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取穴特点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j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析运用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取穴特点。方法系统收集2010-2019年间所有针刺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并利用SPSS Statistics 23和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库中的腧穴处方进行频数、关联、聚类及因子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148篇合格文献,总涉及116个腧穴。其中百会、神门、四神聪、三阴交等使用频率较高,且常配伍使用;腧穴归经主要集中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结论临床上针刺
其他文献
H型高血压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采用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明确其中医证候特征是辨证治疗的基础,阴阳失调,气血亏虚,痰瘀互阻是该病主要机制。目前最常用的分型方式为阴虚阳亢、肝火亢盛、阴阳两虚及痰湿壅盛4种证型分类,证候分布与地区、年龄和病程等因素紧密相关,同时受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压变异性(BPV)及靶器官损害(TOD)等因素影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具有整体性观念,根据患者证型,现阶段单味中药、中药提取物和中药方剂在H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中均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有利于全面改善患者健康状态,且中西药结合为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