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潜行渗透战术攻略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密详细的潜行渗透计划
  
  由于潜行渗透一般都是在敌人严密设防区域进行的,因而执行任务的特种兵时刻都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下,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敌人发现。因此在执行任务中,要制定周密详细的潜行渗透计划,避免与敌直接遭遇。
  拟制潜行渗透计划,要尽可能避开人们普遍出行的路线,比如山脊、山谷等,转而选择隐蔽性较好的崎岖小道和被敌人认为没有军事价值的地方,比如沼泽地和树木茂密的山坡,在这样的环境,即便被敌人发现了,也能很好进行隐蔽或撤离。
  当然,制定潜行渗透计划并不只是选择恰当的行动路线那么简单,其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而且实施计划更是重中之重。计划实施之前,应充分掌握潜行渗透基本战术,并模拟实战演练等等。对潜行渗透战术的掌握包括各种战术动作(低姿匍匐、高姿匍匐、侧身匍匐、突然跃进)的运用以及面临不同情况的潜行方法等。此外,特种兵还必须学会利用地形、地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如树木、树叶、土堆、沙包等都是天然的防护屏障。在潜行渗透计划中,要尽可能标示出行进路线上能够利用的掩护物,尤其在需要频繁停留的地段上,一定要寻找一些掩护物来隐蔽自己。一般情况下,树木是最常用的掩护物,对树木的利用最好占据敌人可能出现的相反一侧;平原地潜行时,要占据敌人本能移动路线的相反方向;夏秋季节树叶茂密,不同类型树枝、树叶及其他地物会对人的视觉造成不同的影像,特种兵要学会正确评估不同地形、地物对敌我双方行动利与弊的方法;冬、春季节可能没有树木可利用,就要选择潜行路线上的土丘、坟包、蚁堆、人工建筑等天然或人工屏障作为潜行渗透路线上的掩护物。
  制定周密的计划并成功完成潜行渗透的例子较多。就拿最近的战例来说,从今年3月份开始,法、英、美等西方大国以保护平民为由,发动了旨在打击卡扎菲政权的空袭行动,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乘机占领了班加西等多个重镇。在卡扎菲的正规军难以收复失地的情况下,3月20日忠于卡扎菲的“女子特种兵敢死队员”对占领班加西的反政府武装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潜行渗透行动。“女子特种兵敢死队员”事先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潜行渗透计划,行动中她们以女性特殊的身份,乔装改扮,混杂在逃难的民众中隐蔽潜行,而后瞒天过海地进入到反政府武装设在班加西的指挥机关附近,并向反政府武装总指挥部发起突袭,取得了连正规军都难以达到的震撼效果。
  
  灵活多变的潜行渗透手段
  
  潜行渗透是一种悄然无息的渗透侦察,执行任务的特种兵处于弱势地位,于是“行动耐心和无声息”就成为能否完成潜行渗透任务的至关因素。
  “耐心”对潜行渗透的影响非常重要。特种兵必须学会放慢速度,因为在危机四伏的野外,只有不产生任何声音,才能避开敌人的监视,躲过敌人的搜查,否则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比如:平时一个人走500m的路程大约需要5分钟,而对于执行潜行渗透任务的特种兵来说,则可能需要几个小时。这是因为特种兵的精力都集中到了对敌方目标的搜寻上,走出的每一步都要进行提前计划,抬腿和落脚之间都要高度警惕、仔细观察、认真搜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当走到可疑地段或遇到复杂地理环境时,更应仔细观察并静心聆听,确定一下有无敌人的埋伏。
  特种兵在行动中还要做到“无声息”。潜行一般是在交替掩护下进行,特种兵之间最忌讳的是用口语低声交谈,手语则是最好的交流工具。因为手语具有隐蔽灵活、意图明确、反应快捷的特点,使用中无需依靠任何通信设备,不会产生任何声响,更不会像无线电通讯那样容易被窃听或干扰。再者,手语的发出和接收同时进行,不存在时间延误。手语的方式、内容可以根据执行任务的需要提前约定,即使被敌方发现,也不会明白其包含的意思,不能进行有针对性地干扰或利用。经过严格训练的特种兵,在举手投足中都可以相互传达信息。
  据资料,忠于卡扎菲的“女子特种兵敢死队”队长莎菲娥经常把队员拉到野外进行类似实战的潜行训练,要求队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战术形势和可利用的地物实施隐蔽潜行和伏击。莎菲娥的培养目标是使队员个个都成为“北非鳄鱼”,莎菲娥向队员解释说:通常情况下,鳄鱼都会在水下隐蔽潜行,同时不时地将眼睛露出水面,观察有没有值得捕获的食物,当发现猎物时,鳄鱼就会无声无息地接近目标,在猎物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其捕获,而后借着波浪的掩护溜之大吉。
  
  细致入微的潜行渗透观察法
  
  从观察中确认目标的类型和数量是特种兵潜行渗透的主要任务,如果不能发现并确认目标,就谈不上潜行渗透。比方说,让一个人从一堆红苹果中选出一个颜色差异很大的黄色桔子,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特种兵要做的是,从颜色相近的一堆东西中挑选出经过精心伪装的物体,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特种兵需要掌握哪些观察技法呢?第一,观察者视觉的移动速度要足够慢,这样才会有所发现。因为当视线停留在事物上的时间足够长时,人脑才会真正确认某物,如果人头转动过快,那么观察者通过眼睛看到的只有模糊场景。一般规律是,当潜在目标较小或较远时,人眼移动的速度就应当适当放慢。第二,观察者首先要明确自己所要搜寻的目标,这样才可能发现目标。一些没有经验的特种侦察兵通常认为所要搜寻的目标是扛着武器、身着制服的整个人,但在实战中这种目标也许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暴露的迹象判断目标,这个迹象可能是敌人的脚印,也可能是敌人的伪装帽、望远镜或步枪的枪口。如果从一开始就想找全身暴露的敌人,那么就会忽略搜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微的目标线索,所以特种侦察兵必须熟悉敌人的着装颜色、武器类型,甚至敌人所携带的水壶或头盔的形状,这样才能从与周围环境的外形比较中区分判断。第三,要有足够的自控力,做到细致与耐心。特种兵可能在几天的时间里都一无所获,也有可能迅速就发现诸多目标,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反应应该是相同的,就是说要有自控力,细致和耐心意味着自律。潜行中,当特种侦察兵从一个位置发现某个目标后,千万不要开火射击,只要确认目标没有被惊动时,就应该搜寻下一个目标,不厌其烦地反复搜索同样区域,并尽量发现关键之处,用耐心和细致了解、判断并等待敌人的出现。第四,敌人运动或占据的位置通常是有规律可循的。作为特种侦察兵,事先需要了解敌人的战术特点,应能较好地预测敌人在作战行动中的隐蔽位置。
  仍以忠于卡扎菲的“女子特种兵敢死队员”为例,说明潜行观察的技巧。卡扎菲是一个比较另类的人,别人骑马,他骑骆驼,即使是出国访问时他也要住帐篷。这样一来,担任警卫工作的女子敢死队员的任务就更加艰巨。她们必须时刻在卡扎菲所住帐篷外活动,而且队员所穿着的服装色彩要与周围环境相似,以便能达到隐蔽行踪的效果。 为此,队长莎菲娥要求队员们必须对色彩、条纹、树枝形状、景深有所了解。在实施野外训练时,莎菲娥让每一名队员都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细致观察,视环境不同分别伪装,比如:针叶松具有不同于其他植被的条纹和景深;枯草的落叶具有独特的图案和色彩;野草以堆状成垂直分布;树叶的深色一面向阳,而浅色一面朝向地面。通过对动植物的分辨,女子敢死队员们自然就学会了随着周围环境的变迁而改变伪装方式,能够把自身伪装并隐身于周围环境。虽然世界上不存在可以完全隐身的伪装术,但是,实施战术式的伪装非常有必要,它可以大幅度减少己方被发现而又能发现敌人的可能性。
  
  合理运用潜行渗透观察器材
  
  特种侦察兵潜行渗透的重要任务,是用目力或借助光学器材对敌人进行监视和观察,以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在实际作战行动中,敌人不会暴露出过多的目标,因此特种侦察兵在许多情况下必须使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综合各种信息,进而能准确辨认出被观察的目标及种类。
  特种侦察兵实施潜行渗透时,最常用的是以人的裸眼观察和发现敌方目标。以裸眼观察目标的优点:一是视场广,观察范围大约150°;二是对运动的事物极为敏感,可以观察到400m距离内敌人的任何轻微移动或动作。据测试:人眼每秒钟可以处理60个不同影像,被人眼慢慢扫描过的目标,大脑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加以分析和辨认。所以,裸眼观察是特种侦察兵执行潜行渗透任务时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观察手段。但是,裸眼观察也存在明显不足之处:一是目视距离有限,观察远处目标,视物不清晰;二是裸眼易受眩光的干扰,在光线较强的环境里,瞳孔会自动缩小,使得靠近光源的事物难以分辨;三是裸眼观察时间过长时,会出现视觉疲劳,进而影响观察效果;四是裸眼在黑暗或微光条件下,难以准确观察到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微型双目镜、望远镜等光学器材。光学器材能够有效填补裸眼观察存在的不足,比如当某特种兵在1 000m距离上仅能看到一栋民房时,借助望远镜的帮助就可以看到民房内人员目标的活动情况。当然,光学器材也有视场(界)太窄的缺陷。因而,特种侦察兵在执行潜行渗透任务过程中,要学会把裸眼观察和光学器材观察有机结合起来,取各自之长,才能达到对目标发现及确认的最佳效果。
  特种兵以目力或借助光学器材对敌人进行观察时,应注意掌握以下三条原则:一是特种侦察兵之间不应同时使用同种类型的光学器材,所使用的光学器材要在观察性能上互补。就是说,当一名特种侦察兵队员用裸眼进行观察时,另一个要使用望远镜观察区域;或者是当一队员使用望远镜观察时,另一队员就以枪瞄镜进行观察。惟有多种观察手段相结合,才能达到放大倍率和视场之间的互补。二是掌握好观察的顺序。特种兵到达一个观察位置后,要先以裸眼进行观察,当观察距离超过目力的观察范围时,尽量使用视场较大的光学器材。一旦发现有重要价值的观察目标后,为进一步对目标进行确认,再使用小视场、大倍率的光学器材。三是特种侦察兵不易长时间使用枪瞄镜进行观察。虽然现代步枪大都加装有白光或微光瞄准镜,有效增加了观察距离和对目标观察的清晰度。但是,使用枪瞄镜观察时不仅视场小,而且易导致眼睛疲劳。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其他光学器材发现目标后,才可以通过枪瞄镜对目标实施进一步观察或监视,或执行射击任务。
  
  编辑/郑双雁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有关心肌炎方面某些有争议的问题。 This article addresses some of the controversial issues with myocarditis.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好发于中小动静脉,其管壁病变伴有管腔内血栓形成,数十年来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进展,近年来有直接溶栓的报道.我院自今年初采用介
根据国家及上海的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教学的要求,本文以上海牛津教材8A Unit 4的阅读教学为例,以阅读材料的文体属性、内容特点及学生的水平为依据,选择词义猜测
【摘 要】 科学有效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符合"寓教于乐"的理念,尊重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新课程教育教学要求,本文分别阐释游戏和教育的概念,分析游戏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关系,探讨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且提出运用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有利于增强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游戏 兴趣  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义
随着电厂全方位自动化控制方向的发展,对辅助车间的自动化控制有了迫切要求。文章针对湛江电力有限公司灰渣泵房控制系统由常规仪器仪表监控改造为ControlLogixPLC系统,实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 要】 为了贯彻实施“寓教于乐”这一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情感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激发起健康积极的情感效应,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情感效应 分析   情感效应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不同情绪给课堂带来不同的影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涌现出许多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取得显著的效果。在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提升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在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以及指导策略。  【关键词】 英语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操作指导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在我国发展并广泛应用到教育事业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
【摘 要】 一堂课的结尾犹如一曲动人乐章的尾声,设计巧妙、别开生面,往往可以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注重课堂结尾艺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巩固知识,理清脉络重点,而且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给人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英语听说课的课堂结尾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听说课 课堂结尾 结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