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历史的后现代处境——论赫勒《碎片化的历史哲学》中的隐喻及意义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piaos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赫勒的《碎片化的历史哲学》一书表达了她在宏大叙事破灭之后的历史哲学思考。她在书中大量采用隐喻方法,以“非理论”的方式表达了人在偶然性处境下的历史抉择。她破除了形而上学的迷思,反对把历史看作是同质化的、理性化的。她的历史哲学的目标之一是在后现代情境下建立一个微观的“文化乌托邦”,力图达到乌托邦与偶然性的共存。赫勒的历史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延续了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精神,表现出对人的命运的关注、对异化的反抗、对现代意识形态的批判。它呼应了20世纪历史哲学理论从宏观走向微观的潮流,代表着马克思主
其他文献
本文从湖北省蛋鸡生产面临的形势出发,提出加强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加快蛋鸡养殖新技术创新应用,推进新型饲料资源开发等措施,在确保种源、原料、产品、环境安全的基础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