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三“新”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欧洲,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很注重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重在“自我”,即患者要自觉地学习糖尿病知识,调整生活状态。在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完善的糖尿病患者教育与管理体系,因此,患者的自我管理显得更为重要。而自我管理不是盲目的,我们总结出以下三点供病友们参考。
  钻研新知识 对于一个患了糖尿病的人而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源:医生、病友、图书报刊、网络等,而每个信息源都不断地向患者传播各种知识。患者要充分利用这些途径,深刻地理解糖尿病发病机理、过程和治疗知识,尽可能多地掌握糖尿病方面的基础内容。最好能够把一到两本经典糖尿病书籍吃透,以便对糖尿病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
  体验新方式 学习知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使用知识。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摒弃各种不良习惯。患者要逐步设立阶段性的个人控制目标,进行适当的营养管理,并把锻炼身体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在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定期监测血糖,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并将心理调节纳入日常生活之中。一种新方式的建立,往往就是生活新境界的开端。
  了解新动向 除了学习一般知识外,还要了解糖尿病方面的最新动态。有的患者认为那是医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作为一名患者,了解新知识不仅有利于治疗糖尿病,而且对于我们防止上当受骗也大有裨益。比如,《糖尿病之友》经常曝光一些假医、假药,如果您经常阅读,就不会再受这些人的欺骗了。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个会议,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技术已经通过权威专家鉴定。如果您在第一时间了解了这则消息,或许对您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即使不能立刻采取什么举措,对将来的生活轨迹也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时值岁末,本刊还特别推出了《2006年糖尿病防治十大新动态扫描》一文,旨在对本年度做一回顾,让大家知道在这一年里,糖尿病领域都发生了哪些要事。
  花点儿钱,买上一两本书,订上一两种报纸和杂志,学新知,过新生活,这其实是件很惬意的事情。我们虽然不能过没有疾病的生活,但我们可以过不受疾病控制的生活。
其他文献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  邹大进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升压作用。对于存在高血压和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但儿童、妊娠和哺乳妇女禁用。  使用中应注意:  ①可有轻微而短暂。的头晕,剂量相关性体位性低血压。②罕见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包括面、唇或舌肿胀)、腹泻及偏头痛。③
期刊
一些刚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心中会存在这样的疑问:我为什么会患上糖尿病?经过治疗后糖尿病能治好、胰岛B细胞功能(即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能恢复吗?  患上2型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体的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另一方面是身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以致体内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弱,又称为胰岛素抵抗。但不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状况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不同病
期刊
使用胰岛素泵的两个小窍门  王新捷    (1)避免导管折裂的经验:  由于导管靠近胰岛素泵的一端,是软管和拧紧柄的软硬连接,可能会随着使用者的活动产生折裂。简单的方法是从拧紧柄开始向软管缠绕透明胶带,这样,可以避免戴泵者在活动时导致软管开裂或折断。    (2)更换针头的技巧:  戴泵者将针头拔出,针孔用消毒棉棒按压片刻后,涂抹一点红霉素眼药膏(既消炎又可密闭针孔),然后用一次性纸胶布黏贴即可,
期刊
赞《糖尿病之友》  罗瑜贵    《糖尿病之友》是先锋,  国内国外互沟通。  新药新械及时报,  新老病友皆受教。    《糖尿病之友》是良师,  爱岗敬业教新知。  天天学习不生厌,  五驾马车并肩驰。    《糖尿病之友》是益友,  肝胆相照携手走。  相互交流多沟通,  共战病魔乐悠悠。    《糖尿病之友》是号角,  吹醒神州众病友。  病魔发展速度快,  积极预防不可怠。    《糖尿
期刊
人进入老年期,活动量自然而然减少,机体的代谢率降低。这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使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也随之相应地变化。及时考虑到特殊性,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有益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对策一    调整热能供给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膳食中的热能供给应适当减少。老年人活动量减少,如果热能供应过多,容易引起肥胖,带来一系列的慢性病。据调查,人在22~39岁期间每日需要摄入的热量为:男性(体重65公斤)
期刊
《把健康送给你》是我国第一部以健康为题材的电视栏目剧。剧中人物相对固定,通过一對老年男女和一对青年男女的日常生活,展现草根人物生动有趣的生活状态,在生活趣事的铺陈中,普及健康理念和保健知识,寓教于乐。    本剧从观众收视兴趣入手,用主持人、主创人员和观众同时收看本剧的形式,不断插播主持人和主创人员观看本剧的花絮;同时有杨文英、李小鹰、洪昭光等数十位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防治的专家为演员讲解知识点的片段
期刊
“晨晨,你醒醒!”一声声焦急的呼唤中晨晨慢慢睁开了眼睛。“爸爸,我要爸爸!”  晚上,我偶然走过病房楼安全梯拐角,楼道平台处,铺着一张草席。一小堆皱巴巴的钱币摊在草席上,2元、5元、10元,还有不少钢蹦儿,一个瘦弱的中年汉子坐在草席上清点着。昏黄的楼道灯照着他乱蓬蓬的头。这不是11床女孩晨晨的父亲吗?他挠挠头不好意思地冲我一笑:“我没租陪护床,在这歇会儿。顺便理理平时攒的零钱。”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期刊
在《糖尿病之友》创刊5周年之际,我这个受益无穷的读者衷心祝愿她越办越好。  我是在2001年查出患2型糖尿病的,空腹血糖为12.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6.5mmol/L。经过一个阶段的药物治疗,血糖仍未达标。由于我当时对糖尿病一无所知,再加上医生说像我这样体重达100公斤的人,每天只能吃250克主食,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我从报纸上得知有一本叫《糖尿病之友》的雜志对病友帮
期刊
降糖不是一“降”了事  1.唐阿姨一周后业复查,血液已经基本平稳。  2.唐阿姨发现血糖平稳了,向医生咨询是否可以停药。
期刊
妻子患糖尿病多年,因此我比较留意各种有关治疗糖尿病的信息。一日上网浏览,竟然有不少离奇的发现,有感兴趣者,只要能上网,不妨一试,相信您会有更多发现。    多重身份的“糖尿病专家”    用“百度”搜索tnbjk.net(即糖尿病健康),赫然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糖尿病研究治疗中心”的网页,里面介绍的两位权威专家,一位叫刘某,一位叫罗某,其中刘某是“原解放军医院内分泌专科主任,全国著名中医内分泌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