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软实力向量论

来源 :文化软实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52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宗教信仰,是对象和基础都完全不同的两种信仰.文化软实力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向量.不同的信仰追求不同的理想目标,是历史合力构成中相互冲突的精神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有神论的信仰,是社会发展中向着相反方向发力的两种精神力量.共产党员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维护和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的同时,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世界观上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要警惕有人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抽象为笼统的“信仰”,再混同并进而偷换为“宗教信仰”,从而用宗教信
其他文献
J.A.霍布森著的《帝国主义》(本书以及下面各书的详细检索资料见本文附录。——译者注)是一本研究帝国主义的经典著作。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几乎都要参考此书。在1902年的第一版中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
2006年11月9日至10日,“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常熟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南京大学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常熟理工
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第19卷第1期(2007年1月)发表了系列文章,对安贾·查克拉巴蒂和斯蒂芬·卡伦伯格的《印度的转型与发展》(2003)一书进行了讨论,认为该书在马克思主义
引言近年来,受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影响,国内翻译研究者非常重视翻译主体性研究。已有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论文把主体间性理解为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
二、21世纪:公共社会学的前景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批判社会学家们应该少一点关注专业社会学的激进化,尽管那里总是存在那样的理论空间,而应该多留意培育公共社会学,以便扶植公
英刊《比较诗学》第25卷(2005年)发表了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的访谈文章,涉及对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和对文化理论的新的理解,伊格尔顿也重新审视了
目的研究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方法以大肠杆菌O157:H7的O157抗原基因(rfbE基因)、鞭毛H7抗原基因(fliC基因)、粘附素基因(eaeA基因)和志贺样毒素Ⅰ、
编者按: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近几年出现了新的动向,一批中青年学者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即MEGA版的最新出版情况,提出"回到马克思",要求从马恩的经典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必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