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程勘察技术解析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确保铁路施工安全及既有铁路的安全运营,对既有铁路路基进行勘察就显得非常必要,并能为铁路施工以及临近既有铁路路基病害确定、整治和以后的预防及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既有线路基评估方法要求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检测速度快,结果可靠,不干扰行车。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其勘察方法进行阐述,并对施工组织进行探讨。
  【关键词】 路基工程;勘察;方法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铁路工程建设中,铁路路基是承受轨道结构和列车荷载的基础,是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应具备铁路路基的基本功能外,还应满足列车高速运行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整体稳定性。路基工程是铁路的基础设施,关系到铁路建设的投资、工期、质量和运营效果,加强铁路路基工程的地质勘测工作势在必行。
  1、铁路路基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由于路基问题长期影响铁路安全运营和对铁路工程建设工期、投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遍布全国既有运营铁路的软土、膨胀土、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翻浆冒泥、边坡溜坍、路堤下沉等病害,已成为影响铁路畅通无阻、提速重载的突出薄弱环节。在新线建设中,以南昆线八渡滑坡、永丰营软土、软质岩高边坡、膨胀岩路基、内昆线斜坡软弱土和巨型滑坡、岩堆为代表的不良地质路基工点,已成为控制线路方案、工程投资和建设工期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铁路建设向高速方向发展和向西部地区倾斜,路基工程的重要性、技术难度、规模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路基工程必须引起铁路工程界的高度重视,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各个环节都必须提高对路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路基工作的投人,尽快促进铁路路基工作面貌一新,加快发展。
  2、铁路路基出现的问题
  路基出现问题,从工程的角度看,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要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改进。
  (1)地质工作不深,地质资料不准、不全,设计不当
  在路基工程地质勘察中,对地质资料的收集、研究和验证,是一个极其细致的过程,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条件,尽可能把情况都弄清楚。但是,由于自然界客观情况千变万化,地质情况复杂,认识上的局限性和工作上的不可预见性总是不可避免的,要不断实践,反复深化认识,通过主观努力,千方百计地把地质工作做深做细做好。
  (2)工作疏忽和责任心不强,或主观努力不够致使设计失误
  对工程地质的认识,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观上的原因,是指勘测设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细或不慎,造成对地质情况和资料的不实或误判误用,造成设计不当。如京九线向九段高塘站一段路基基床软黏土,勘测时被遗漏,施工后发现補作取样试验,液限和塑性指标均超过规范规定,补作基床处理设计,工费增加80万元。浙赣复线工程中,K940处有一段线路地质并不很复杂,但由于地质工作考虑不周,未查明谷底的地质情况,使新老线在峡谷地段位置设计不当,路堑边坡难于稳定,不得不补做两处特殊加固措施,总投资达1100万元。
  (3)施工没有达到要求,质量没有保证,留下隐患
  目前路基施工很多采取承包的方式,工程层层承包,费用层层提取,存在偷工减料情况。加之施工队伍素质差,重效益、轻质量,使路基工程施工质量下降。如横南线K323处路堑挡墙,设计采用跳槽开挖,实际施工时,土石方由一家队伍施工,圬工(砌筑挡墙)又是另一家队伍施工,两家没有配合好,造成4处塌方;K231处水浸路肩挡墙建成后倾覆位移,拆除发现,墙厚只有原设计厚度的一半。这类施工问题通过加强工程监理和施工管理即可以解决。
  3、加强铁路路基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
  (1)充分利用航测遥感、工程物探和计算机技术,在深化地质工作和充分分析利用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区域性的大面积选线。铁路选线是铁路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要着眼于从区域大面积内进行多方案比选,选出行程短、地质条件好的经济合理方案。山区铁路尤其应注意做好越岭地区、沿河地区和活动性断裂带(高地震裂度区)等地区的铁路选线工作。要深入研究普遍存在于河谷地段斜坡的稳定性问题,防止深路堑、高路堤和浅埋小隧道群引发山坡及边坡失稳、斜坡路堤和桥梁墩台陡岸滑坍以及泥石流为害等。越岭深埋长隧道地质勘测难度大,对围岩性质、断层、岩爆、地应力、岩溶、暗河、瓦斯、涌水、突泥等,要进行专门勘测、判识和研究,提出有效的工程措施。
  (2)加强对特殊岩土和岩溶等工程地质的研究,为路基常见多发的病害寻找更加有效的工程措施加以整治。长期以来,软土、膨胀土、冻土和石灰岩地区的岩溶,给铁路造成危害非常广泛,而且勘测和工程处理难度大,成为控制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重要因素,至今尚未很好解决。在南昆线中,遇到三种新型软土:深层软土、泥炭土和残坡积软土,与平原地区的软土不同,有的改线绕避,有的加大抗滑桩,有的立项专门研究改良方案,问题还是不少。正在施工的内昆线,遇到以炭质页岩、泥岩为主的软岩地层,在地下水发育和排泄不畅地段形成几十公里长的“坡积软弱土”,对线路的稳定和建设工期、投资等,均有影响。膨胀土的处理,已成为世界性的工程难题,在南昆线中想了许多办法,还是存在着隐患。岩溶的危害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贯通、形成地下河、造成地面塌陷以及岩层风化、涌水、突泥等,以西南地区最为突出。岩溶地质较为隐蔽、至今仍为地质勘测中的难题,要加大投入,提高定量、定性的精度。在勘测阶段发现不了,可在施工阶段加强复查,及时做好工程处理,避免灾害的发生。
  (3)路基工程应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在地质条件允许时,路堑边坡高度宜控制在30m以内,路堤边坡高度控制在20m以内。超过或接近此限,应进行横断面优化或与修建桥隧进行比较。确无法避免时,应作好边坡防护和加固工程,不留后患。软质挖方边坡难以稳定,应作不良地质工点设计,采用分层施工法,开挖后立即防护,坡脚采用预加固措施,保证施工期间的临时稳定和运营期间的安全可靠。
  (4)路堤、桥头路基、煤矿采空区、窑洞和岩溶区路基的设计,要根据具体岩土的性质和状况进行必要的基底处理。填料的选用要符合要求,填筑的密实度(包括基底密实度)要符合标准。换填土和路基地基处理填料,必须经过土工试验。经调查、检验后尽可能就近取土。高填和陡坡路堤要进行稳定性检算。要充分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防止施工期间排水不畅造成塌陷、滑移等。
  (5)改进设计方法,提高路基设计自动化水平。要深化路基工程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铁一院在宝中线的路基设计中,首次用微机完成了“路基宽度及填挖高度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和“路基土石方计算总表”等,大大简化了设计计算的工作量,甚至路基用地计算也是由计算机完成的。他们集中力量引进了不少设备,并着手开发系统大型地质应用软件,使勘测、设计CAD一体化。各设计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都有很大进展,一般计算机成图率已达90%以上,今后应加强在地质路基专业中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范围和深度,促进路基工程设计的现代化。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铁路工程建设需求肯定会不断增加,铁路路基工程勘察技术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应用的范围也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TB10013-2010/J1089-2010铁路工程地球物理勘探规范[S].
  [2]何樵登.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土地占有量非常有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人口的数量也急剧增长,为满足城市人口住房需求,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本文就主要对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安全隐患  引言: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疏散困难、内装修大量采用可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发展猛烈且迅速蔓延,同
期刊
【摘 要】 随着化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化工生产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危险的过程,化学工艺及设备安全性也就凸显的特别的重要,关系到化学设备使用安全,严重者还会威胁工作人员生命健康,那么要促进化工事业的发展,务必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工艺与设备安全评价体系,利用评价体系控制化工生产行为,保证化学工艺和化工设备的安全。本文主要从化工工艺设计的安全性和化工设备的安全评析,对化工工艺安全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的排放量近几年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保护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的和谐家园,已经从口号变成了国家和国际立法,从法律和政策法规的角度来约束公民环保思想污水的排放与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问题。如何在废水处理中发挥化学工艺应有的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化学工艺;污染;环境保护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以及人口的迅猛增加,导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
期刊
【摘 要】 在这篇文章中,简要的介绍了混凝土干缩变形的分析方法,对于研究混凝土干缩应力的相关规律的时候一般会采用估算法,因为相对来说这种方法是准确度与可靠度都比较高的一种方法。在对混凝土的干缩作用进行研究的时候,相关结构的应力值一定要比不考虑混凝土干缩的影响要高。  【关键词】 干缩;收缩应力;混凝土  引言:  混凝土的干缩就是指因为混凝土中的水分的变化,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对
期刊
【摘 要】 钢结构因其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周期短、速度快、经济效益良好、环保、美观且抗震性能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中,因此,对钢结构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笔者一些工作经验对钢结构屋面防水施工设计、彩钢屋面板接缝构造处理以及安装过程中的要点处理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同行有所裨益。  【关键词】 钢结构;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期刊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涉及到深基坑的工程越来越多,基坑工程呈现出深、大、近、窄等特点。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尤其是高层建筑,对其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同时又降低工程造价,是值得加以探讨的课题。本文就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用地面积2600m2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建筑后浇带的分类、设置、施工技术以及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建筑后浇带的施工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建筑;后浇带;分类;技术;应用  一、前言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建筑施工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后浇带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对于建筑结构和质量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后浇带的分类  根据后浇带所起到的作用一般将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收缩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和
期刊
【摘 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房地产行业从粗放发展模式向精细化发展模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开发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将房地产企业的常规管理引向了深入管理,是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一种资源管理方式,可极大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的管理、决策分析以及信息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和对策。
期刊
【摘 要】 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是基础工作,是节约用水、可续额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建设项目水资源科学论证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一项措施,对保证建设项目合理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方面意义重大。本文就主要对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水资源论证;问题;措施  引言: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在我国实施以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仍是为取水
期刊
【摘 要】 梁家沟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区位于赤城县样田乡,分为梁家沟银矿山、红铜硐、小堡子火石沟三个矿段。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中元古代蓟县系迷雾山组白云岩中。本文以梁家沟银硐山矿床为例,在野外实地观察和室内光、薄片鉴定镜下鉴定基础上,结合岩(矿)石样品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赤城县梁家沟白云岩地层中铅锌矿床为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矿床。该矿床成因类型的厘定对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