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早籼新品种甬籼641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来源 :作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甬籼641系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最新选育的早熟早籼新品种.该品种在浙江省区域试验中全生育期109.9 d,比对照中早39短2.6 d,具有熟期早、株高矮、分蘖力强、结实率高等特点.介绍了早熟早籼的应用前景、甬籼641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其他文献
为制备具有强稳定性、高抗氧化与良好感官品质的黑果腺肋花楸汁,以出汁率、沉淀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指标,优化料液比、果胶酶添加量,分析黑果腺肋花楸汁的总抗氧化性、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清除DPPH能力;并从色度、总酚、花色苷含量、抗氧化性4个方面对不同贮藏方式的黑果腺肋花楸汁进行稳定性研究,用模糊数学法对黑果腺肋花楸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料液比为1:1、果胶酶添加量在0.4%时,黑果腺肋花楸汁的出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较高;黑果腺肋花楸汁的总抗氧化能力为11.5μmol·mL-1,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为1
耕地低碳利用对于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建立资本禀赋、技术认知的理论分析模型和研究假说,利用湖北省347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在测度农户资本禀赋、耕地低碳利用技术认知的基础上,采用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就资本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耕地低碳利用意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本禀赋不仅对农户耕地低碳利用意愿在1%水平上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还会通过技术认知这一中介变量在1%水平上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环境素养在农户自我效能认知和耕地低碳利用意愿间发挥
以青梗芹菜、白芹菜、紫芹等19个品种芹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料液比1:30(g·mL-1)、时间2h、温度60℃]下提取得到可食用部分(茎和叶)的水提取液,用于筛选具较高体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芹菜品种及其部位.结果表明,芹菜叶水提物的体外ACE抑制活性显著(P<0.05)高于乙醇溶液提取物;不同品种芹菜叶水提物的体外ACE抑制活性集中在80% ~100%;总黄酮含量集中在200~250 mg·L-1,白梗芹菜叶中含量最高,白芹叶中含量最低;总酚含量集中在130~15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水稻品种对硅肥施用的响应机制,为双季稻生产合理用硅提供指导,在南方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早稻品种中早39、陆两优171和晚稻品种美香占2号、桃优香占为材料,分析施用硅肥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硅可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特性,增加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水稻群体质量,为水稻增产奠定基础;(2)施硅可以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早、晚稻产量,早稻增产2.76%~18.70%,晚稻增产4.52%~18.41%.
甜味是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重要方面,是菜用大豆区别于普通粒用型大豆的显著特征之一.菜用大豆的甜味主要归因于可溶性糖含量,其中蔗糖含量约占可溶性总糖的71%,是决定菜用大豆甜度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与菜用大豆食味品质评分高度相关.理解蔗糖在菜用大豆籽粒中的遗传与调控机制,对于加速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的遗传改良,提升我国菜用大豆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菜用大豆籽粒中蔗糖积累的遗传基础、蔗糖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及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制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展望了今后菜用大豆蔗糖含量遗传改良发展趋势,以期为菜
为了探究能有效控制稻田Cd污染的方法,设置不同复配肥料处理和基施肥以及分蘖期追肥的方式,分析不同肥料处理方式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Cd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各部位累积转运Cd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其他处理相比,以复合肥、钙镁磷和硅钾钙为基肥,分蘖期追施尿素的施肥处理降Cd效果最佳.处理后,土壤pH提升0.5个单位,土壤TCLP提取态Cd含量降低40.0%,Mg(NO3)2提取态Cd含量降低41.6%;该处理水稻各部位Cd含量均显著降低,糙米Cd含量从0.70 mg/kg降低至0.42 mg/kg,降幅达40.0%
以薯片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云薯304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采用4种种薯包衣模式处理,测定马铃薯的出苗率、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壮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探讨种薯包衣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及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薯包衣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出苗率,促进马铃薯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提高壮苗指数,还能提早结薯,增加结薯数.本试验中,25%噻虫·咯·霜灵50 mL+300~350 mL水处理100 kg种薯是最佳种薯处理方式.
为明确薹用油菜品种特征特性,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沣绿1号为材料,研究播期对其菜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早播有利于增加采薹次数,延长采薹周期,提高菜薹产量,但不同播期下菜薹的丰产期有所差别.冬前采摘时,早播的菜薹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晚播的,冬后采摘时,各播期菜薹的品质均达到最优,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沣绿1号具有适播期宽,采薹后侧薹萌发能力强,出薹率高的特点,农户可根据不同时期市场对菜薹的需求合理安排播期.
为探明减量施氮对冬水田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冬水田区直播杂交稻的科学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以中熟杂交稻品种川康优6276和迟熟杂交稻品种内6优107为材料,设置3个施氮处理(N1,常规施氮180 kg/hm2;N2,减量施氮153 kg/hm2;N0,不施氮,对照),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水田区减量施氮对免耕直播杂交稻产量有显著影响.与N0相比,N1、N2处理杂交稻产量分别提高了49.4%~51.4%、46.7%~47.7%;
为明确不同抑芽剂在湖南郴州嘉禾烟区的施用效果,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清水(CK)、40%氟节胺悬浮剂稀释250倍(T1)、37.3%仲丁灵乳油稀释100倍(T2)、30%甲戊烯效唑乳油稀释100倍(T3)4个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处理的抑芽效果及对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和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抑芽剂处理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较对照处理均有显著提高.与T3处理相比,T1处理的抑芽效果提高3.12%,烟叶单叶质量及叶片厚度平均提高6.97%和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