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化学课程如何恰当穿插禁毒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l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吸毒群体不再集中在低文化层次和无业青年,而是逐步向演员、大学生、公务员等社会阶层扩散。毒品对“未来”和“精英”的渗透和侵蚀令人切齿。国家禁毒委员会指出,当前,高校应当切实加强禁毒宣传和教育工作,尤其是医学院校尤其重要。我们认为,把禁毒教育知识恰当穿插于化学课程中,有利于提高化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而用化学教学的方式开展禁毒教育,有利于提高禁毒宣传的知识性和权威性。
  【关键词】化学课程 医学院校 禁毒教育 吸毒危害 禁毒方式
  
  一、引言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
  吸毒是采取各种方式(主要有静脉注射、肌肉或皮下注射、通过呼吸道途径吸食),反复大量地使用一些具有依赖性潜力的物质,包括精神类和麻醉类药品。
  吸毒人数居高不下,并且群体逐渐向素质阶层扩散。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国际国内毒品渗透加剧;二是新兴毒品日趋增多;三是贩毒活动日趋组织化;四是非法种植罂粟问题屡禁不止;五是滥用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问题依然严重。
  
  二、对大学生开展禁毒宣传的必要性
  
  1.高校是禁毒宣传的主阵地
  公安部和中国禁毒委员会规定,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系统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地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对毒品的抵御能力。
  
  2.医学院校是高校禁毒宣传的排头兵
  毒品与药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毒品可来源于麻醉药品而又不同于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是最典型的具有“双刃剑”特点的药物。因此,医学生更应该深入、系统地了解毒品知识,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条例。
  
  3.医学院校的禁毒宣传有利于禁毒知识的普及
  医学生今后承担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责任外,还有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的责任。让医学生具备防毒禁毒知识有利于防毒禁毒知识的普及。
  
  三、化学课程与禁毒宣传相结合的优越性
  
  为什么在众多的医学课程中选择化学课程进行防毒禁毒宣传呢?
  
  1.化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
  我们的化学课程有《医学有机化学》、《医学基础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同时,本课程面向的学生多,涵盖临床、护理、口腔、预防、检验、药学等几乎所有的医学和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正由于具备宣传所需要的广泛性,所以比其他的课程甚至是医学专业课程更能起到宣传的效果。
  
  2.医学化学课程与防毒禁毒宣传结合相得益彰
  (1)有利于提高化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把禁毒教育恰当穿插于化学课程中,有利于提高化学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如在胺和生物碱章节结合讲解冰毒、摇头丸、k粉;在课堂气氛沉闷时,恰当穿插禁毒形势和禁毒方法;在分析化学课堂上讲讲如何进行毒品检测。
  
  (2)有利于提高禁毒宣传的知识性和权威性
  《医学有机化学》、《医学基础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专业知识本身就和毒品检测、毒品性质、毒品的分子结构等知识密切相关,有利于增强宣传的知识性和權威性。
  
  四、如何在化学课程中穿插防毒禁毒宣传
  
  1.结合医学化学教学,认识毒品的多重危害性
  首先,是对身体的伤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毒性作用。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会引起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如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由于长期吸毒后,身体对毒品的依赖性,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就会产生戒断反应,甚至引起死亡或各种并发症。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其次,吸毒对社会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家庭的危害。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首先,吸毒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2.结合医学化学教学,宣传如何预防毒品
  
  (1)保持心理防线,切记不要盲从。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他们吸得,我为什么吸不得。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产生尝试毒品的念头,提高警惕,抵御诱惑。
  (2)培养不吸烟的良好习惯,杜绝不良嗜好。对于没有鉴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从吸烟到吸毒只有一步之遥,曾有戒毒专家警告说:“吸烟是吸毒者的预备军”。
  (3)慎重交友,杜绝攀比和赶时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多吸毒青少年都是基于从众心理或迫于伙伴压力而染上毒瘾的。有些青少年在自觉不自觉地不想“丢面子”中,毒品就可能经缠上了你。谨慎交友不与吸烟、吸毒者为伍。同时,还要克服攀比和赶时髦心理。
  (4)正确面对挫折。每一个人都应成为生活的强者,以理智、健康、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把挫折当成新的征程和垫脚石,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要自暴自弃,沾染毒品。
  
  3.结合医学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戒毒方法指导
  首先,介绍四种常见的戒毒方法。
  (1)家庭戒毒。在公安部门的监督下,在卫生医疗部门指导下,由家庭监护有吸毒行为的成员在家进行戒毒的一种模式。对象一般是初吸者;其次,戒毒后需要巩固戒毒成果的吸毒者。
  (2)自愿戒毒。是指吸毒人员自愿到社会上开设的戒毒所戒除毒瘾,自愿戒毒的时限一般为10~20天。
  (3)强制戒毒。强制吸毒人员在戒毒所内戒除毒瘾。强制戒毒时限一般为3~6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时间。
  (4)劳教戒毒。对“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
  其次,谈谈戒毒成功的标准。
  在许多人看来,戒毒成功与否,是以吸毒者是否复吸为标准来衡量的。事实上,成功的戒毒往往要经历一个脱毒、复吸、再脱毒、再复吸交替反复的过程,最终完全康复。因此,欧美国家流行的戒毒成功标准是吸毒者经过治疗后能承担一个正常人的社会职能,而不是以是否复吸为标准。
  
  4.结合医学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用药指导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卫生部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瘾癖的药品、药用原植物及其制剂,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进行管制。
其他文献
脓毒症sepsis;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脓毒性脑病septic encephalopathy,SE;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
介绍了对电子技术传统实验教学的改革,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卖验。培养并训练学生的综合设计水平,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的:用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组、小剂量STZ组和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组,每10 d测定大鼠血浆
观察使用密闭湿性胶原膜敷料对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后切口愈合、疤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施行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密闭湿性胶原膜
[摘要] 当前,独立学院教材建设工作相对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大批教材的内容、体系、结构不适应新的教学需要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此,笔者就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与体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教材建设 现状 问题    我国独立学院作为民办高等学校,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国家培养
目的:探讨B超定位胆囊穿刺造瘘术对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2003—08~2006—08我科以B超定位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的78例高龄(≥70岁)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入院
文中阐述了建筑工程实验室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筑工程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为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本文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大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进行了深入的研
目的:研究P53、MV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P5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目前职业院校比较推崇的教学方法。本文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施过程以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收到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