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现代标志设计中传统吉祥图案的设计文化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吉祥图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民族历史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传承与发扬它,不是对传统吉祥图案的直线性的继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求舍、传承中的扬弃,是在传统吉祥图案中融入现代设计意识的再创造。把传统吉祥图案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之中,必定会使其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更能体现其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精神。研究吉祥图案在当今标志设计中的影响力,强调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要与现代企业形象的核心标志设计有效融合,并广泛应用于商业活动之中,使中国传统文化更有效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一、前言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古代先民希翼生活美满幸福、专门为营造吉祥而创造的装饰艺术造型设计。它的形成不是一个偶然的艺术现象,是中华民间、民族艺术和民俗文化千百年来积淀的结果,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与创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民族历史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蕴藏在中华各民族的博大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得以传承的源泉。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现代标志设计是一种特殊文字或图像组成的具有象征性大众传播符号,它的基本功能是以图形传达信息,它的表现手段是利用图形、文字构成具体可见的象征性的视觉符号,借助精练的形象表达视觉符号中的内容、信息、观念,并借助人们对符号的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特定的信息,从而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作为沟通的媒介,现代标志设计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缩影,表达人类追求美好、祈求吉祥平安的目的。将传统吉祥图案结合到现代的标志设计中,是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的关键。近些年来,我国的标志设计呈现出积极而活跃的氛围。同时,现代标志设计也成为各设计院校或设计系所设立的一门重要设计课程。
  二、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一片广茂的田园,为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复杂转换,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时空中得以充分利用,仍需要艺术设计人员以其积极的人文精神做出化古为今的真诚努力。我们应该以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在现代标志设计与传统吉祥图案之间寻找新的设计文化得以确立的契机和途径。
  让传统吉祥图案成为我们进行现代标志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设计出焕发生命力的中国型的现代标志,这是所有从事设计人员都必须履行的职责。在现代设计领域中就有许多注重“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运用到现代设计中”的成功人士,例如中国大陆的韩美林和中国香港的靳埭强,都是国际艺术与设计界的知名人士。他们的名气,来源于他们的设计作品,而他们的设计作品,正是艺术与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艺术珍品。我们来看看他们设计的标志中是如何将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互相结合、互相融为一体的。
  靳埭强是一位敬业而又卓有成效的设计大师,他曾经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因为靳埭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1999年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及二十世纪杰出艺术家与设计师。都说靳埭强的艺术设计之路,就是今天中国艺术家与设计师努力追寻的现代艺术设计道路。靳埭强对自己的探索和成就是这样说的——我是一个很有艺术理想的设计师,我坚持让艺术、文化体现在我们的作品中。有了这样的坚持,才能把一件看似相互矛盾的东西(商业的要求和文化的要求是有矛盾的,艺术的要求和市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做成精品。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同时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我们知道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涓涓细流,靳埭强将传统吉祥图案元素衍生后,再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其中,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沿用传统吉祥图案的一个很好的典范,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是靳埭强现代设计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
  为了探索中国企业形象的路线,靳埭强提出建立“真、善、美”CI的主张。真、善、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东西,把它运用到中国企业形象设计当中,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一种完美结合。靳埭强在谈到他为中国银行进行标志设计的时,讲了如下一番CI设计感悟。他说: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真的形象,真的本质。企业形象必须符合企业的真实性格,绝对不能模仿抄袭,或照本全搬。CI工作者应了解企业,确定企业的文化,塑造出企业的真形象。二是善的理念,善的行为。企业必须有清晰完善的理想和目标,上下一心贯彻在对内对外的行为中,建立出类拔萃的形象。三是美的内在,美的外在。企业本身具备美的内质,是建立美的企业形象设计的基础。
  靳埭强的中国银行标志设计,正是这种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它有一个“真”的形象。一是原创——不抄袭、不模仿;二是识别——有个性、不雷同(靳埭强说:世界各地银行的标志意念与造型雷同者很多,中国银行标志与众不同,容易识别,显出独特的个性);三是份属——合身份、创文化(靳埭强说:中国银行的标志造型完满大方,符合国家专业银行的身份,更包含着中华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有一个“善”的行为。中国银行的理念一向是根据国家金融政策而确立,朝着国际化、集团化、企业化、现代化的方向,以新的姿态为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有一个“美”的形象。一是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靳埭强说:标志是由结了红绳的古钱启发出创意,钱孔与红绳构成了“中”字,现代的造型内涵着民族特色);二是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靳埭强说:以古钱为形象的标志,并非始于中国银行。最重要的是怎样将一个平凡的题材,赋予新的造型,表现创新的意念);三是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靳埭强在企业标志设计过程中,讲了一句至理名言——标志形象不是流行时装,追随潮流,人有我有的东西。我们之所以将这句话当作是一句至理名言,是因为这句话对我们的艺术设计有指导意义。
  同样,韩美林的艺术设计成功之路,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点。韩美林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他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设计的标志,只用简单的四笔,画出一只美丽、可爱,而又富贵的凤凰在空中翱翔。尽管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在艺术上不断创新,但韩美林却从不失去一个真正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使命感。他说,艺术强调个性、强调民族性和地域性,借鉴可以、取代不行。
  对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使韩美林的艺术创作走上了成功之路。他为中国北京申奥设计的会徽,就是一个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思想完美结合的经典设计。韩美林说:任何一个图案标志的设计,最关键就是简洁明快,干练易懂,还要有较深的内涵和不落俗套,这是摆在每个设计者面前的难题。北京申奥会徽标志的成功,正是这种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北京申奥标志是由奥运五环的蓝、黑、红、黄、绿这五种颜色组成的五角星形状,又以中国手工艺品的“盘长”方式相互环扣在一起,这就代表了华夏传统的“中国结”形象,还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整体图形又好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乃是中国古老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体现。虽然北京申奥成功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的成功,不能不说这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设计方案,发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作用。
  三、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传统吉祥图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而正是这支永不枯竭的细流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在今天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我们从近年来一些脍炙人口且深入民心的标志设计的佳作中,不难看到设计者是如何将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设计互相结合、互相融为一体的。
  我们从靳埭强的所有设计作品中,都能够感受到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这也正是他艺术设计成功之所在。如果说,靳埭强的成功,还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把传统文化融汇到现代设计当中去,使设计作品更具有文化气息,以此增强设计的感染力度。创造,是艺术设计永恒的主题,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艺术设计的生命力。创造是需要有底气的,这底气不是来源于抄袭——照抄照搬古人和洋人的东西,而是来源于文化与艺术的积累。这种积累,正是任何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身体力行、孜孜以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果。韩美林说: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中”和“洋”,中为主。一个艺术家,心里必须装着自己的民族,离开了自己的文化土壤,就不可能结出艺术之果。中国艺术需要前进,但前进需要一个起点,千万不能离开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中华民族。我们可以吸收国外的文化,但必须进行消化,把传统和现代意识进行完美的结合。他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民族的东西,就没有趣了。” 韩美林认为,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这个根就是中华民族之根,它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沉淀,深植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创作观。有根的艺术才能够枝繁叶茂日益强大,没有根的艺术最终不过是浮萍一叶,昙花一朵,经不起时间的雕琢。而艺术的根,是扎根在多姿多彩的生活当中的,扎根在我们本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因而,生活和民族性,是艺术创作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韩美林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是抚育每一个中华大地艺术家的母亲。韩美林认为,艺术要达到世界水平,就必须依靠民族传统加上现代意识。世界艺术的大同之日就是世界艺术的末日到来之时。在吸收中西方艺术传统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摆正两者的位置。中洋结合,以中为主;古今结合,以今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这不是保守,也不是僵化,而是一个很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四、结语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历史悠久,风格古朴,典雅秀丽,是数千年来世世代代的能工巧匠们千锤百炼而创造的,无论是反映社会生活还是设想虚构,均可将物象本身的美和人们进行艺术加工的情感的美融为一炉,从而演变成象征特定时代精神的艺术产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只有在理解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内涵的基础上,在标志设计中融入传统吉祥图案,不仅是将本土文化自我延续,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在全球美国化的今天,我们许多标志设计工作者也在以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中国的现代标志设计,探索着,开掘着。这样才能将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国际审美意识相结合,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使我们创造出既与国际设计精神相接轨,又富于民族特色和风格的现代标志设计作品,才能找到具备我们独具特色的现代设计,才能使中国的本土文化立足于今日多元化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元清.现代设计中的吉祥图案[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2]赵希岗.现代图形设计与传统图案[J].装饰,2003(04) .
  [3]李立新.中国工艺美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工艺美术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艺术百家,2008(4).
  [4](英)阿奇博尔德·H·克里斯蒂著.图案设计形式装饰研究导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李大伟.小议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1).
  [6](日)青木正夫.图案设计构成研究[M].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6).
  注:本文为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09年青年基金“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课题的论文,课题编号:2917402。
  (作者简介:吕 艳,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图形与图案的设计与教育。)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电能输送的经济性、分配的合理性和使用的安全性,都需要采用电力变压器,因此电力变压器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220kV的变电站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
在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的新时代,企业应适时构建起高效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及退出机制,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实现更
患者男,45岁,因呕血170()m,黑便400nd于1998·IO·闯入院.既往无反酸,暖气,胃痛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3C,脉率100次份,血压if/gfora,面色苍白,贫血外观.腹手软,腹壁无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肿大,红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胺碘酮急诊救治的59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用药前后各指标的
摘 要:消防设备配电在具体电气设计中做法很多,笔者在实际工程设计方案及图纸审查中发现一些基本的概念存在诸多异见,或對一些基本的设计问题不重视,存在一些理解的误区。本文就这些问题结合规范进行梳理,并就一些没有形成概念或有异议的问题提出看法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消防配电设计;问题;电气设计  1 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人民群众日
汽车驾驶操作技能具体而言,即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据实际而言,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遭遇各种各样的路况是不可避免的.正因如此,教练在汽车驾
针对目前化工行业安全管理不健全不到位的现状,提出将PDCA与企业安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根据行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分析,运用PDCA循环四步骤,实施于全过程管理。每
摘要:二十世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以及中国国内的军阀论战、自然灾害等,使中国的乡村遭受巨大破坏,社会上掀起乡村建设的风潮,梁漱溟就是其中代表之一。梁漱溟试图通过改造乡村来改变中国社会,以期达到救国。本文拟从梁漱溟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其个人成长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中国传统文化;乡村建设思想  中图分类号
本刊讯(通讯员 苏美芬) 2012年1月10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南宁饭店举办厅离退休人员迎春茶话会。厅黨组书记、厅长蒋明红,副厅长沈德海、于祖毅、雷震、刘建宏、王忠平,纪检组组长兰利娥,副巡视员陈天生、童俊、韦宝剑等领导出席茶话会。  茶话会上,厅党组书记、厅长蒋明红通报了2011年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并代表厅党组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老同志长期以来对人力
期刊
反思近来引起热议的经典作品删替现象,可看到经典作品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而多元解读是经典作品教学的破冰之道,要更好地实现经典作品教学的功能和意义,需要多元化解读,确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