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株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来源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我院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采自患者做菌培养的标本所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致病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7份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5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铜绿色假单胞菌(占11.18%)、大肠埃希菌(占10.31%)、肺炎克雷伯菌(占9.87%)和鲍氏不动杆菌(占4.61%);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占9.21%)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03%)。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低于5%;表皮葡萄球菌的
其他文献
本文对同样表示持续状态的“还”和“呢”组合在一起的否定结构“还没有……呢”进行了语用分析,归纳出了这种结构在问答句中作为答句的四种语用格式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语用
摘 要:以《汉语大词典》为代表的工具书指出, 成语“超凡入圣”出自唐吕岩《七言》诗,但通过调查和分析, 我们发现成语“超凡入圣”的来源早于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全梁文·卷四》中“革凡成圣”的形式,且在历史上以众多形式存在。“超凡入圣”最初用来形容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道德,进入了圣人的行列。宋代以后它的使用范围从最初的佛教扩大到道德、学问领域。  关键词:超凡入圣 来源 流变    成语“超凡入圣”,在现
摘 要:湖南湘乡方言俗语短小精悍、通俗形象、含义隽永,是湘语的活化石。本文以湘乡方言俗语的真实语料为分析对象,以其句法结构为切入点,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支撑下分析探讨其语义认知规律,总结其语义认知模式和理解模式。在其语义形成、发展和固化的过程中,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湘乡方言 俗语 语义认知 隐(转)喻    一、引言  俗语在性质上相当于一个词,但在汉语词汇系统里
摘 要:本文通过“伤不起”在媒体报刊中的使用情况来总结其新义,并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其语义引申和其流行的原因。  关键词:伤不起 新义 隐喻 语言经济性原则 求新心理    一、引言    “伤不起”我们并不陌生,汉语本来就有,而近来在网络上“伤不起”频频以新面貌出现。  (1)年不老色已衰 这几个职业伤不起(中国新闻网,2011年4月20日)  例(1)是说要避免未老先衰,这几个职业我们还是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