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球世锦赛三度封后 刘莎莎开服装店庆祝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3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女子九球世锦赛在桂林全部结束。决赛中,刘莎莎以94力克欧斯纯,成功卫冕,第三次荣登世界冠军宝座,距离艾莉森·费雪的四冠最高纪录只有一步之遥。稍早进行的三四名决赛中,周婕妤以97战胜河原干寻获得季军。
  夺冠之路
  本届世锦赛,有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4位顶尖选手出战,经过前三个比赛日的争夺,中国的刘莎莎和奥地利名将欧斯纯会师决赛。刘莎莎曾在2009年和去年两次夺冠。今年。身披卫冕冠军战袍出战的刘莎莎脸上满满都是自信,尤其是11月7日的一天三赛,展示出旺盛的斗志,以95力克中华台北的魏子茜。以92横扫高梦,以97淘汰中华台北的周婕妤,第三次闯入这项顶级赛事的决赛。
  来自奥地利的欧斯纯打进9球世锦赛决赛,这还是生涯头一遭。此次比赛中,欧斯纯在1/4决赛中以96淘汰中国九球天后潘晓婷。昨日的决赛。欧斯纯一上来便展示出凶悍的球风,但事与愿违。反倒被刘莎莎抢占先机,很快便取得30的强劲开场。第4局,欧斯纯利用刘莎莎的一次失误扳回一城。第5局,面对复杂球局,大赛经验丰富的刘莎莎做足防守后果断转防为攻。清光台面以41拉开距离。此后,虽然欧斯纯扳回几局,但难以撼动刘莎莎的领先优势。最终,刘莎莎以总比分94获胜,第三次捧得世界冠军奖杯。
  思念家乡
  在赛后发布会上,除了回答记者的常规提问,刘莎莎性情中可爱的一面以及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先是为自己哥哥的瓜子品牌“推销”,又表示希望回家后开一家名叫“莎莎的小衣橱”的服装小店。
  本届比赛,刘莎莎一直佩戴着某瓜子品牌的LOGO。由于这个瓜子品牌是刘莎莎的哥哥今年注册的,刘莎莎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品牌代言人。在赛后发布会上,刘莎莎还不忘“推销”。“这是哥哥的瓜子,真的很好吃,根本停不下来。”刘莎莎说道。
  虽然比赛时严肃认真,但私下里的刘莎莎十分可爱,喜欢购物和逛街,夺得世锦赛冠军后,刘莎莎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比赛来的时候我就说回去想开一家服装店,叫莎莎的小衣橱,就在县城里,自己去进货,我开心享受这个过程。”
  十年磨砺
  哥哥刘国强知道妹妹夺冠后感慨万分:“我这个妹妹能有今天真是不容易,她12岁离开家去千里之外的黑龙江练球,当时她才12岁,到今年整整满十年,她付出的都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刘国强说,当年父亲送小妹去黑龙江的建三江地区练球,没有买到座位票,两人在火车上站了两天。父亲临回兰考前告诉莎莎以后每个月都会来看她。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两年半——莎莎首次代表黑龙江队参加全国青少年台球锦标赛便荣获全国第四,随后在启蒙教练付中朗的陪同下回到兰考省亲。“家里狠下心让她练球,所以一直不去看她。莎莎也非常争气,拿了名次才回来,给我带回来的礼物是当年离开时给她留的零花钱,一共200元,两年半来她只花了50元,剩下的150元又还给了我。”这是每次说起这次团聚。母亲都要讲的话。
  在2009年沈阳举行的女子九球世界锦标赛上,16岁的刘莎莎成为这项赛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2014年。21岁的刘莎莎成为中国首个女子九球世锦赛双冠王;如今,22岁的刘莎莎三度登顶。“我现在还年轻,需要走的路还很长,首先要专心致志打好自己的球,争取再多拿一些成绩,不为别的,要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和努力。”
其他文献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  由于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在朝堂之上,他们两人是一对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理念荒谬至极,彼此都觉得自己要比对方高明很多,一旦抓住机会,就会向对方痛下杀手。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获胜,司马光被从宰相的位子上赶了下来。  王安石大权在握发后,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对司马光大加赞赏,称他为“国之栋梁”
期刊
从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逝世,到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逝世,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都离开了我们,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哀思。在他们人生的最后时刻,都留下了怎样的遗言?  现在,就请让我们按照十大元帅逝世的先后,逐一来讲述他们的最后遗言吧——  1.罗荣桓元帅 去世时间:1963年12月16日  ——“我革命这么多年,选定了一条,就是要跟着毛主席走。”  1963年9月28日,罗荣桓病情加重
期刊
张树鹏,亚洲翼装飞行第一人。他一直都在与飞翔打交道,从飞上天空那一刻起,在与速度、极限的不断挑战中,他找到了自己。  怦然心动的飞翔梦  1985年,张树鹏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他,五六岁时就能站在马背上策马奔驰。上了小学后,他喜欢各种体育运动,每年参加内蒙古速度赛马,练就了他胆大心细的性格和强健的体魄。  19岁那年,北京一家滑翔伞俱乐部在赤峰表演,张树鹏和同学
期刊
1965年5月中旬,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毛泽东在长沙会见了来中国请求援越抗美的胡志明主席后,对胡志明说:“我要驱车千里,带上我的竹拐杖,重访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胡志明当时也带着一根精致的高级大拐杖,提出要与毛泽东交换。毛泽东说:“不换了,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一气呵成两首词作  到达井冈山,毛泽东登上汽车,准备去茨坪。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毛泽东乘坐的吉姆车竟
期刊
石慧,原名孙慧丽,1934年出生在江苏南京,祖籍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后随家人迁居香港。当年,坊间有传她是孙中山之子孙科的私生女。她家境很好,从小就得名师相授,会弹钢琴,还会用意大利语演唱古典歌剧和跳芭蕾舞,更练得一手好书法,并通晓英文和法文,中年以后,又开始学习油画。曾于1998年在北京开过个人画展;2004年又在温哥华举办过个人画展。  1951年,天生丽质、多才多艺的石慧加入了长城影业公司,不
期刊
在繁星闪烁的历史天幕上,他们永远不是最大最亮的那一颗,然而他们燃烧生命、努力发出的些微之光,至今闪耀着星辉、温暖着你我。他们是一群为声音而生的人,也是一群为声音而活的人,他们可称作配音人、朗诵人、播音人、说书人……他们以声音示人,常把自己渺小于幕后;他们以声音立身,常不求显达于当世;他们以声音为傲,扬名与否实不重要,露脸与否我不在乎,而这样的声音俨然成为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命,为之奋斗、为之甘苦、为之
期刊
她是安娜·埃莉诺-罗斯福,出生于1884年。她的伯父是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她的母亲是出了名的美人。因为埃莉诺生得丑,人们都为她叹气。  8岁时,母亲因白喉离世;9岁时,父亲因酗酒撒手人寰。她跟着管教严厉的外婆生活,因此,15岁以前,她都没有同龄的朋友。  18岁时,她进入社交圈,引起一阵轰动。她是个6英尺高的大个儿,声音又亮又尖,门牙前突,素面朝天。她很情绪化,有时无来由地哈哈大笑,有
期刊
在湖南卫视真人秀《爸爸去哪儿3》播出之前,夏克立只是中国宝岛台湾小有名气的综艺达人。这位来自加拿大的“歪果仁”(谐音:外国人)曾多次参与《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麻辣天后宫》等综艺节目,与蔡康永、小s等艺人制造了大批笑料,被誉为外国版的暴走“咆哮帝”。然而当《爸爸去哪儿3》播出后,夏克立不仅“父凭女贵”,因为“没有公主病的公主”女儿夏天一步晋升为“国民岳父”,还因其独特幽默的“暖爸”育儿模式备受
期刊
武昌首义成功后,作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机关报的《中华民国公报》曾刊登《刘一启事》:每日下午两点钟,在总监察处接见各界姊妹。  这位刘一,本名李淑卿,是湖北军政府总监察刘公的新婚如夫人(地位较高的妾),同时也是民国第一位女性政府公务员,时任总监察处监印官,负责考核投身革命的妇女。  像潘金莲。也像窦娥  据《沔城志》记载,李淑卿,原名淑贞,字文华,别号征清子。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于沔城下关街龙家
期刊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卓越的领导人。他生前一贯反对领导干部搞特殊化,时时刻刻把自己摆在普通共产党员的位置上。在他逝世后,除了2万元的稿费外,他的遗物中有几件物品最为特别——几张收据、一只棕色皮箱、一把老式刮胡刀和一只破旧的“被包”。在这些普普通通的物品背后,有着一段段鲜为人知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从中折射出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质。  陈云一生淡泊名利。他曾经书写下这样一个条幅:“个人名利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