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造穴卸压增透一体化技术在新景矿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煤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lin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阳煤集团新景矿煤与瓦斯突出工作面瓦斯含量高、压力大、效检超标率高、掘进进尺慢的问题,研制了水力造穴增透、卸压、强化抽采瓦斯的一体化装备,研发了技术及工艺。现场大量工业性试验及其效果考察表明:技术整体卸出大量煤体,掩护掘进条带区域卸出率7.5‰,可见毫米级缝隙,减弱了造穴影响区域的瓦斯膨胀能、地应力集中现象;瓦斯抽采效率明显提高,瓦斯抽采浓度维持在30%以上达22d左右,一次瓦斯预抽率在38%,防突检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一次合格率90%左右,整体提高了瓦斯抽采率,降低了防突指标效检超标率,煤巷掘进速度由原来的50m/月提高到79m/月,经济效益显著,为阳煤集团类似矿井提供了一条瓦斯治理新方法。
其他文献
浸没光刻机通过在投影物镜与硅片之间填充浸没液(通常为纯水)来增大光学数值孔径从而减小光刻特征线宽。实现供回液和气密封的浸没控制单元通过精密减振-定位系统安装在主基板上。硅片台和浸没控制单元的微振动会通过二者之间微小狭缝内的浸没液相互传递并对彼此形成扰动。随着光刻特征线宽进一步减小,光刻机运动和测量系统对振动的影响更为敏感,阐明并降低浸没液动态扰动力成为高端光刻机研发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28-14n
青南洼陷东部地区发育一组雁列式排列右行走滑断层,受早期伸展和后期张扭作用的影响,表现为在拉张背景下叠加走滑的构造特征。分析认为,走滑断层右行位移量为650m,走滑作用较弱,剖
计算机视觉技术经过不断创新和完善,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领域并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许多工业场景中,仅需要对特定精确的目标进行识别,如设备巡检,设备维修辅助和工业生产线物品分拣等。考虑到生产效率,投入成本,识别准确率等因素,提取目标的浅层特征更适用于对此类目标的识别。浅层特征是基于领域知识通过固定的算法提取的特征。在印刷领域,印刷品分拣通常需要对特定的印刷品进行识别。本文研究了基于浅层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