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们每位面前都有一张图,上面由里至外共有6个圆圈,下面有父母、自己、孩子、伴侣等十个选项,请大家按照你心目中的序位,依次填在这个圆圈里。稍后我来揭晓这都代表什么寓意。”近日,在长沙市天心区主办的一堂婚姻家庭关系讲座上,湖南省律协婚家委秘书长、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知名家事律师余宇,并不着急开讲,而是让大家先做个小测试。
十分钟后,在场的数百名参与者都填写了自己心中的答案。据统计,在场把父母和孩子排在了最中心圆圈的人各占40%,而把自己和伴侣排在最中心的人则很少。
“这样的排序其实正是造成现在社会家庭关系矛盾重重、难以和谐的源头。”余宇说,“因为每个人对排序的理解不一样的,一旦自己的信念受到挑战,委屈、怨恨便一股脑涌现出来。”
接着,她现场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结合处理过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构建幸福婚姻家庭关系的技巧方法。
【案例】
妻子太顾娘家导致离婚收场
余宇在现场分享了她曾经处理过的一起离婚官司,女方曾是世界冠军,男方的房地产生意做得很成功,本来双方属于“势均力敌”型。可是婚后几年,女方过于顾及娘家,只要有空就往娘家跑,无论节假日还是平时都少不了给父母买礼物,兄弟姐妹的事情比自己的事情还重要,而女方的母亲总是干涉夫妻俩的家务事。丈夫一开始并不在意,可几次矛盾之后,女方都选择站在了娘家这边,时间一长,男方也有了怨言。虽然男方觉得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他不能接受妻子凡事不论对错都和他对着来。渐渐地,夫妻俩的沟通越来越少,最终以离婚收场。
“双方从民政局办完离婚的当天晚上,女方给我打来电话,她说她想不明白,夫妻之间并没有出现第三者,感情也并没有出问题,但为什么会走到离婚的地步。”余宇说,“其实女方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理清大家庭和小家庭之间的关系。”
【处方】
余宇:大家庭与小家庭之间,“喜新厌旧”法则
夫妻俩结婚,组成了一个小家庭,接着会有一个或两个孩子让这个小家庭变得完整。而夫妻双方的父母、亲戚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两个关系系统里,小家庭应该优先于大家庭。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夫妻俩的关系要优先于他们和父母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以大家庭的利益为重,小家庭从属于大家庭的一部分,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的事实,子女要么在心理上还有对父母的依赖,要么对于离開父母有深深的内疚,于是继续做父母的“好孩子”。
事实上,小家庭中的问题,源于两个人的,或个性差异,或生活上的矛盾,但如果将大家庭中的其他人拉进来,就会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甚至于衍生新的问题。
所以要理性面对生活的变化,接受分离的事实,才能维护夫妻、夫妻与父母之间的和谐相处。
【案例】
孩子变第一位让矛盾升级
“有孩子的家长,特别是女性,在孩子出生后,孩子就变成了序位中的第一位。”余宇说,她接触的很多离婚官司中,有一部分男性坦言出轨的原因,“觉得孩子出生后,自己被老婆忽略了”。
现场一位女性听众随即讲述了自己的困惑。“自从女儿出生以后,老公就嘲笑自己‘地位不保’。他说我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他说的也是事实,我买了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每天下班回来到晚上睡觉前都在陪孩子玩,每月消费先考虑孩子的教育支出,为了上公办幼儿园,我们全家搬出自己买的新房,租到了幼儿园旁边,我觉得我就一个想法,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
另一位听众则表示,他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他和妻子全心全意对孩子,结果孩子还不领情,还说“你们的爱让我觉得压力很大”。
【处方】
余宇:小家庭系统内部,先来后到法则
在小家庭的序位里,先来的比后来的有优先权。也就是说父母比孩子有优先权。如果关系倒错,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那名女性听众的问题就在于把女儿的地位优先于夫妻的关系,这也是当前很多独生子女父母共有的问题。只是在问题没有发生之前,夫妻双方很难意识到,其实他们这样的选择并非真是对孩子好。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关系的和谐往往比父母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家庭疏忽了夫妻关系的建设,把做好爸爸或者好妈妈优先于做好夫妻来考虑,最后结果是孩子会下意识地去帮助维系父母之间的关系。
所以小家庭内部的黄金法则是:夫妻要先成为好夫妻,之后他们才能成为好父母,那么孩子也才能成为真正幸福的孩子。
排好序位是和谐生活的关键
“按照上面的两个大原则,我们觉得在婚姻家庭中的正确排序应该首先把自己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自己的伴侣,再次是孩子,然后才是自己的父母,有人说这样排就是不孝顺长辈,其实不然,排序和孝顺并不冲突,第四位并不代表孝顺的程度要打折扣。事实上,这样的排序会让你和家人相处时,站在正确的位置处理家庭矛盾,如果排序打乱,很可能旧矛盾还没解决,新的矛盾又出现了。”讲座最后,余宇如是做结语:“排好爱的序位,是和谐生活的关键。”
十分钟后,在场的数百名参与者都填写了自己心中的答案。据统计,在场把父母和孩子排在了最中心圆圈的人各占40%,而把自己和伴侣排在最中心的人则很少。
“这样的排序其实正是造成现在社会家庭关系矛盾重重、难以和谐的源头。”余宇说,“因为每个人对排序的理解不一样的,一旦自己的信念受到挑战,委屈、怨恨便一股脑涌现出来。”
接着,她现场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结合处理过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构建幸福婚姻家庭关系的技巧方法。
【案例】
妻子太顾娘家导致离婚收场
余宇在现场分享了她曾经处理过的一起离婚官司,女方曾是世界冠军,男方的房地产生意做得很成功,本来双方属于“势均力敌”型。可是婚后几年,女方过于顾及娘家,只要有空就往娘家跑,无论节假日还是平时都少不了给父母买礼物,兄弟姐妹的事情比自己的事情还重要,而女方的母亲总是干涉夫妻俩的家务事。丈夫一开始并不在意,可几次矛盾之后,女方都选择站在了娘家这边,时间一长,男方也有了怨言。虽然男方觉得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他不能接受妻子凡事不论对错都和他对着来。渐渐地,夫妻俩的沟通越来越少,最终以离婚收场。
“双方从民政局办完离婚的当天晚上,女方给我打来电话,她说她想不明白,夫妻之间并没有出现第三者,感情也并没有出问题,但为什么会走到离婚的地步。”余宇说,“其实女方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理清大家庭和小家庭之间的关系。”
【处方】
余宇:大家庭与小家庭之间,“喜新厌旧”法则
夫妻俩结婚,组成了一个小家庭,接着会有一个或两个孩子让这个小家庭变得完整。而夫妻双方的父母、亲戚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两个关系系统里,小家庭应该优先于大家庭。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夫妻俩的关系要优先于他们和父母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以大家庭的利益为重,小家庭从属于大家庭的一部分,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父母不愿意正视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的事实,子女要么在心理上还有对父母的依赖,要么对于离開父母有深深的内疚,于是继续做父母的“好孩子”。
事实上,小家庭中的问题,源于两个人的,或个性差异,或生活上的矛盾,但如果将大家庭中的其他人拉进来,就会让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甚至于衍生新的问题。
所以要理性面对生活的变化,接受分离的事实,才能维护夫妻、夫妻与父母之间的和谐相处。
【案例】
孩子变第一位让矛盾升级
“有孩子的家长,特别是女性,在孩子出生后,孩子就变成了序位中的第一位。”余宇说,她接触的很多离婚官司中,有一部分男性坦言出轨的原因,“觉得孩子出生后,自己被老婆忽略了”。

现场一位女性听众随即讲述了自己的困惑。“自从女儿出生以后,老公就嘲笑自己‘地位不保’。他说我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他说的也是事实,我买了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每天下班回来到晚上睡觉前都在陪孩子玩,每月消费先考虑孩子的教育支出,为了上公办幼儿园,我们全家搬出自己买的新房,租到了幼儿园旁边,我觉得我就一个想法,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
另一位听众则表示,他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他和妻子全心全意对孩子,结果孩子还不领情,还说“你们的爱让我觉得压力很大”。
【处方】
余宇:小家庭系统内部,先来后到法则
在小家庭的序位里,先来的比后来的有优先权。也就是说父母比孩子有优先权。如果关系倒错,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那名女性听众的问题就在于把女儿的地位优先于夫妻的关系,这也是当前很多独生子女父母共有的问题。只是在问题没有发生之前,夫妻双方很难意识到,其实他们这样的选择并非真是对孩子好。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关系的和谐往往比父母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家庭疏忽了夫妻关系的建设,把做好爸爸或者好妈妈优先于做好夫妻来考虑,最后结果是孩子会下意识地去帮助维系父母之间的关系。
所以小家庭内部的黄金法则是:夫妻要先成为好夫妻,之后他们才能成为好父母,那么孩子也才能成为真正幸福的孩子。
排好序位是和谐生活的关键
“按照上面的两个大原则,我们觉得在婚姻家庭中的正确排序应该首先把自己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自己的伴侣,再次是孩子,然后才是自己的父母,有人说这样排就是不孝顺长辈,其实不然,排序和孝顺并不冲突,第四位并不代表孝顺的程度要打折扣。事实上,这样的排序会让你和家人相处时,站在正确的位置处理家庭矛盾,如果排序打乱,很可能旧矛盾还没解决,新的矛盾又出现了。”讲座最后,余宇如是做结语:“排好爱的序位,是和谐生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