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都市产业用地规模、结构与效益的比较分析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香港、台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等大都市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务析与比较分析方法,剖析后工业化大都市和工业化大都市的产业用地规模、结构、产出效率和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化特征,旨在揭示产业用地演变的阶段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后工业化大都市与工业化大都市在产业用地规模、结构、产出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当遵循大都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互动演进规律,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用地规模与结构,着力提升用地效益。
其他文献
根据一个改造工程实例,详细地描述了在水平冲击扰力作用下机器基础的破坏特征,并对原设计进行核算和改造设计计算。计算结论以及改造后机器的运行情况证明文献[1]提供的计算方法可
简述了从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出现到现在,计算机病毒随着操作系统和互联网的发展而进化的过程。并对网络病毒的各种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外加剂、外加掺合料(一般为粉煤灰)和水组成。对于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和含泥量;对于粗骨料碎石(或卵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