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来源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e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给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留下了许多负面影响。提高对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入手,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群体性突发事件 成因
  1 引言
  高校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和参加校园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由于人员高度集聚,在某些不良诱因的影响下,容易致使众多的成员卷入,发生去个性化和从众现象,爆发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高校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管理者不得不面临的难题之一。从理论上加强对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深入研究,从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验证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具体诱因事件下突然引发的,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临时聚集的群体,通过某种形式表达权益申诉及情绪发泄,从而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管理带来冲击的群体失范行为。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群架、集体起哄、散布谣言;在公寓大喊大叫、敲脸盆、摔热水瓶、扔东西等。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突然发生,成员联动迅速;第二,破坏性强,消极影响持久;第三,参与人员同质性较高;第四,网络渗透力强,常借助于网络媒介;第五,行为过激,且持续时间短。
  3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属于集群行为的范畴。关于集群行为的成因及条件研究,最著名的是斯米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斯米尔赛认为,集群行为实质上是由于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努力。他详细阐述了导致集群行为发生的六个充要条件:(1)环境条件,容易产生集群行为的外在环境;(2)结构性压力;(3)诱发因素,集群行为的出现需要一个“导火索”;(4)行动动员,群体领袖人物或鼓动者的鼓励和口号,标志着集群行为的开始;(5)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6)社会控制机制,集群行为最后是否产生还要取决于社会控制的成败。在具体的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3.1 宏观层面
  3.1.1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因素是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在便捷迅速的媒介传播下,许多社会问题会引起大学生关注,使他们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从而对其思想、情感认同、价值取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容易使他们产生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意愿。
  3.1.2 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
  许多高校周边环境复杂,交通混乱、娱乐场所林立、买卖无序,社会闲杂人员流动性大,学生与社会闲杂人员容易发生个体冲突,往往容易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导致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1.3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影响
  在高校中,有时会发生一些突发自然灾害或安全事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好此类事件,容易以此为诱发因素,引发二次事故,发生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3.2 中观层面
  3.2.1 高校管理方面的问题
  许多高校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不断地整合,致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大,学校资源相对短缺,导致高校的供给和學生需求之间出现矛盾,进而导致管理的复杂化、师生关系不断疏远。如果一些高校存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就非常容易引发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3.2.2 师生的信任危机
  目前,部分高校老师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作用出现了弱化现象,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师生产生了信任危机。另外,部分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态度、工作技能有所欠缺,影响了学生的利益和诉求,导致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下降。
  3.3 微观层面
  3.3.1 大学生个体心理和生理特点
  大学生拥有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远大的理想,但其情绪化严重,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他们虽拥有较大的信息量和理论知识基础,但阅历尚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完全树立,容易走极端路线。面对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很容易闹情绪,不能全面看待问题,容易卷入大学生群体性突发群体事件中。此外,他们面临学业、就业、生存、经济以及情感等多重压力,群体性突发事件也可以暂时释放他们的压力。
  3.3.2 群体和个体的互动
  高校大学生有着相似的生活空间、年龄、兴趣爱好、思维和行为方式,他们是社会结构中最敏感、最易动、最活跃和最不稳定的特殊群体,易于发生群体性事件。在具体的事件中,个体往往会产生紧张和恐惧而一时间不知所措,然而环境的压力又强迫个体必须做出迅速反应。此时,他人的行为就会形成一种暗示力量被个体不自觉地接受和效仿,使他们产生一些不适应行为。
  4 小结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在我国高校改革步伐不断加大,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化阶段的背景下,各种结构性矛盾在高校这个特殊场所内凸显的结果。它会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以教育引导为基础,提前做好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武助.论防范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J].理论学报,2004(8)[2]郁恒毅,壬健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驶处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ll(5).
  [3]董丁戈等.青年学生群体性行为倾向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院校的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艺术类大学生的班级管理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本文通过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特色班级建设的情况、具体操作方法、建设特点等方面的介绍,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班级管理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 特色班级 实践 理论  高等院校的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对
期刊
摘要:通过对恐惧的定义及其行为表现的回顾,探讨杏仁核在恐惧情绪中的机制及作用。发现杏仁核的主要功能是对可引发情绪的信息进行快速加工。杏仁核损伤者无法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也许是因为他们尚不能充分地理解情景,从而感受不到情绪。  关键词:恐惧 杏仁核  1 恐惧的相关概念  1.1 对恐惧的定义  恐惧作为最典型的情绪之一,其定义相对于其他的情绪可以被更好地把握,研究者可以轻易地将其定义为对危险情境的反
期刊
摘要:为了考察云南省小学生亲子关系的现状,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昆明、丽江地区的小学生共573名进行亲子关系调查。结果发现云南省小学生亲子关系总体在城乡、年级、民族上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家庭结构、独生子女与否上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 亲子关系  1 前言  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自20世紀4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就掀起了对亲子关系研究
期刊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及访谈法对昆明市某中学随机抽取的初二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二学生自我中心的特点表现明显,大部分初二学生都对自己非常肯定并对自己有较高的期待,初中生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表现较为突出,且不同班级的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存在着一些差异。  关键词:自我认知 初二学生 不平衡性  1 前言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复杂的结构系统,一般可将其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
期刊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知识流的核心散发地,甚至可以称之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有着毋庸置疑的引导作用,同时高校图书馆更是为校园的整体教育风尚指明了方向。因此对于高校整体而言,图书馆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校园 学生 意义 影响力  1 高校图书馆的存在意义及影响  高校图书馆与普通的公共图书馆有着明显的不同,其读者是高级教育者以及
期刊
摘要:竞技健美操属于难美项群技能性项目,带有强烈的艺术表现性,在比赛中运动员要通过一系列动作表达出音乐的主题思想,使思想感情、精神风貌和音乐主题达到统一。因此,表现力的优劣对竞技健美操的比赛成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录像资料对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方面进行研究,探寻影响表现力的因素及提高运动员表现力的途径,旨在更好地为表现力训练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 运动员 表现力
期刊
摘要:为了探讨初中生情绪智力与自尊的关系,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和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对512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和自尊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情绪智力的各个维度与自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并能较好的预测自尊。  关键词:初中生?摇情绪智力?摇自尊  1 引言  梅耶和沙洛维(1997)认为情绪智力包括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智力知识的
期刊
摘要: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学派,其知名学者皮亚杰将儿童至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并且以不同类型的逻辑语言来描述不同发展水平上的认知结构,这反映出皮亚杰学派的泛逻辑思想,使这种以逻辑为中心的理论存在着些许不足。  关键词:日内瓦学派 逻辑中心主义  1 日内瓦学派简介  日内瓦学派又称为皮亚杰学派,是当代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中的重要学派之一。该学派的知名学者,如心理学家皮亚杰、心理语言学家
期刊
摘要:为了探明云南中小学教师的幸福观及其结构,采用自编幸福观问卷,对云南各州县的45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云南中小学教师的幸福观由身心健康、拥有满足基本需要以外的财富权力和地位、幸福稳定延续、教学和谐成功、安全与自我实现、幸福人格特质与人际和谐六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并且在总体上侧重于较高层次的精神幸福。最后,研究者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幸福观楼层模型。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幸福观 幸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建设祖国未来的希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大学生有没有创造力直接关系我国能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的大问题,而对大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创造力 当代教育 知识金字塔  “毫无疑问,创造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创造力,就没有进步,就会永远重复同样的模式。”爱德华.波诺对创造力的这一深刻见解反映了创造力对时代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知识经济蓬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