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视觉化的视觉史——论马丁·杰伊的《低垂之眼》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tha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丁·杰伊的《低垂之眼》聚焦于视觉理论范式转换问题,系统梳理了20世纪法国视觉理论的发展过程.但其在方法论上,采用客观主义历史的而非问题史的书写模式,遮蔽了思想史的内在活力;在内容上混淆了反视觉和反视觉中心主义,以单一视觉化模式同化反视觉中心主义的历史.此外,他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也缺乏深度见解.
其他文献
新的一年到来了.本期一如往年刊发一组盘点文章.苏丹、蓝江对左翼出版的总结,不仅仅是扫描浏览近年来各类哲学著作的状况,更是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当代中国思想的一些状况.无论是阿多诺、梅洛-庞蒂、阿尔都塞、福柯,还是巴迪欧、奈格里、阿甘本、斯蒂格勒、西蒙东,这些西方学者的哲学著作依旧在影响中国学界的思想图形.互联网与技术伦理、主体危机、世界图景的巨变,潜伏在这些著作的思想线索之中.
期刊
当代国产悬疑电影的乡村书写构成了一幅值得关注的文化景观.其中,《血色清晨》《杀生》等影片将乡村想象为扼杀启蒙理性的恶土,《心迷宫》《平原上的夏洛克》等影片则将乡村书写为现代化进程所摧残或遗忘的灰地.乡村在前者中是作为现代性反面出现的,在后者中是作为现代性后果出现的,它始终是现代化进程中被凝视与改造的异托邦.未来国产电影应超越二元视角,探索乡村与城市间更复杂的互动关系,找到更多想象乡村的方式.
本文聚焦传统语言文字学研究领域,以2021年国内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关著作为线索进行盘点,分别从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研究领域,以及近几十年来新兴的词汇研究领域进行梳理和探察,以期呈现当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趋势、成就和发展方向.
百岁少年许渊冲童心不泯,狂而不妄,不断向诗歌翻译、翻译传统和自我命运发起挑战,终生以诗歌、学术与美为伴,同诗书为伍,孤独而不寂寞,不但成为著译等身的翻译家和成绩斐然的双语作家,而且建构了自成一家的翻译思想体系,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美的发现者、创造者和传播者.与诗战,与人战,与己战,被主流排斥、不入主流反而成就了他不随波逐流、特立独行的一生.
芮塔·菲尔斯基(Rita Feiski)在其《现代性的性别》(The Gender of Modernity,1995)一书中,将以女性为受众的浪漫小说斥为"读即食"的、"自我陶醉和放纵的"消费品.尽管她的理论引发了一些争议,却也使我开始反思"后#MeToo时代"好莱坞女性电影或"大女主"悬疑/恐怖片中的女性主义逻辑.在将"女性向"作为财富密码的商业制作中,女性主义究竟是真正的女性和女性气质,还是某种"消费美学的幽灵"[1]?
清朝是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研究清代战争史,以时间为线索,揭示了清王朝兴、盛、衰、亡的历史过程,以空间为线索,挖掘了清代发生在不同地区的战争特色;突出战争本身,着重研究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作战双方的关系、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战争的持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全景式地再现清朝战争的历史场面.
在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碰撞中,传统技艺往往显出颓势,让位于现代科技.但《纸还有未来吗?:一部印刷文化史》一书通过18个章节,从不同角度、综合多个案例分析了印刷的重要性,意在说明印刷品、印刷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发展的深远影响;同时,以交互的视角展示了西方现代印刷发展的兴衰,对纸还有未来做出了肯定的正面回答,显示出对传统印刷的坚定信心.
《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吕成冬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10月 无论对于中国科技史的发展,还是中国革命史的发展,钱学森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作为一名爱国科学家,他回国后主持完成了"两弹一星"的实验,成为中国载人航天的奠基人.作为一位忠诚的党员,钱学森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始终将"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自己永远的"第一身份",将个人理想抱负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交出了时代给予的完美答卷.
期刊
在数量众多的悬疑剧中,偏重社会现实题材而非仅仅依靠推理的作品引起了观众更大的热情和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认为,悬疑剧对于社会现实的想象是寓言式的,在处理社会问题时处于敞开与隐匿之间的叙事伦理.悬疑剧正是通过对肉眼可见的"主观暴力"的凸显,而巧妙地隐匿起支配社会根本性矛盾的系统暴力,而达到对社会问题的"敞开式遮蔽".
中国学界对亚裔美国文学的关注最早来自华裔作家作品的译介,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图书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华裔作者的中文版译本,但仅是昙花一现,直到1998年以后,才陆续有系统地发掘出新的作者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