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练笔墨才写荷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76680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段兼善,1943年生于四川绵阳,1957年转至敦煌莫高窟居住,196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现任甘肃画院副院长,甘肃美协副主席,甘肃省政协常委,国家一级美术师。   段兼善从小就生活在莫高窟,深受父亲段文杰先生的熏陶。在尔后的艺术生涯中他与敦煌的情结一直延续了几十年,至今仍丹青为伴,笔耕不缀,在浩如烟海的敦煌传统艺术里苦苦求索,对敦煌艺术的再创造有独到的见地。   段兼善
期刊
兰登·华尔纳和他的助手霍拉斯·翟荫费尽全力爬上卵石遍布的斜坡,进入黑城遗址的东门之前,他们没有料到,这座马可·波罗时代的城市已经被先期来过的俄国人柯兹洛夫和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挖掘得所剩无几了。   不过,也不是一无所获。几枚西夏铜币、几块陶瓷碎片、一方6英寸大小的壁画,被他们小心翼翼地装进了行囊。仅这一小块儿壁画就够华尔纳兴奋一阵子的,虽然它不是在墙壁上发现的,而是意外地从城墙半腰的一个洞穴
期刊
  
期刊
“五一”接到了司迪克·买买提大叔特地到乡上给我打的电话,他还像五年前一样热情地问我和家里人好,热情地说这说那,等了半天才有我说话的机会。他说家里过得很好,说孙子考到了新疆师范大学,又说今年孔雀河上涨了好多(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给下游增加了水量),打了很多鱼。听得出他依然是那么乐观豁达。     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罗布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但我在20多年前“再教育”时就已经了解了这个民族所经历过
期刊
云南是茶树的发源地,无论是在寻常百姓家中那永久不灭的火塘边,还是在古驿道、马帮歇脚的箐沟旁,或者清澈的山壑清泉畔,无不萦绕着这奇特的茶香。   云南出好茶,云南人更热衷喝茶,聚居境内的26个民族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和习俗来品饮、酷爱、享受着这大自然的甘霖。“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喝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而且在于它能使人把心放在闲处,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一点清纯之
期刊
黄河大堤上每隔1里就有一座红砖红瓦的房子。   那些红房子静悄悄地隐在密笃笃的柳林里。那些红房子长年累月守望着远离尘嚣的黄河,所以叫守险房。那些红房子的主人多是一些被称为护堤员的鳏孤老人。   我还依稀记得郭步生老人的模样。一个活像罗中立油画中“父亲”那样的干巴老头儿,皱纹满面,黄尘满面,总是带着一脸无奈的苦相。我那时在黄河口河务局专管护堤。不过我和郭步生他们那些护堤员不一样:我每月拿
期刊
新疆自古有“金玉之邦”的美称。新疆地域内的三山两盆地(北部的阿尔泰山、中部的天山、南部的昆仑山,及北疆地区的准噶尔盆地、南疆地区的塔里木盆地)都蕴藏着矿产资源,其中黄金资源十分丰富。   在160多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地域内,大部分县域都分布有黄金资源矿点,其中,现在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所属三市五县中历史上就有七个市县发现了金砂并生产过黄金。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域(自东向西)东面的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
期刊
  
期刊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台湾中华文物学会丝绸之路考察团一位成员在结束陕西、甘肃段行程之前,发自内心深处的一句话。或许,他们随手记录下来的文字,更能表达他们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感悟。特此刊出几位成员的笔记,以飨诸位。    陈鼎名(考察团成员,加拿大留学生)   我是第一次来大陆。这次丝路之旅,我的总体感觉:大陆实在太大太广博了!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如此缤纷多彩的风土人情,都可以在丝
期刊
日本在世界上算不上文物大国,但他们对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却是值得称道的。   我在搞文物工作的10余年中,有幸五次访问日本,所见所闻,印象很深。   我第一次访日是1989年3月随中国文化部外联局代表团去的。这次访日专题并不是考察文物,但我留心的却是文物。我们被安排参观了冲绳、奈良、京都等文化名城的重要文物古迹。   冲绳的文物古迹很多,我们的行程中自然安排了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先后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