行分裂。她已经八十高龄了,但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仍然坚持不进行
期刊
约翰尼·德普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我想,但凡是好莱坞的影迷,一定对这两位很熟悉。但很多人未必知道两位在成为今天的票房保证之前曾有过一次合作——由瑞典导演哈尔斯特罗姆制作于1993年的《不一样的天空》(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那时杰克船长与小李,一个30岁,一个18岁,脸上都还稍显青涩和稚嫩。一个在片中扮演沉默寡言的内敛青年,另一个则扮演患有智力障碍的少年。  在
期刊
颜陌:非常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访谈。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幸运”。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是否遇到过让你觉得幸运的事情,也可以谈谈自己对幸运的理解。  向银荣:似乎我年纪最大,我先说吧。我是记者,我还比较喜欢这个职业。一是工作量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平时报社没有强制安排写稿任务,如果你想赚得多一些,那就争取多上稿;如果你不差钱,那么完成基本任务就行。二是工作地点比较自由。如果不想去
期刊
“来,孩子。”在我的生命弥留之际,有人慈悲地对我说,“回答我的三个问题。”  “你是谁?你要到哪里去?你为了什么而活?”  天,这如何应答得上来,这是连柏拉图、苏格拉底都困惑的难题,可为了不让他失望,我开始试着回顾自己走马灯一般短暂而凄迷的人生。  先说我的父亲,他曾是这世上最荣华的匠人,一个人偶师,有浩歌狂热的追捧者,更是个出彩的艺术家,时时被众星捧月。可我从不敢告诉他,我畏惧那些空洞无神的玻璃
期刊
“能不能,等等我……”  那还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呢,我默默地躲在一旁,不敢出声。他也是一个人在旁边,不说话,就这样静静地坐着。气氛有些许紧张与尴尬,隔了很久很久,他才开口 :“你,你好!”这,便是我们说的第一句话。  我的同桌,一个羞涩的男生,他是我在班上认识的第一个人,也是我的好朋友。虽然初次见面有些尴尬,但我们还是很快地聊在一起。“朋友”这个微妙的称呼,让我感到了温暖与幸福。  一起上课讲
期刊
创作谈  最近时间非常紧张,除了要上班、加班写材料外,还要挤出时间来复习做题,因此每晚打字到凌晨是常有的事。为了写作这篇小说,我主动缩减了复习的时间,甚至有好几天都没有做题了。可喜的是,这次写作过程中完全没有出现卡顿的现象,我只花了一周就很流畅地写出来了,似乎我只是一个旁观者,记录下了这些人物的一言一行。  上学的时候,确实碰到过不需要怎么学习就能考得很好的同学。当时有人在背后议论,你看他白天睡觉
期刊
桂樹下,芬芳四溢。看着眼前正读报的外婆,思绪随着花香飘远。儿时的我也是这样坐在桂树下,听外婆回忆她的过往,看外婆缓缓展开那幅精彩跌宕的人生画卷。  那是一个年代的复活。  “地主”“入伍”“修铁路”,这些词在外婆的娓娓道来中又鲜活了起来。外婆是弃女,辗转被送至一户农户家过活。从小就认为自己是“结在树上”的她,摸爬滚打,稀里糊涂考上了新疆的一所大学。之后又入伍当兵,投身于祖国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并自
期刊
拜伦曾说 :“我的祭坛是山,是海,是大地,是星辰。”自然界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敬畏的存在,神奇繁衍的細胞,精巧复杂的生物网络,都是生命的奇迹,而人不过是生命宏图中的一块,更应该对自然保有敬畏。  尊重自然,就不该把自由的生灵当作玩物。  姜戎的小说《狼图腾》讲的就是一个下放内蒙古的知青与小狼之间的故事。小说中的知青得到了一只小狼,怀着喜爱之情将其饲养,无奈小狼的天性得不到释放,纵然乖巧却失去了神韵,
期刊
所有的罪惡都是等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