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造血祖细胞检测对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预测意义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造血祖细胞(HPC)含量,探寻一种快速预测采集物干细胞含量、判断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时机的手段,并评价其应用意义.方法 对27例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者及17例单用G-CSF动员的采集者,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HPC计数,血液治疗和移植工程国际组织(ISHAGE)法检测外周血及采集物CD34+细胞计数,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对外周血HPC计数预测采集物CD34+含量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 无论化疗组或非化疗组,外周血HPC计数与CD34+计数均具有线性相关性(r=0.711,P=0.000及r=0.656,P=0.004).化疗组外周血CD34+计数=-0.829+0.648×外周血HPC计数;非化疗组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45.033+0.460×外周血HPC计数.化疗组患者外周血HPC计数与采集物CD34+细胞量呈线性相关(r=0.602,P=0.001),采集物CD34+计数=1.106+0.046×外周血HPC计数.以HPC≥85/μl预测采集物CD34+计数≥5×106/kg的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82%.结论 在自体干细胞移植动员患者中,外周血HPC计数可部分替代外周血CD34+计数预测采集效果,HPC≥85/μl为较好的预测阈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地两他滨(Aza-C)对造血系统肿瘤细胞热休克蛋白22(HSP22)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SP22在造血系统肿瘤细胞系以及造血系统肿瘤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去甲基化药物Aza-C(2μmol/L)诱导上述细胞HSP22的表达;甲基化特异PCR法检测造血系统肿瘤细胞系、造血系统肿瘤患者和健康供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SP22基因启动
胸胁迸伤是由于在一种不正确的姿态下,扭转胸部躯干,伤及胸廓的关节、软组织而引起的胸胁部疼痛、胸式呼吸运动受限的一种病状.此病症在临床上为多发病、常见病,但药物治疗收
目的 研究继发性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sMGUS)在接受不同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发生率,分析其对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15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免疫固定电泳(IFE)结果,分析sMGUS患者的IFE图谱特征,对sMGUS组和非sMGUS组疗效分布组成进行比较,对2组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 515例MM患者中含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
目的 研究伴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就诊的30例伴HPS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的50例不伴HPS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作对照,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生存情况.结果 30例伴HPS的T细胞淋巴瘤组患者表现为高热100.00%(30/30)、脾大96.67%(29/30)
新年是一個许愿的节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你是顺风满帆,还是命途多舛;是大起大落,还是平淡无奇;也无论你有几许辛酸,怀揣多少愤懑,都请在这個时候,许下自己对未来的祈愿。诗人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是因为他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和“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我们经受生活的各种重压还能倔强地抬头瞻望,则是由于新的一年代表着一种不确定的因素,而不确定恰恰才能催生梦想。  过去的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融合基因特点与其疗效、预后及生存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对41例形态学初诊为APL患者进行PML-RAR α、PLZF-RAR α融合基因动态监测,比较不同类型融合基因患者达到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CMR)的时间及患者的生存率、生存时间.结果 41例初诊APL患者,PML-RARα-L型阳性29例,中位年龄43岁(8 ~ 75
目的 研究透毒复方青蒿鳖甲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期(AML-CR)患者骨髓CD34+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分离纯化骨髓CD34+细胞,体外不同浓度透毒中药含药血清与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分化为DC,观察DC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CD80、CD83、CD86的表达,将DC分别与自体、异体外周血T细胞共同培养,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激活的T细胞不同效
目的 评价淋巴瘤患者在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期出现重度感染后应用比阿培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期出现重度感染后应用比阿培南的35例淋巴瘤患者资料,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予比阿培南抗感染后,29例患者体温可降至正常,有效率为82.86%(29/35),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比阿培南用于淋巴瘤治疗后Ⅳ度骨髓抑制期合并重度感染,安全、可靠,为有效的碳青霉烯类抗感染药物
免疫系统是机体识别、清除内源和外源异型抗原,防御疾病功能的重要系统,微量元素缺乏可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微量元素(锌、硒)通过多方面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它们参与了体内许多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 U266细胞株和MM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DNA甲基化相关蛋白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的表达,分析DNA甲基化与MM的关系.方法 选取MM U266细胞株及10例MM患者BMMNC(MM-BMMNC),同时选取10名健康人骨髓提取的单个核细胞(N-BMMNC).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EZH2的含量,以日的蛋白EZH2与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