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构建路径探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f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理解入手,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构建的重要性,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构建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空间 路径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43-03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在不断探索中,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领域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价值研究、规律研究、过程研究、主体研究、环境研究、方法研究等。本文把空间问题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试图开辟另一个视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在列斐伏尔、福柯、吉登斯、哈维、索佳、卡斯特、布迪厄等一批社会理论家的共同推动下,空间问题成为西方主流社会学的核心问题,空间概念也成为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后,空间开创了社会学理论的一个新领域。
  空间是一个抽象的名词,空间如何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我们要理解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那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理解,本文需要建立在各领域对空间的理解上进一步认识与阐述。物理学、几何学、天文学的空间纯粹存在一个客观、绝对的空间物理,有质量、原子、星体;地理学呈现的空间,是由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构成;经济学的空间涉及地域性,如选择投资商品房建设的地点可以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美学的空间是以意识变化看社会存在,主要体现在描摹手法上;政治学的空间是以依托社会,包含各种关系,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学的空间从社会空间的角度来认定,空间具有社会意义,包含社会聚集、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变迁等,此外,基于现代技术基础上,呈现出网络虚拟空间。从各领域对空间的不同看法,不难看出空间原本是一个自然范畴,之后空间逐步与人的因素有关,空间融入更多的社会因素,促使空间在人类实践中发生着由自然向社会、由物理向人文空间的让渡与转换,空间现象中发生人与社会、自然的多重关系、多种品格,反映现代的各式各样的生活。
  因此,我们不能单纯把空间视为物理的外部环境,伴随社会向前发展,空间已经注入人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对环境提出挑战,空间与环境是有区别的,空间更强调是一个立体、动态的无限性,空间以立体、动态、时刻体现人的情感、意志而超越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一个空前、崭新的平台。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以校园中的立体、动态的实物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场所,连接校园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中,促进校园人建立主观认知图式,塑造思想品德,从而转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要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构建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发挥空间思想的引导和强化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由多学科交叉建立起来的一门独立学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必须开辟新的领域。如果空间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人的情感,体现人的意志,把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和社会空间理论相结合,构建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势必把空间里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空间是无限的,但本文只针对高校空间这个范围,假设校园空间是由很多小空间组成的,这样才能便于我们理解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一旦建立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实施教育,把空间思想作用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融入更多的人文思想,推进空间生活化,发挥空间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发挥空间思想的指导作用。校园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空间思想发挥的引导作用,空间逐步走入校园生活,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比如,食堂上方呈现的红色LED字幕,提醒大学生珍惜粮食;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警醒大学生肩负保家卫国的责任。另一方面,空间思想发挥引导作用的前提是人的权力干预,从而才能让空间人性化,推动空间思想与高校发展思想协同。空间思想的强化作用,体现在人的强制权力赋予空间思想。空间原本是一个自然范畴,伴随人的实践活动空间融入人的思想,空间变得越来越立体,也日趋生活化,镌刻的校训是人的权力干预才可以促进空间思想与校园文化的发展相一致,发挥空间思想的强化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构建,有利于空间思想的发挥与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相一致,体现空间思想的价值。
  (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空间转化。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构建是有目的性的,空间日趋生活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因素变化与之息息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作用于空间,要适应空间的因素变化,才能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理论。
  日益发展壮大的校园规模,改变着图书馆空间、教学空间、宿舍空间、食堂空间及校园文化空间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必须适应校园空间的变化,并利用好校园空间的变化。首先,图书馆空间可以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它是一个大学灵魂所在,现代大学的图书馆空间里藏书越来越丰富,藏书也具有特色,吸引大量的同学去参与到图书馆空间里活动,或者阅读或者写作。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要跟上图书馆空间的动态变化,可以在图书馆墙面上贴上名言警句,利用LED屏幕呈现校训等,促进大学生在图书馆的空间里抒发爱校、爱国的情怀。其次,宿舍空间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聚集点,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法律意识,学校对宿舍空间的管理越来越规范,管理中体现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应顺应宿舍空间的转化,扩大教育的空间,发挥党员在宿舍空间模范和监督作用。最后,教学空间、以人为本的理念空间、虚拟网络空间都在不断地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沿着时代发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构建新路径
  (一)强化“以人为本”本体理念空间。“以人为本”思想提出以后,国家对社会、经济等的改革更多地体现在对人的利益的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也不例外,以社会为本、以政治为本的空间思想正在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理念空间。理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事物的厘定问题,也就是确定、指认、廓清其本体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对传统的超越、对现实的反思,是以其对“本体”的寻求来实现的。在根本上,就是试图获得某种关于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最终的根据和最高的支点。正在寻求“本体”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自我反思、自我超越和自我创新。最终在“以人为本”本体理念空间里,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生命世界之间对话与交往的过程,只有灌注着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敞开的才不会是一个符号化和数字化的抽象世界,而是一个时时刻刻与之交流的真实生活世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灌输的“以人为本”的本体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改革、创新之地。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重视与大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分析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的变化,一旦发现大学生偏离主流价值思想,就以平等对话和心理疏导方式去感化、感染学生。另一方面,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空间机制,重视差异性教育,尊重大学生的利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间性主体作用,促进高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使命,提供崭新的、独树一帜的理念空间。
  (二)构建自我教育空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的“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经济全球化及网络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思潮冲击着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处于未稳定的阶段,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大学生构建自我教育空间,净化思想土壤是长久之计。第一,构建自我理论空间,个体加强自我意识、自我学习。合理利用时间,努力学习知识,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关注热点获取我们党思想发展的最新动态,促进自己的思想发展与社会对接。第二,构建自我实践空间,磨砺意志。积极参与班级或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客观世界中不断认识自我,接受挫折教育,磨砺心智,同时学会分享集体的快乐,提高自我修养能力,最终学会知行统一。
  此外,自我教育离不开他教,他教是自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教与他教完美相结合,才是真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空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坚持自教与他教统一原则,重视个性差异化教育原则,重视受教育者的地位原则以及考核机制由理论成绩结果型转向以知、情、意、行为核心的导向评价体系,推动受教育者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他教的空间里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促进大学生自我构建爱学习、爱学校的意识空间,组织把正确的思想传递给个人,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水平,反之亦然。
  (三)转化思维方式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交叉的学科,研究人的问题,高校可以借鉴哲学的思维方式,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固定化的思维方式,进行转化和变革,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另一个空间里焕发生机。在哲学里,思维方式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概括性的哲学范畴,是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在人头脑中的内化,是思维主体反映、认识和把握思维客体的稳定化的理性方式。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外部因素、教育对象的中介,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者共同的、稳定的心理。
  随着社会思想的变化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的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及转化。从思维追问的对象和性质判断,哲学思维方式分为现成论与生成论。现成论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可以对一个事物的最终本质描述已完成。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原来是这样,就再也没有发生变化。而生成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未完成的概念,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转化思维方式,从不可改变的现成论到与之相互作用、未完成的生成论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突破原有、狭窄的教育空间,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空间。第一,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进行人机对话,在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和团体合作精神。第二,参加公益活动,近距离地接触思想与道德所在之地,内化自身,在活动参与和探讨中求得价值认同感。第三,参观博物馆,在文化聚集与精神空间里感受民族自豪感。这些方式可以把抽象、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转化为可操作、有目的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最终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空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空间。网络虚拟空间超越原有的生活空间,超越地理意义的空间,超越原有人际空间,也超越国界。虚拟空间对校园传统的生活方式、学生方式、娱乐方式等进行颠覆,网络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互联网形成强大信息、资源流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了解各国动态与舆论的重地,具有迅捷、覆盖面广的功能以及资源丰富的特点。虚拟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论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空间。虚拟网络社会不是单个人在虚拟空间中无序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在虚拟实践中按照一定的方式彼此发生的各种虚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领域。关注虚拟生活空间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积极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技术路径。因此,高校利用虚拟网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功能是重中之重。
  首先,急需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高校应以互联网为契机,把网络法律规范教育与网络道德相结合列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教育当中,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态,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及教育视频作为网站基础资源,开设伦理学和网络结合的网络道德课程,突破原有空间。其次,急需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教育队伍。高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现代化网络技术教育,鼓励大学生参与、学习、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最后,建立网络道德约束机制。运用QQ、微信、微博等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监控,并以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空间为基础,促进大学生在校园空间中感受、体验和领悟,逐渐形成法律、道德的约束力,从而提升自身网络道德自律力,自觉净化网络空间不同文化,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参考文献】
  [1]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J].社会学研究,2010(5)
  [2]李艳.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空间[J].现代教育科学,2009(3)
  [3]阎光才.教育的生命意识——由荒野文化与园艺文化的谈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49)
  [4]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7)
  [5]邓纯余.社会思想空间理论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论坛,2013(4)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项目(JGY2012029)
  【作者简介】黄大键(1984- ),男,广西南宁人,助教,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级研究生;卢日霞(1986-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研究生。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摘 要 探讨小儿胃炎的病因及影响因素,根据小儿身体生理特点研制中药健胃消痛胶囊,减轻小儿消化不良、胃痛、腹胀、食少、食欲不振、腹泻等临床症状。  关键词 小儿胃炎 消化道疾病 中药制剂 健胃消痛胶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32.018  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改变,可分为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过去人们只重视胃炎在成人中的发病,社会对小儿胃炎认
纵观中西方服装文化,我国的地位和分量是相当有限的。究其原因,其一,学院脱离行业发展,培养的学生不受企业欢迎。其二,很多院校拿企业里存在的一切作为最高境界,一切教学都向企业看齐,最终努力的结果是远远跟不上企业的步伐。而只有瞄准了企业未来的走向,坚持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引导学生开放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注重学生观察力和开拓精神的培养,才能够为服装行业培养输送更优秀的服装专门人才  服装教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1个月或在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欧美的流行病学高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我国某市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病菌专科门诊患者的50%。F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是五年制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五年制高职现行学分制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五年制高职教学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构想。  学分制五年制高职弹性学制选课制  一、引言  2001年,教育部颁發了《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各省、市、自治区确定了一定数量的职业学校开始学分制
奥运期间,响彻体育场馆的“加油”声使“加油”一词成为最富中国元素的文化或民俗符号,一时间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外国人的兴趣点在于为它在西方语言中找到合适的对等词,而大量中国人更关注此词的词源。一个词源学问题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比较少见。对“加油”的词源和使用进行一些探讨,对于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准确使用“加油”这—词语,对于本国人了解汉语内涵的丰富性,都大有帮助。  “加油”共有两个义项:1,
阅读课堂表演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自主深入解读文本及进行有效生成的课堂学习活动,表演的内容来自教材中的文本,表演追求的指向是文本言语的感悟及表现。阅读课堂表演因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及形式的生动性,已成为阅读教学课堂学习活动的亮点。但在表演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有效性受到质疑。如何认识课堂表演的意义,弥补其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阅读课堂表演的时机论、突破论、生成论及有限论等几个方面进行分
近年来,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2003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