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体外预应力索的快速施工群钉式钢-混组合小箱梁自振特性分析

来源 :中国公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明确体外预应力索对快速施工钢-混组合小箱梁自振频率的影响,基于铁木辛柯梁理论和组合梁相对滑移对典型梁段及群钉的变形与受力进行了分析,同时,引入平面内梁体预应力变化量与振动位移之间的关系,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导出其平衡方程组,针对3种典型的体外预应力束布置型式给出快速施工钢-混组合小箱梁动力特性分析的解析公式,并将所提出方法的理论值与有限元数值分析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预应力筋布置位置(偏心距)、预应力筋初始应力大小、钢梁与混凝土板间抗剪连接刚度等参数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及公式在分析体外预应力快速施工组合梁的动力特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其最大误差不超过2%;同时,在不考虑预应力对组合梁相对滑移影响的情况下,体外预应力筋初始应力的大小及抗剪连接刚度对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影响很小,最大不超过1%,可忽略不计;而预应力索布置的偏心距对结构自振频率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在低阶其频率约增加4%.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使用体外预应力快速施工钢-混组合小箱梁或者采用体外预应力进行加固维修时,除应满足静力设计要求外,必须考虑偏心距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元阅读”观所崇尚的质疑意识,激励读者勇于探索适合自身和适合作品的阅读技巧,从而关注作品解读的策略,重视探寻进入作品美学宇宙的便捷门径.通过阅读实践,总结出选择诗文
期刊
课堂从来都不是静态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再准确再丰富,也会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碰撞中产生新的理解.这种现象屡屡出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没有太多的模式
期刊
“生疑提问训练法”是提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迁移到文本阅读中,就课文标题自觉发问,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思
素养目标:rn1.通过泛读体会,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基本知识.rn2.通过问题发现、表述和解答,训练古代诗歌表现手法鉴赏的基本技能.rn3.通过自主研读与合作交流,领悟古代诗歌“
期刊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集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学生在使用错题集时还存在一定的方法错误,因此,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错题集”的有效性研究,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