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早期良肢位结合功能锻炼的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ing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早期良肢摆放联合功能锻炼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
  方法 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且按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其中,乙组患者在30d以后,对其予以良肢位摆放与功能锻炼,而对甲组患者在48小时以内,对其予以良肢位摆放和功能锻炼,然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乙组,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53/56),而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42/56),两组相比发现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予以早期良肢位摆放,且进行合理地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良肢;功能锻炼
  有研究指出,对脑卒中患者予以良肢位摆放,且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1]。基于此,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予以良肢位摆放结合功能锻炼,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12例脑卒中患者,全部患者均经核磁共振成像、CT检查等确诊为脑卒中,其中男63例,女49例,年龄在39~87岁之间,平均年龄(61.9±12.5)岁;疾病类型;79例为脑梗死,23例为脑出血,10例为混合性卒中。按随机表法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甲组56例与乙组5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良肢位摆放与功能锻炼,但乙组在30d以后进行,而甲组患者则在不对疾病的抢救带来影响的前提下,于48h内进行。
  1.2.1良肢位摆放
  ①仰卧位:头枕于枕头上,面向患侧,双臂放在身体两边,患侧肩关节放在外展位,且在下面垫个软枕,手臂尽量伸直,手指微微弯曲,拇指外展,下肢伸直,将一个小枕头放在窝下,让膝关节保持弯曲[2]。②侧卧位:固定头部,躯干向后微仰,用枕头固定头与背;偏瘫侧肩关节朝前平伸且内旋,躯体与上肢保持90度;将一个小台子立于床边,把手部放在小台子上,肘关节尽可能的伸直,手掌朝上。偏瘫侧下肢微屈,伸直髋部。健侧下肢维持踏步姿势,置于枕头上,踝关节与膝关节微微弯曲。③健侧卧位:用枕头将患侧上肢垫高,肩关节屈曲约100度,上肢伸直且手指展开;同样将患侧下肢垫高,维持屈膝位;以患者觉得舒适的姿势摆放健侧肢[3]。
  1.2.2功能锻炼
  对患者进行各项功能锻炼,例如在卧床期,患者可进行起坐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在离床期,患者可进行平衡训练、坐位训练、步行以及起立训练等等;除此之外,还可加强日常活动能力训练。上述训练项目,每天一次,一次约20~30min,训练次数在14次以上。
  1.3疗效判断
  1)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有效评定,共有进食、穿衣、平地行走等10项内容,总分100分。
  2)依据Brunnstrom所提及的脑血管意外运动障碍评定法,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即恢复到BrunnstromⅥ级,为基本痊愈;提升至2级以上,为显效;提升至1级为有效;级数未发生改变,为无效[4]。
  1.4統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用( )来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同时以χ2检验来代表计数资料,若P<0.05,那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分析: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由表可知,甲组治疗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乙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乙组,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具体见下表2所示,由表可知,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53/56),而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42/56),两组相比发现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一旦患有脑卒中疾病,将出现一定的语言障碍与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是极为有必要的。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良肢位摆放与功能锻炼,其中所谓的良肢位摆放,就是为了保证肢体的功能,继而把肢体摆放成一种姿势亦或者是体位,现今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软瘫期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可避免患者发生肢体痉挛,同时还可加速肢体功能的恢复。此外,在辅助进行功能锻炼,那么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有研究指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与良肢位摆放的时机不同,其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患者予以早期的良肢位摆放与功能锻炼,最终获得了较为理想治疗效果。可见,对脑卒中患者予以早期良肢位摆放和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朝琴.脑卒中早期良肢位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9-10.
  [2]孙亮英.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2):31-32.
  [3]陈科宇,施蓉芳,周立辉等.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锻炼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317-317.
  [4]夏永娣.脑卒中早期良肢位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4):60-61.
  [5]伍了莲.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2086-20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下两种剂量的咪唑安定作为诱导用药对静脉全身麻醉丙泊酚用量、舒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期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M组(n=20):诱导用咪唑安定0.16mg/kg静注;Q组(对照组,n= 20):咪唑安定0.04mg/kg静注,术中调节丙泊酚的泵入速度使BIS维持在45-55之间。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给咪唑安定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辨证论治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44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每组22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结合外加穴位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性的针刺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2.0%。结论:针刺结合辨证论治穴位注射治疗黄褐斑临床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全程家庭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根治术后家庭健康促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60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及门诊随访,观察组30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家庭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心理及信息支持,科学地指导患者进行造口护理,解决因疾病带来的身心問题,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焦虑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造口相关知识知晓、情
期刊
NVIDIA首发推出的RTX 3090与RTX 3080已经开售,性能相较上代旗舰提升巨大,当然,价格定位也较高。因此多数玩家更关注相对主流的RTX 3070,毕竟从NVIDIA第九代产品开始,但凡是型号中带有“7”的,性价比与口碑都非常不错,那么这次的RTX 3070能不能成为新的人气之王呢?让我们来看看技嘉旗下这款GeForce RTX 3070 GAMING OC 8GB魔鹰的表现吧。  和
期刊
“逢7必香”,NVIDIA显卡的性能升级步伐又回来了  在RTX 3090和RTX 3080后,9月2日NVIDIA发布会上老黄(NVIDIA CEO黄仁勋)发布的第三款显卡如今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由于前两款的市场反应非常激烈,开卖即断货,所以NVIDIA也还特别推迟了RTX 3070的正式上市时间,从而准备更充分的备货量。如果说NVIDIA的显卡有着“逢7必香”的定律,那么RTX 3070的
期刊
近段时间市面上最火的硬件产品就是RTX 3080了,要想显卡稳定输出,就需要充足的供电。根据NVIDIA的官方建议,RTX 3080搭配的电源额定功率得750W。今天我们评测的技嘉战圣II 750(P750GM)就符合這一要求,那么其能否成为RTX 3080的好搭档呢?  技嘉战圣II 750(P750GM)进行了小型化的设计,通过将电源长度从160mm缩减到了140mm,从而更好地适应小机箱的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1.5T MRI LAVA(Liver Acq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技术在腹部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LAVA序列对70例腹部疾病进行扫描,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LAVA技术发现肝胆胰脾病变44例,肾及肾上腺病变4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例,卵巢及子宫肿瘤16例,阳性率约为94.3%。有4例在LAVA技术中病灶没能显示,阴性率约为5.7
期刊
摘要:目的:对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仅使用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针刺及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志、语言及肢体运动方面的功能总评分(6.74±4.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0.41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即SHF)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心肌梗死后SHF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7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运用中的镇静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行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患者中选取6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20例,3组均采用右美托咪麻醉,高剂量组0.75μg/kg,中剂量组0.5μg/kg,低剂量组0.25μg/kg,观察3组患者不同时间段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高剂量组镇静效果优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