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大学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终身体育”观念开始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逐步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大学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对来自青海牧区和半农半牧地区的藏族大学生而言,这个时期体育教育进行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也对其走向社会后的终身体育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How develop to hide the clan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life long the athletics consciousness
Cai Cheng-liang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ports reform in university, the idea of“lifetime sports” begins gradually to be accept by the physical educator and applies to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of sports. The period of university for students is very important period when their physical growth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s are gradually developing and also w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lifetime sports ”is training for students. However ,for Tibetan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coming from pastoral area and semi﹣agricultural area in Qinghai province, how to improve their sports activities in this period, i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ir formations in sports value and movement customs, So far as to influence on their “lifetime sports ”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Tibetan student in universitieslifetime sports consciousness tinyexplore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开展的需要。大学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一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更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学与用的衔接点。大学生正处在身心逐渐成熟时期,是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大学生进一步完善体质、发展体能、形成对终身体育理性认识的最重要阶段。大学体育教育突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新一代跨世纪人才的质量问题,意义深远。因此,作为一名民族高校(藏族学生占学院学生总人数的94.2%)的体育教师,培养在校藏族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不揣浅陋,就如何激发藏族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藏族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1.对运动参与的满足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前提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和组织。由于我院的藏族大学生基本上来自偏远的、经济落后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文化基础底子薄,知识结构水平相对较差,入校后学习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大。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为爱玩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加上来自牧区和农牧区的藏族大学生从小就有帮助家人干家务琐事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了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思想品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让他们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他们以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更大得乐趣和参与的满足感,如何将他们在文化课中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这些环节中更有必要加强的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实践教学的准备活动或放松活动中组织他们跳藏民族非常喜爱的“锅庄”舞。在理论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让他们观赏一些高水平的“篮球”、“足球”比赛或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如“射箭”、“骑马射箭”、“赛牦牛”等。观看体育比赛会让他们精力集中、欣喜若狂,参与到比赛所带来的快乐中。另外,还可以让他们进行本民族特有的“藏棋”比赛,一切均发自自愿,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实现情感与运动的交融,产生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在课外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多增设一些比赛氛围浓厚的体育项目,比如:藏族喜爱的“拔河”、“大象拔河”、“锅庄”舞等藏民族传统体育健身运动以及藏民族喜爱的“篮球”、“足球”、“健美操”等现代体育健身运动。让藏族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如果体育教师能使他们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包括藏民族传统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他们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在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他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他们运动的乐园。这样,他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的教学要求和体育规范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2.科学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
培养藏族大学生科学的自我锻炼能力,是他们走向健康人生的重要途径,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提高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自我锻炼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应该坚持全面培养他们科学的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科学的自我锻炼能力,就必须遵循经常性原则、适量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和因人制宜原则,并将这些原则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首先让每一个学生明白体育与智育的辩证统一关系,体育活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心脏的功能,改善大脑的供氧情况,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让他们每天坚持参加一定时间的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让他们学会放松,学会学习。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兴趣,让他们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运动兴趣,促进他们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第三,由于男、女之间有较大生理、心理上的差别,运动锻炼中必须要区别对待,对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可用较大的运动负荷,并在严密保护下进行复杂的运动技能训练;身体较弱的学生宜作简单且易于掌握的动作;第四,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他们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使他们将自我锻炼变成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健康发展。这将对他们参与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的体育目标。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增加了新的亮点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教学中,教师在利用和继承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充分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地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育教学现代化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让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讲解示范,选取优秀运动员的示范动作,切换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演示一般运动员容易出现的错误,让他们更加直观地认识这一技术动作,从而有利于他们在实践中加以模仿、改正。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在理论课教学中还可以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教学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将学生喜欢的一些项目的规则、比赛方法、基本知识和信息及时传播给他们,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发挥其整体功能。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呈现出多样性。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培养、激发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由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使他们更加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4.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保障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无论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体育知识如何广博,他都不可能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由于学生成长环境和个体性差异较大,他们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也各有不同。如:他们中有的喜欢篮球;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健美操;有的喜欢当裁判;有的喜欢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由于体育知识欠缺,看不懂有些比赛等等一系列问题,他们自然而然地来找体育老师来帮助。这样,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很关键。虽然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容易给予解答,但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准确解答。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对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学习也要拿出“终身体育”的意识,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体育科研的前沿,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进行自我身体锻炼。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递给他们,把最高水平的技能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浓郁的体育氛围,进而产生极大的兴趣,赢得他们的信任、欢迎。同时,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改进、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进入课堂,不断地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潜力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最佳创造能力,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这样,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从藏族大学生思想认识入手,培养和发展他们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使他们在大学生时期,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是有“一技之长”可以进行终生体育锻炼,让他们认识到体育的作用和价值,能自觉感受到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健康的体魄。大学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它不仅是为他们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体育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 朱世奎.青海风俗简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刘清黎.体育与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常乃军.大学体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张薇、董金果.高校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内蒙古赤峰学院学报,2006,(8)
[6] 林诗娟.论终身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How develop to hide the clan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life long the athletics consciousness
Cai Cheng-liang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ports reform in university, the idea of“lifetime sports” begins gradually to be accept by the physical educator and applies to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of sports. The period of university for students is very important period when their physical growth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s are gradually developing and also w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lifetime sports ”is training for students. However ,for Tibetan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coming from pastoral area and semi﹣agricultural area in Qinghai province, how to improve their sports activities in this period, i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ir formations in sports value and movement customs, So far as to influence on their “lifetime sports ”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Tibetan student in universitieslifetime sports consciousness tinyexplore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开展的需要。大学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一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更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学与用的衔接点。大学生正处在身心逐渐成熟时期,是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大学生进一步完善体质、发展体能、形成对终身体育理性认识的最重要阶段。大学体育教育突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新一代跨世纪人才的质量问题,意义深远。因此,作为一名民族高校(藏族学生占学院学生总人数的94.2%)的体育教师,培养在校藏族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不揣浅陋,就如何激发藏族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藏族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1.对运动参与的满足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前提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和组织。由于我院的藏族大学生基本上来自偏远的、经济落后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文化基础底子薄,知识结构水平相对较差,入校后学习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大。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为爱玩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加上来自牧区和农牧区的藏族大学生从小就有帮助家人干家务琐事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了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的良好思想品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让他们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他们以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更大得乐趣和参与的满足感,如何将他们在文化课中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这些环节中更有必要加强的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实践教学的准备活动或放松活动中组织他们跳藏民族非常喜爱的“锅庄”舞。在理论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让他们观赏一些高水平的“篮球”、“足球”比赛或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如“射箭”、“骑马射箭”、“赛牦牛”等。观看体育比赛会让他们精力集中、欣喜若狂,参与到比赛所带来的快乐中。另外,还可以让他们进行本民族特有的“藏棋”比赛,一切均发自自愿,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实现情感与运动的交融,产生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在课外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多增设一些比赛氛围浓厚的体育项目,比如:藏族喜爱的“拔河”、“大象拔河”、“锅庄”舞等藏民族传统体育健身运动以及藏民族喜爱的“篮球”、“足球”、“健美操”等现代体育健身运动。让藏族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如果体育教师能使他们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包括藏民族传统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他们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在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他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他们运动的乐园。这样,他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的教学要求和体育规范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2.科学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
培养藏族大学生科学的自我锻炼能力,是他们走向健康人生的重要途径,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提高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自我锻炼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应该坚持全面培养他们科学的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科学的自我锻炼能力,就必须遵循经常性原则、适量性原则、健康性原则和因人制宜原则,并将这些原则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首先让每一个学生明白体育与智育的辩证统一关系,体育活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心脏的功能,改善大脑的供氧情况,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让他们每天坚持参加一定时间的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让他们学会放松,学会学习。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兴趣,让他们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运动兴趣,促进他们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第三,由于男、女之间有较大生理、心理上的差别,运动锻炼中必须要区别对待,对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可用较大的运动负荷,并在严密保护下进行复杂的运动技能训练;身体较弱的学生宜作简单且易于掌握的动作;第四,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他们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使他们将自我锻炼变成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健康发展。这将对他们参与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的体育目标。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增加了新的亮点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教学中,教师在利用和继承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外,还必须充分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地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育教学现代化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让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讲解示范,选取优秀运动员的示范动作,切换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演示一般运动员容易出现的错误,让他们更加直观地认识这一技术动作,从而有利于他们在实践中加以模仿、改正。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在理论课教学中还可以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教学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将学生喜欢的一些项目的规则、比赛方法、基本知识和信息及时传播给他们,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发挥其整体功能。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呈现出多样性。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培养、激发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由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使他们更加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4.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保障
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无论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体育知识如何广博,他都不可能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由于学生成长环境和个体性差异较大,他们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也各有不同。如:他们中有的喜欢篮球;有的喜欢足球;有的喜欢健美操;有的喜欢当裁判;有的喜欢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由于体育知识欠缺,看不懂有些比赛等等一系列问题,他们自然而然地来找体育老师来帮助。这样,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很关键。虽然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容易给予解答,但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准确解答。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对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学习也要拿出“终身体育”的意识,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体育科研的前沿,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进行自我身体锻炼。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递给他们,把最高水平的技能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浓郁的体育氛围,进而产生极大的兴趣,赢得他们的信任、欢迎。同时,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改进、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进入课堂,不断地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对自己的创造潜力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开发,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最佳创造能力,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这样,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从藏族大学生思想认识入手,培养和发展他们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使他们在大学生时期,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更重要是有“一技之长”可以进行终生体育锻炼,让他们认识到体育的作用和价值,能自觉感受到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健康的体魄。大学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它不仅是为他们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体育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 朱世奎.青海风俗简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刘清黎.体育与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常乃军.大学体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张薇、董金果.高校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内蒙古赤峰学院学报,2006,(8)
[6] 林诗娟.论终身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