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抗疫彰显的制度优势引导大学生坚定制度自信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123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也考验着各国的国家治理.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了抗疫大考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此,以回顾中国抗疫历程为着力点,通过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大考中所充分彰显的七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优势、具有强大精神感召力的文化优势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优势等,无疑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抗疫背后的强大的制度力量,从而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网络调查,对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546篇有关技工院校志愿服务的活动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总结技工院校志愿服务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技工院校志愿服务发展提出建议.
高校课程思政理念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但课程思政建设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分析课程思政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相关讲话,以及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高校普通课程设置现状,简要探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推迟就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即使毕业后,部分学生还存在就业困惑.高校要更加注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提高面试技巧,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就业.为充分落实就业工作,高校应设立职业咨询室,并培养专职职业咨询师,形成专业化职业咨询体系,帮助学生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近些年,中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已经是提高学生成长质量的重点工程,也是进一步发挥中职院校自身社会服务职能的关键性任务.本文从中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角度出发,通过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展开分析,阐述了当前中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工匠精神培育的基础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阐述了如何在工匠精神培育的视角下打造校企合作模式.意在通过文章论述进一步提升中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质量,同时加大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力度.
国际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办留学生教育既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和实力的体现,也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展示.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受经济水平、地理位置、国际影响和城市建设等因素的制约,与东中部地区相比,在打造留学生教育基地中处于劣势地位.通过利用相关经济学理论,从政府、学校、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留学生教育基地建设的路径.
根据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的心理及习惯变化和高校研究生教学中本硕博壁垒的打破对研究生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利用企业微信建立研究生教学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新型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通讯录、消息推送、最新科研进展、在线签到请假和互动交流等功能.针对课堂讲授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程度有目标、有侧重点、有引导性地向学生推送相关知识,延伸课堂教学,使教师由单纯的知识讲授转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指引学生获取信息、引领学生系统思考,最终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和深度掌握.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使得来华留学生数量和留学层次不断提高.当前,留学生教育主要集中于科学技术知识传授,忽视了思想政治站位培养,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开放发展和外交战略大局.文章阐明留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剖析现阶段留学生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留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措施.
“十四五”期间,常州将全力打造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新高地,以建设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了探索如何提高常州职业教育质量展开研究,为常州职业教育提供新思路,发现常州职业教育目前发展的缺口,建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从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学生这五大主体科学评价常州职业教育质量.分析出其中存在专业数量过多且布局存在缺陷、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并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通过教师鼓励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切实有效进行更高质量的产教融合
文章在分析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对云南农业大学2020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进行考察,探讨影响毕业论文的相关因素,提出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和毕业论文的建议及对策.
中朝俄经济走廊的形成源于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政策的推动.通过文献分析、定性分析等方法的研究,吉林省定位于中朝俄经济走廊的外语人才需求方向逐渐明晰,但受困于高素质人才留存率低、跨境就业困难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自身不足等因素难以满足需求.而通过构建政府解决宏观问题、学校灵活出台政策、教师负责具体落实的“三位一体”的“外语+”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矛盾造成的就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