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正在逐渐推广低碳世界、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低碳发展、低碳技术以及低碳经济等等全新的政策和概念,社会、经济和环境实施这样一种大变革,将会走上一条迈向生态文明的全新的道路,将二十世纪传统的增长模式进行摒弃,采用新世纪的创新机制和创新技术,通过低碳生活方式以及低碳经济模式,实现人们所向往的生态文明以及可持续发展。下面,笔者就探讨中国经济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01
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的产生代表着国际新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以后的经济一定是低碳经济,以后各个国家经济体竞争一定是低碳规则、低碳产业以及低碳技术的竞争,很有可能会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形成一种低碳壁垒。所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很大的意义,并且刻不容缓,但是,身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节能等等诸多任务,这样一种低碳经济的新模式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一种多方面的挑战。将煤作为主要能源的能源结构已经成为了我国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具有长期性的制约因素,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都向着高碳结构发展,化石能源占到了我国整体能源结构的百分之九十二,石油占到了我国整体能源结构的百分之二十一,高碳排放的煤炭占据百分之六十八。在电力结构中,水电比例仅仅为百分之二十,高碳火电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七。未来二十年中,我国能源部门实施的电力投资将会达到一点八万亿美元,我国火电得到了大规模发展,这一发展仍然会对我国的环境构成巨大威胁。从我国的经济结构这一角度出发,第二产业就是经济主体,这一结构决定了其能源消费主要的部门就是工业,工业的生产技术所具有的高碳消费的特征,从本质上加重我国经济高碳的倾向。相关资料显示,从1993年到2005年,我国的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达到了百分之五点八,工业的能源消费占到了能源消费总量中百分之七十。电力、建材水泥、钢铁以及采掘等等高耗能的工业行业中,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据整個工业能源消费百分之六十四。所以,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和工业化程度仍然依靠着高碳能源来带动。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之中,大量增加高碳气体排放是在所难免的,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的国家,占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还远远不能够实现现代化、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二十一世纪的上半叶,我国仍然将发展作为主导,大规模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追求人民生活小康化、城市化、工业化等等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都会对能源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这一个阶段中,因为市场自身在总体上会将卖方市场这一特征呈现出来,因此,企业主动开展产品创新以及低碳技术这样的意识比较差,这样的情况会进一步加剧能源需求自身的高碳特征。
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已经成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最为严重的阻碍,身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从高碳转向低碳最大制约,低碳技术的储备以及低碳技术的开发严重不足。我国开展市场经济的历史资格仅仅有十几年,缺少资本积累,所以,必须要实施对外开放,以便能够有效吸引外资。发展中国家通常都存在投资饥渴症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对外来资本很渴望,对于环境的标准要求比较低。发达国家将重化工工业进行转移,将节能减排的压力和责任转移到中国,我国大量承接发达国家重化工的工业,已经成为了全球重化工产品制造的一个大国,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加重了我国污染排放的情况。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仍然处在起步时期中,怎么样才能够在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这一个前提和基础之上,继续履行减排温室气体这一国际责任,这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所面临的比较大的挑战,但是,不管是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个角度来看,还是从减排温室气体这一个国际责任的角度来进行考虑,我国都必须要抓好低碳工业革命这样的全新契机,处理好经济发展、环境和能源之间的关系,加快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
(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要建设低碳型社会。结合我国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求,尽快开展对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自身的长期规划、中期规划以及近期规划进行研究和制定。当前形势下,一定要抓好我国的低碳性、区域性社会试点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低碳城市实践区、低碳经济区、低碳产业实践区以及低碳社会实践区。积极争取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等国际组织来将中国的低碳城市试点扩大。我国的各个省市还可以建设起多个低碳产业园区、低碳商业区以及低碳社区等等低碳发展的综合实践区,以便能够有效促进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和低碳社会探索全新的模式。低碳产业可以再石化行业、化工行业、冶金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行业以及电力行业等等高污染和高能耗的行业先行开展,将他们作为我国摸索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建设起低碳经济发展区域,在国家的重点能源基地以及东部发达地区,选定典型的城市来开展试点和试验,寻找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道路。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要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在当前全球气候不断变暖这一个背景之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的潮流,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大力推进将低排放和高能效作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实施低碳技术,并且对于贸易、技术、能源以及产业等等实施了重大的调整,以抢占产业的制高点以及抢占先机。我国应该将此作为一个契机,对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建立以低碳服务业、低碳工业以及低碳农业作为核心的全新经济体系。调整能源结构,我国必须要逐渐改变将煤作为主要能源的结构,注重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和那些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生物质能,比如说沼气能、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等。通过开展结构调整,强化高效利用能源以及能源节约等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提升其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周静,杨桂山,戴胡爽.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动态演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04).
[2]吴荣,吴莉莎.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
[3]王建胜.简论生态文明立法[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
[4]张明国.生态文明的技术哲学视阈[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
[5]曾宪成.中国腐植酸绿色低碳产业前景光明(摘要)[A]//2010中国腐植酸行业低碳经济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10.
[6]张立丽.关于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对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01
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的产生代表着国际新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以后的经济一定是低碳经济,以后各个国家经济体竞争一定是低碳规则、低碳产业以及低碳技术的竞争,很有可能会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形成一种低碳壁垒。所以,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很大的意义,并且刻不容缓,但是,身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节能等等诸多任务,这样一种低碳经济的新模式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一种多方面的挑战。将煤作为主要能源的能源结构已经成为了我国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具有长期性的制约因素,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都向着高碳结构发展,化石能源占到了我国整体能源结构的百分之九十二,石油占到了我国整体能源结构的百分之二十一,高碳排放的煤炭占据百分之六十八。在电力结构中,水电比例仅仅为百分之二十,高碳火电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七。未来二十年中,我国能源部门实施的电力投资将会达到一点八万亿美元,我国火电得到了大规模发展,这一发展仍然会对我国的环境构成巨大威胁。从我国的经济结构这一角度出发,第二产业就是经济主体,这一结构决定了其能源消费主要的部门就是工业,工业的生产技术所具有的高碳消费的特征,从本质上加重我国经济高碳的倾向。相关资料显示,从1993年到2005年,我国的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达到了百分之五点八,工业的能源消费占到了能源消费总量中百分之七十。电力、建材水泥、钢铁以及采掘等等高耗能的工业行业中,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据整個工业能源消费百分之六十四。所以,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和工业化程度仍然依靠着高碳能源来带动。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之中,大量增加高碳气体排放是在所难免的,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的国家,占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还远远不能够实现现代化、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二十一世纪的上半叶,我国仍然将发展作为主导,大规模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追求人民生活小康化、城市化、工业化等等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是不可避免的,并且都会对能源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这一个阶段中,因为市场自身在总体上会将卖方市场这一特征呈现出来,因此,企业主动开展产品创新以及低碳技术这样的意识比较差,这样的情况会进一步加剧能源需求自身的高碳特征。
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已经成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最为严重的阻碍,身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从高碳转向低碳最大制约,低碳技术的储备以及低碳技术的开发严重不足。我国开展市场经济的历史资格仅仅有十几年,缺少资本积累,所以,必须要实施对外开放,以便能够有效吸引外资。发展中国家通常都存在投资饥渴症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对外来资本很渴望,对于环境的标准要求比较低。发达国家将重化工工业进行转移,将节能减排的压力和责任转移到中国,我国大量承接发达国家重化工的工业,已经成为了全球重化工产品制造的一个大国,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加重了我国污染排放的情况。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仍然处在起步时期中,怎么样才能够在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这一个前提和基础之上,继续履行减排温室气体这一国际责任,这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所面临的比较大的挑战,但是,不管是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个角度来看,还是从减排温室气体这一个国际责任的角度来进行考虑,我国都必须要抓好低碳工业革命这样的全新契机,处理好经济发展、环境和能源之间的关系,加快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
(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要建设低碳型社会。结合我国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求,尽快开展对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自身的长期规划、中期规划以及近期规划进行研究和制定。当前形势下,一定要抓好我国的低碳性、区域性社会试点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低碳城市实践区、低碳经济区、低碳产业实践区以及低碳社会实践区。积极争取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等国际组织来将中国的低碳城市试点扩大。我国的各个省市还可以建设起多个低碳产业园区、低碳商业区以及低碳社区等等低碳发展的综合实践区,以便能够有效促进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为在我国建设低碳城市和低碳社会探索全新的模式。低碳产业可以再石化行业、化工行业、冶金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行业以及电力行业等等高污染和高能耗的行业先行开展,将他们作为我国摸索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领域。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建设起低碳经济发展区域,在国家的重点能源基地以及东部发达地区,选定典型的城市来开展试点和试验,寻找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方法和道路。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要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在当前全球气候不断变暖这一个背景之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的潮流,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大力推进将低排放和高能效作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实施低碳技术,并且对于贸易、技术、能源以及产业等等实施了重大的调整,以抢占产业的制高点以及抢占先机。我国应该将此作为一个契机,对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建立以低碳服务业、低碳工业以及低碳农业作为核心的全新经济体系。调整能源结构,我国必须要逐渐改变将煤作为主要能源的结构,注重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和那些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生物质能,比如说沼气能、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等。通过开展结构调整,强化高效利用能源以及能源节约等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提升其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周静,杨桂山,戴胡爽.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动态演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04).
[2]吴荣,吴莉莎.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
[3]王建胜.简论生态文明立法[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
[4]张明国.生态文明的技术哲学视阈[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
[5]曾宪成.中国腐植酸绿色低碳产业前景光明(摘要)[A]//2010中国腐植酸行业低碳经济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10.
[6]张立丽.关于沈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对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