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的几种临床特殊应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是一种透氧性良好、应用领域广泛的隐形眼镜。由于其特殊的性能,有着框架眼镜和软性接触镜不能比拟的优点,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普通屈光矫正。本人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例,介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在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高度散光、圆锥角膜等特殊情况中的应用。
  关键词: RGP;临床;应用
  一、RGP矫正高度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
  病例: 男,38岁,右眼外伤术后无晶体眼,已配戴框架眼镜4月余,诉右眼镜片太重,镜框总是无法平衡,戴镜看东西有重影,故平时较少戴镜。
  给患者重新验光,结果如下:
  裸眼视力:OD:0.05,OS:1.2
  戴原框架眼镜视力:OD:0.7,OS:1.2
  测量原眼镜度数为:OD:+10.00DS,OS:平光
  主观验光:OD:+10.50DS/-1.00DC*180,视力0.8;OS:PL,视力1.2
  综合验光仪上Worth-4-dot检查(右眼加红镜片,左眼加绿镜片),右眼看到两个红点,左眼看到3个绿点,双眼同时视看到5个点,患者有同时视但无融合能力。
  分析:初步判断该患者是因为严重的屈光参差,配戴框架眼镜后双眼不等像差异过大无法融像产生重影。经向患者详细解释,建议患者可尝试配戴RGP。
  處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测量、泪液分泌实验、角膜曲率及角膜地形图检查等未发现配戴RGP的禁忌症,依据测量参数结果选择 RGP+6.00DS试戴片,荧光评估配适状态良好,之后片上追加验光+5.00DS,矫正视力0.9,患者诉重影减轻,已较框架眼镜舒适很多,愿意进一步订制适合的镜片。
  订制+11.25DS镜片,取镜后戴镜检查,患者矫正视力0.9,Worth-4-dot检查具有融合能力,未诉重影。随访3月无异常。
  二、RGP矫正高度屈光不正
  病例2:女,30岁,从事财务工作,经常使用电脑。主观验光结果如下:
  OD:-10.75 视力1.0,OS:-11.00 视力0.8
  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曲率:
  R:44.5@179 46@98 L:44.75@165 45@96
  主诉戴框架眼镜很疲劳,感觉眼镜太沉重,想摆脱戴眼睛的苦恼。
  分析:由于双眼高度屈光不正,在长时间使用电脑近距离工作导致视疲劳以及框架眼镜沉重给予患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建议使用RGP进行矫正。患者愿意尝试。
  处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测量、泪液分泌实验、角膜曲率及角膜地形图检查等未发现配戴RGP的禁忌症,依据测量参数结果选择 RGP-6.00诊断片,荧光素染色进行配适评估后,进一步片上验光补正为右眼-4.50DS,矫正视力1.2,左眼片上验光补正为-5.00DS,矫正视力1.0,患者适应片刻后,愿意接受这种方法,进一步定制镜片。
  一个月后,取镜戴镜检查右眼矫正视力为1.0,左眼矫正视力为1.0,定期复查,角膜健康,视物清晰。
  三、RGP矫正角膜高度散光
  病例:3: 男,18岁,在加拿大上大学,主观验光结果如下:
  OD:-4.00-5.75*170 =1.0,OS: -3.75-5.50*180 =1.0,
  角膜地形图所测角膜曲率:
  R:41.66@173 46.09@83L:41.48@6 46.24@ 96
  患者主诉:框架镜散光度数太高,无法适应,而且经常运动,戴框架镜很不方便
  处理:在对患者进行眼部健康检查后,决定配戴RGP ,但是在用普通设计的RGP试戴评估过程中发现,普通RGP镜片中心定位较差,且矫正视力不佳,于是采用TORIC 设计的RGP 镜片取镜后戴镜做配适,定位良好,活动度适中,荧光配适状态良好,矫正视力双眼均1.0,无重影,可融像。
  四、RGP应用于圆锥角膜的矫正
  圆锥角膜的发病率为1/10000~1/2000,表现为患眼中央或某局部进行性的凸起变薄,青少年进行性的高度近视、高度散光发生,甚至是不规则高度数散光从而引起视功能障碍。重者可出现角膜水肿混浊、瘢痕化等并发症,晚期往往需要角膜移植术,圆锥角膜早期,配戴框架眼镜或软镜尚可达到较好的视力矫正效果。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高度数近视和不规则散光,RGP则成为唯一的非手术矫正手段。
  病例4:一圆锥角膜患者,男,16岁,双眼均为圆锥角膜,检查结果如下:
  VAsc : OD:0.1,OS:0.05
  主觉验光结果:
  OD:-7.75/-4.00*175 =0.4-,OS:-20.00 =0.2(加柱镜无明显变化)
  角膜地形图结果(角膜曲率):
  OD: 47.10 @169 (7.17)51.05 @79(6.61)
  OS: 58.90 @20 (5.73)66.19 @110(5.10)
  处理:双眼分别选择相应基弧的E&E圆锥角膜试戴片进行試戴评估,荧光评估配适状态良好之后,再进行戴镜验光追加度数,戴镜视力双眼均达1.0+,散光也都得到矫正。
  最终处方:右眼配戴BC为7.20,Power 为-8.75的圆锥RGP,左眼配戴BC为5.90,Power 为-19.75 的圆锥RGP ,直径为9.00。此患者戴镜至今已一年多,经复查,圆锥角膜并未继续发展,屈光度及视力也无太大变化。患者最近一次的检查结果如下:
  (1)角膜健康状况良好;
  (2)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锥体未见发展,角膜曲率为:
  OD:49.19 @173 51.92 @83,OS:53.59 @6 62.97 @96
  (3)裸眼验光结果:OD:-7.75/-4.00*175,OS:-20.00D
  (4)戴RGP视力检测: OD:1.0+ ,OS:1.0
  此处选取的都是比较典型的病例,当然也因为工作经历有限,类似这样的特殊病例也不是很多,通过对这些病例的观察,可以认为RGP对于解决特殊屈光问题是很有效的,而且RGP的配戴者相对于Ortho-K CL的配戴者较少出现角膜着色的现象,但是因为RGP主要是在日间配戴,配戴者需要更长的适应期,通常我也会选择配适良好的镜片,以保证正常的泪液交换,维持角膜湿润状态。另外,RGP 对镜片护理的要求也相对要高一些,对于配戴者要求也比较高,定期复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徐广第.眼科屈光学[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
  [2]刘晓玲.验光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谢培英.角膜塑形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的空间越来越小,对城市空间进行充分利用是提高城市建设质量的重要原则,随着人们的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合理设计,当前很多电缆结构都敷设在地下的电缆沟以及电缆竖井中,实现对空间的充分利用。本文对电缆沟和电缆竖井内的电缆敷设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电缆施工质量。  关键词: 电缆敷设;电缆沟;电缆竖井;敷设技术  引言  电缆是电
本文分析了21世纪针对无线通信的侦察、干扰技术水平的重大进展情况,指出它对高频军事无线通信带来的严重威协,同时也说明当代窄带和宽带常规通信体制存在的弊端,提出研发新
光通信是当前最主要的传输技术,在大规模应用中得到迅速发展.今后还将如何发展,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目前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通信技术的发
本文对未来我国移动通信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分如下几部分论述: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国际移动通信发展和趋势;未来移动通信技术考虑等等.
摘 要: 湿地公园设计必须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同时结合当地的经济条件与自然地理条件来作业最科学且适宜的湿地公园设计方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植物的配置。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湿地公园;植物;选择与配置  引言  现阶段,湿地公园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人工的方式或者运用计算机软件来辅助设
摘 要: 我国的建筑产业发展迅速,但建筑产业带来的粉尘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我国遭受着严重的粉尘污染,这与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有着很大关系,如何控制粉尘的产生以及扩散是环保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建筑施工引起粉尘的产生、扩散以及安全距离的研究进行简要叙述,希望给相关人员以参考。  关键词: 建筑施工;粉尘;扩散;安全距离  引言  随着建筑产业的大力发展,建筑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本文阐述了国外卫星通信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国内卫星通信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到2020年卫星通信发展目标和要求的建议.
本文介绍了中国电信运营行业的发展和目标.全文分如下几部分:一、中外电信运营行业差距.二、我国电信运营行业改革回顾.三、我国电信运营行业作大的具体目标.等等.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着城市建设质量。园林设计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一环,在城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园林设计在景观规划中的必要性,并提出园林设计的应用措施,推动城市建设进程。  关键词: 园林设计;城市景观规划;必要性;应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中,如今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
本文结合中国国情,重点论述适应3G及NGN演进国内外信息/电信环境要求的中国频率规划与新技术、新业务相关发展策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