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与抒情:欣赏复沓之美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A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题解释]rn通过诵读《迷娘(之一)》,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声韵之美,体会其浓郁的抒情氛围,理解诗歌的意象特点,把握诗歌语言和情感的内在节奏,丰富审美感受.rn[预习任务]rn1.搜集资料,了解歌德生平.rn2.教师提供诵读技巧的资料,学生尝试对文本进行音读、意读、情读、美读.rn3.阅读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教师提供预习单),思考中西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和诗歌结构有哪些异同.
其他文献
[专题解释]rn本专题精读《苏武传》,联读《屈原列传》,比较赏析两篇文章写人叙事语言的特点和情感态度表达的不同,并探究不同语言风格背后相同的春秋笔法和实录精神.rn[预习任务]rn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通读《苏武传》和《屈原列传》,绘制一张史实脉络图.
期刊
[专题解释]rn本专题精读《五代史伶官传序》,联读《过秦论》,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言政论文赋体重感染力、散体强化逻辑性的艺术特点,并思考政论文不同语体与作者命意寄托之间的关系.rn[预习任务]rn根据以下议题,由学生个人对照注释落实字词含义,以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两篇文章,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rn1.列出两文的论点与论据.rn2.分析这两篇政论文赋体与散体部分的语言特点.rn3.体会政论文不同语体与命意寄托间的关系.
期刊
[专题解释]rn本专题引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以导图或表格的形式为屈原、苏武或李存勖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或根据《过秦论》的叙述整理一份秦的兴亡简史.通过以上活动,梳理课文中的史实,把握传主的生平经历和史评中引述的历史事件,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梳理成有序的知识体系,从而训练学生概括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期刊
[专题解释]rn本专题通过开设“历史人物纵横谈”专题讨论会,在搜集史料、分析史评、研讨史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科学、全面、辩证地评价本单元相关历史人物,并能够依据提纲,完成即兴发言,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表达能力.rn[预习任务]rn1.在阅读本单元课文基础上,拓展阅读其他相关作品,如《离骚序》《史记·李将军列传》《史记·秦始皇本纪》《新五代史·唐本纪》等.rn2.小组内分享阅读梳理所得,确定一位历史人物,为该人物制作生平展板(以PPT形式呈现),并撰写该人物人生重要节点的解说介绍词(2分钟左右).
期刊
[专题解释]rn本专题通过精读《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在把握作者观点、梳理文章论证过程的基础上,思考其论证中的瑕疵之处,尝试写作《再论兴亡——读〈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短文,达到对经典史论的思辨性阅读.rn[预习任务]rn1.仔细阅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疏通文意.rn2.小组合作:查找资料,搜集关于秦或后唐灭亡原因的相关资料,并概括其主要论点.
期刊
[专题解释]rn精读《玩偶之家》第三幕,联读全剧,抓住人物言行前后的变化来分析娜拉和海尔茂的性格,理解他们之间矛盾冲突的本质及戏剧冲突的作用.rn[预习任务]rn1.梳理矛盾冲突的类型,并简述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rn2.分析矛盾冲突的本质,以分析娜拉与海尔茂的矛盾冲突为主.rn3.从人物形象塑造、剧情结构安排、主题思想呈现等角度去探究矛盾冲突的作用,并分析“逆转”手法的作用.
期刊
[专题解释]rn本专题精读《玩偶之家》,了解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玩偶之家》表现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社会解放的鲜明立场,探讨《玩偶之家》作为“社会问题剧”的艺术影响.rn[预习任务]rn1.阅读《玩偶之家》的课文选段,有条件的同学阅读全剧.rn2.查阅资料,了解欧洲戏剧的发展历史以及易卜生创作的时代背景.
期刊
[专题解释]rn以本单元中四首外国诗歌《迷娘(之一)》《树和天空》《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为例,比较各自选用的意象,联系相应的地域情境,提炼不同的文本意境.在掌握诗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增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rn[预习任务]rn1.选取《迷娘(之一)》《树和天空》《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中的意象绘制到地图上的相应国家,通过搜集资料探究《迷娘(之一)》描绘的国家为何是①,《致大海》所处的国家为何是③.
期刊
[专题解释]rn在联读鲁迅《娜拉走后怎样》一文的基础上,借助“密室逃脱之\'玩偶之家\'”的语文活动,开展“娜拉走后怎么办”班级专题讨论会,探讨 “娜拉出走”的结局和意义.目的是以此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易卜生戏剧《玩偶之家》的文学意义、社会意义、时代意义,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价值,提升文化鉴别能力,理解多元文化格局.
期刊
[专题解释]rn本专题内容是跨文化交流,目的是尝试进行申论写作.跨文化交流要求培养开放宽容的文化心态,增进文化理解和创造力,重在比较异同,认识价值观的多样性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申论写作,要学会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梳理,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和写作结构,提升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