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双学习数学的眼睛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
  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如:在教学数学课《小数点搬家》时,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画课件及小故事的配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创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去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资料、数据,如家里的水、电、煤气费、电话费、一个月的收入、支出情况等等。由于数据都是同学们亲手收集日常生活的真实材料,所以他们对制作图表、分析图表都特别感兴趣,学习的容量自然远远超过书本,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结合生活实例组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见,使数学在学生们眼中更广泛地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更细致地观察了现实生活。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甚至没有价值。这时我就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去深挖教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如;“多问几个为什么?”、“把新知与旧知进行联系、比较”等。例如在教学?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时,学生提问:“为什么设桃树的课数为X棵而不设杏树呢?我们今天用的检验方法与过去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呢?”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学生提问:“约数与倍数为什么是相互依存的呢?为什么我们以后研究约数和倍数时不包括0呢?今天学的‘倍数’与过去的‘几倍’一样吗?”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渐渐地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提出的问题由少到多,甚至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些问题教师意料不到,却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结果,是值得高兴的。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真正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给学生一双学习数学的眼睛吧。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以数学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作者单位:梅河口市红梅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一、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想像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想
期刊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决定的影响。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
期刊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问生答是一种常态,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便开始揣摩教师的答案,以使自己的回答更贴近教师的预设,因此得到肯定与赞许,长此以往,他们头脑中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少之又少。作为一名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让学生敢问。学生之所以不敢问,是因为没有把教师和同学当成共同学习的朋友,所以教师首先要改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对学生的疑问不要压制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抓好创新学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已成为教育战线一项紧迫的任务。开展创新学习,关键在教师。正如陈至立部长所说:“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教育战线,由于种种原因,小学教师的创新精神远不能适应创新学习的要求。满堂灌、一刀切、死记硬背等传统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桎梏。因此,尽快
期刊
摘要:我们发现,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在学生方面,有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等方面。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低下,导致上课不愿听讲,学习效率低。教师方面,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教学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多样化、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教师的自身能力(组织能力、调控能力等)。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是我们广大英语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问题。  关键词:农村英语 有效教学
期刊
听一位教师教学《20以内退位减》的最后一课。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计算正确率高,但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用“破十法”来计算。在课要结束时,教师出了6道口算题,竟然6个发言的学生都用“破十法”。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这个班只有极少数人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呢?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吗?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对该年级的两个平行班进行了调查,一共调查了45名学生,结果如下:    第二天,到另一所
期刊
关于课堂发言,老师们一直很重视,但是课堂上依然存在着越到高年级举手发言的孩子越少的普遍现象。这除了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没有把握好时机,为孩子打好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为了提高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从低年级抓起,让学生“说”好数学。   一、营造轻松氛围,克服畏难心理,使学生敢说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概
期刊
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  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用“探索法”组织教材和教学  通常情况下,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而且大多是让
期刊
当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也得到广泛运用。这种教研方式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然而,多年以来,课题研究一直是阳春白雪,让人望而生畏,这种至上而下的研究机制并不能解决教师教学实际中“怎么做”的应用性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