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达峰的见证(纪实文学)

来源 :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iser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经88.3度、北纬43.8度,天山山脉东段海拔5445米的博格达峰,像一头腰肢舒展、蓄力欲跃的雄性雪豹,侧目回望山下这片叫作“古牧地”的领地。
  145年前,这里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第一场恶战的主战场。46年来,这里已成为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的创业之地、腾飞之处。1975年春天,随着一座座炼塔拔地而起,沉寂千年的洪荒漠野焕发出亘古未有的蓬勃活力。终年身披冰雪的博格达,在东天山的最高处,目睹了中国石油的“宝石花”在此璀璨绽放的全过程。
  2021年4月28日,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天空澄澈,阳光洗练,空气中弥漫着丁香的馥郁和海棠的芬芳。沿宽阔的米东中路北行后东折,便进入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厂区的路口,一座叫作“腾飞”的雕塑兀立眼前。这是乌石化最显眼的标志,每次路过都能看到。雕塑很有动感:头戴安全帽、身着工装奋力向上、向前的石化工人,向后抡起的手上托举着一个微缩的地球,这是乌石化人立足边疆、面向未来的象征;身后A字形巨大支架,如巍然矗立的高塔,又似乌石化人撑起信念的骨骼;身后半圆形金属环带,让人感受到冷峻的工业风中,石化人砥砺奋进的时代旋律……沿厂区中心大道中鼎街直行,路的尽头是公司六层高的办公楼。办公楼四周,星罗棋布着炼油厂、化肥厂、化纤厂、热电厂、供排水厂等大小20多个分厂和机构。办公楼正东,便是立若雪豹的天山主峰——博格达。在白雪蓝冰的映衬下,乌石化厂区以林立的铁塔与集束的管道,并肩耸峙、纵横交错地展示着它健美流畅的肌体、起伏律动的轰鸣……
  在公司党委书记办公室,理着平头、一身浅蓝色工装的秦本记书记说起了公司初创时的情况。他说,乌石化公司始建于1975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年代,是在党中央战略决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全力支持和一代代乌石化人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大干、硬干、苦干出来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乌石化的开拓者、创业者和创新者们怀揣“加油新疆、丰收新疆、美丽新疆、和谐新疆”的使命,以质量创品牌、以创新求发展、以民生为己任,经过46年艰苦奋斗、科学发展,将方圆18平方公里的戈壁,变成一座拥有每年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对二甲苯生产能力100万吨、尿素生产能力130万吨,集大炼油、大化肥、大芳烃于一体的综合性石油化工基地。秦书记讲得很平静,但表情里难掩激动和自豪。
  近半个世纪砥砺奋进、追求卓越,公司取得了近百项科技成果,炼油、化肥等主要产品获得国优、部优、省优名牌产品称号,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质量效益先进企业”“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4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近百项国家级荣誉。
  荣誉的背后,是闪烁着智慧光泽的汗水。秦书记说:“乌石化人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都化成了一粒粒尿素、一滴滴成品油!”
  走出办公楼,回望楼顶“奉献能源,创造和谐”8个大字,走在宽阔整洁、绿荫婆娑的石化大道,遇见的每一个人那神情似乎在自豪地说:我们是乌石化人,我们没有辜负这片土地,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
  1973年之前,乌鲁木齐的成品油要从疆内其他地方或更远的内地调运,成本很高。“新疆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黑色原油也不能直接加到车里呀。汩汩外冒的原油只能看不能用,这让首府各族群众很着急!”第一代乌石化工人、80岁的罗天福想起当时的窘境,难以释怀。
  为解决首府就地用油问题,1973年“乌鲁木齐石油化工厂筹建处”成立。1975年4月,一支来自五湖四海的队伍,顶着料峭春寒和肆虐风沙,抡起铁锹、十字镐,拉开了建设乌石化的大幕。没有水,就用驴车去拉;没地方住,就挤在菜窖、羊圈凑合。后面到的人,第一件事就是一人一把锹,在山坡上建家。说是“家”,其实就是地窝子,门口插个牌子:计划科、生产科等等,办公室、宿舍合二为一。
  炼油厂退休钳工张鹰说,那时候条件太差了,大家就住在四面漏风的地窝子和干打垒土坯房里,床铺上,臭虫是见得最多的“邻居”。为了有房住,很多人被抽出来专门打土坯,每人每天至少完成350块。当问及这么多土坯能否完成时,张师傅说:“我当兵时,一位战友有一天就打了400块,创下一个无人打破的纪录。人的潜能是很大的,350块只是个基数,我们每天都会超额完成任务。”乌石化工人任劳任怨,从不计回报,这是代代继承的传统。他说,乌石化建设大军中,有七成都是复员军人,执行力没说的。
  1975年,由于乌石化铁路路基没有夯实,运输设备的列车无法运抵,大批设备就此“搁浅”。面对困难,大家没有退缩,也不等靠,几百人齐上阵,喊着号子,硬生生把火车推到了现场。从此,“推火车”便成了乌石化攻坚克难的一个典故。张鹰说:“那时候,没什么机械挖掘设备,挖管沟全靠人一镐一镐地啃、一鍬一锹地清。由于沟深,往往需要三人从下、中、上三个台阶接力,才能把一锹沙土从沟底转运到地面上来,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即便如此,第一代乌石化人还是于1976年5月24日竖起了乌石化一期工程的关键设备——常减压装置减压塔。1977年10月,常减压蒸馏装置建成并试车成功,两瓶扎有红绸带的样品油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22周年最重要的献礼,乌鲁木齐不产成品油的历史从此终结。”乌石化记者站副站长吴海燕告诉我们,建厂以来,乌石化炼油能力从150万吨提高到了1000万吨,是最初的6倍多。如今乌鲁木齐市130多万辆汽车使用的汽柴油,大都是乌石化生产的。
  5月1日上午,我们走进乌石化炼油厂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芳烃车间。据车间主任夏成伟介绍,这套2010年投产、年产百万吨芳烃的装置,是当年世界上单系列规模最大的芳烃联合装置,也是集团公司为乌石化实行差异化战略布局而建的,可年产100万吨对二甲苯和37.65万吨苯。这个来自河南信阳、2007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入职芳烃车间的“85后”,不但参与了大芳烃的建成投产,“国四、国五”汽柴油升级改造,还见证了重整扩能改造及试车等一系列重要时刻,从一位操作工、技术员到车间副主任、主任,已然接过了第一代、第二代乌石化人的接力棒,被公司评为“十大杰出青年”。   “说实话,在乌石化原加氢精制车间实习那段时间,我很不适应,心情也有些低落。”简单的条桌拼起来的外操室,几个老旧的文件盒装的岗位记录,一台固定电话,就是主要的办公用品。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让这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心里很不是滋味。被分配到芳烃车间后,他很快适应了新岗位,倒班之余还经常带着图纸在装置上爬上爬下地查流程,3个月的培训计划他提前两个月就完成验收。之后不久,他就参与了半再生重整装置的大修等重要工作。
  “老员工从容不迫的状态和装置日夜不停的轰鸣声,让我逐渐把心安在了岗位上……”在芳烃厂区,带我参观的夏成伟望着林立的炼塔和延伸到厂外的集束管道,眼里满含火热的憧憬。
  在监控室的主操作台上,节日值班的工人们坚守各自岗位,时而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时而与同事就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数据进行交流。芳烃三班班长刘浩正在执行当天的操作计划,主要监控在线烟气监测、VOCs环保指标。在计算机屏幕“歧化汽提塔”界面,他发现A—250空冷温度有明显上涨时,立即联系现场人员给空冷补水,温度便降回正常值。这个上午,刘浩班长还到芳烃装置现场进行巡检,对加热炉、机泵等装置的运行进行实地检查,发现加热炉燃烧不充分时,便用对讲机联系主控室的操控人员对加热炉火嘴进行调节。“虽然我们的工作主要是监控和维护,各种装置由计算机和与之相连的仪器来控制,但作为主控的人,工作还是要一细再细。因为化工这个行业,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刘浩说。当被问到五一当班不能出去玩,有没有觉得遗憾时,他说,在石化,每个人都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什么时候都不能松劲。机器不停,人就不能休息;即便是机器停了,人还要围着机器转(检修)。车间实行倒班制,节假日赶上谁,谁就好好值。
  人员各司其职,机器轰鸣不止。我不知道这些混合了多种气味的声音具体发自哪个部位,但能感觉到它们最终汇合成了一种力量,一种像汽油柴油一样黏稠而又明亮的力量。
  如果说,乌石化的炼油厂解决了新疆首府不产成品油的“局部”问题,乌石化的化肥厂可就解决了整个新疆农业“缺肥”的“大局”问题。在乌石化化肥厂厂长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同样是一身浅蓝色工装的化肥厂厂长、全国劳动模范高升。
  “上个世纪70年代,新疆农业落后,粮棉产量很低。究其主要原因,就两个字——缺肥。1978年,新疆耕地面积有4700万亩,施肥量仅28万吨,也就是说亩均施肥只有5公斤多。巨大的化肥缺口,成为新疆农业的一块‘心病’。”高厂长说。1978年,国家决定在乌石化建设一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大化肥设备,乌石化人也鼓足了干劲:1979年,大化肥工地实现“三通一平”;1980年,合成氨地下管网施工完成,同时,从日本進口的重达1.3万吨、共计9000多个设备和部件也从天津港辗转运抵。正当乌石化人干得热火朝天之时,这一项目却因国家经济困难、基建投资规模压缩,于1980年被迫叫停(缓建),喧闹的古牧地再次陷入沉寂。
  高厂长说:“新疆那么多耕地,就等着用化肥,但缓建是命令,只能等啊。”当年,在新疆工作多年、熟悉新疆情况的王震将军算过一笔账:“用20万吨尿素搞粮食,新疆每年可增产8亿公斤;用20万吨尿素搞棉花,新疆每年可增产200万担……有了化肥,新疆的经济状况会有根本性改变!” 直到1981年5月19日,时任中央巡视团团长的王震亲临乌石化视察工作,在写下“切切此令”后,这一搁置一年多的“民生工程”才得以续建。在乌石化厂史馆里,我看到了这位心系祖国边疆、心系新疆发展的开国将军的手迹:
  “……现在设备基本进入厂址,加强领导,加速施工,讲求质量,动员建设,以增加粮、棉、糖、油、肉、奶人民生活必需物资,以巩固国防,振兴中华。切切此令!”
  此令一下,如战前动员,重新燃起乌石化人为“丰收新疆”大干、苦干、快干的火热激情。那年7月,乌石化大化肥工程获批续建开工。“老将军都为新疆的农业发展着急,作为乌石化干部职工,我们更要时不我待,加紧施工!”高厂长说。
  在乌石化生活区16区29栋宽敞明亮的职工住宅里,我们见到了76岁的化肥厂退休职工封明荣老人。这位参加过抗美援越、经历过20多次战斗的老兵,1982年5月为响应“支援新疆化肥”号召,举家从齐鲁石化来到边疆,成为两年中31户从内地选调的技术骨干家庭中的一户。说到化肥厂的建设,老人讲述的往昔岁月近在咫尺:“这么跟你说吧,在安装设备扛着管线走在十几米高的二层平台时,大家走着走着都能靠墙睡着。”这句现在听起来像笑话的话,却让我们怎么也笑不出来。“走着、站着都能睡着”的岁月,有多少人亲身体验过?由于是进口设备,即便是封明荣这样的专业维修人员,面对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也会一筹莫展,因此装置安装完毕后,“开一阵、停一阵”的情况经常发生。封老他们那一批人,是一边摸索一边实践,最终玩转了这套“洋机器”。
  正是凭着一股永不言弃、不舍昼夜的奉献精神,乌石化人才不负重托、优质高效地建成了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化肥装置生产线。1985年7月底,尿素装置投料一次试车成功,洁白如雪的尿素从高高的造粒塔源源不断地输出,发往吐鲁番、伊犁、阿勒泰、喀什等地。有了化肥,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新疆粮食亩产也从106公斤提升到了247公斤,棉花亩产从24.3公斤提升到71.81公斤。
  大化肥的投产,不但解决了新疆化肥的供需矛盾,也使乌石化从单一原油加工型企业迈入石油化工型生产企业的行列。1997年5月,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两套化肥装置在乌石化建设投产,年产75万吨合成氨、130万吨尿素的乌石化,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氮肥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的尿素也从新疆走向全国。
  “老一辈的化肥人用艰苦奋斗,在戈壁上建起了代表石油化工最复杂工艺的化肥厂,连续的对标、达标、超标,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次创业。我们又用了10余年的光景,完成了煤代油、气代油两次扩能,实现了做大、做强,成为乌石化三大基地之一的二次创业。”高厂长说。提到“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高厂长谦虚地表示,这份荣誉应该属于他身后这个集体、团队,属于数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在岗位上、没有寒暑春秋不分晨昏昼夜守护设备安全平稳运行的员工们,属于“标兵班长”黄尚伦、“创新尖兵”艾尔肯·牙森、只做“合格工人”的何秉刚等等前赴后继、艰苦奋进的乌石化人和化肥厂人,他们用尽职尽责的劳动,书写了乌石化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   精神铸造品牌,品牌传承精神。在化肥厂3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令每个人都刻骨铭心的“珠光砂”精神,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5月7日,化肥厂宣传干事徐新中带着我们走进业已停产的化肥厂一化厂区。1983年入职、后来成为化肥厂成品车间工人的他,不但亲历了尿素装置试车成功的自豪喜悦,也亲历了“珠光砂”喷泄之夜的惊心动魄。
  那是1985年5月24日晚上8时许,随着一声巨响,化肥厂空分装置冷箱意外爆裂,大量珠光砂喷泄而出……当听到高音喇叭传来“广大职工到现场抢装珠光砂”的紧急通知后,宁静的厂区沸腾了,1200多名员工、家属、退休人员以及学生自发赶往事发地。
  珠光砂也叫膨胀珍珠岩,是一种白色的、沙粒状松散保温材料,由于质地轻,清扫时四处乱飞,直往眼睛、鼻子、嘴里钻。由于事发突然,又是傍晚,指挥部能提供给大家的防护用品只有一副口罩、一方纱巾。此时石化人已顾不得个人安危,口罩一戴、纱巾一蒙,便冲入现场……没人发号施令,不分干部群众,你给我装,我装你提,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用的家伙什儿都用上了。那时候心里没有别的,只有一个目标:快装、快跑、快卸,尽快让装置恢复开车!”徐新中说。凌晨5点多的时候,散落于装置上、框架上、管廊间、屋顶上近3000平方米的珠光砂,被全部清理干净。由于清理及时,大部分珠光砂被回收利用。仅10天后,空分装置再次准备就绪,并于6月7日一次打通全流程,生产出了合格的氧气和氮气。
  “乌石化处理珠光砂喷泄事故仅用13天,而类似事故在国外至少要停工半年以上。”徐新中指着巨大的立方体空分装置说,“参与试车的外国专家对此赞不绝口,说乌石化人太了不起了!”
  “在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高升厂长说,“这是我们乌石化人奋勇前行、报效国家的精神写照!乌石化人创造的创业精神、珠光砂精神等等,都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代乌石化人正是秉承这种精神,艰苦创业,无私奉献,36年来累计生产尿素2495万吨,如果按照40公斤包装袋长度摆放可绕地球赤道13圈还多。今天的黄尚伦、艾尔肯·牙森、高升、夏成伟们,和当年的铁人王进喜一样,都是中国工业的钢铁脊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走出一化厂区,管架上“承载昆仑品格,粒粒皆是奉献”的标语,再次跃入眼帘。我知道,那是乌石化人的诺言,也是乌石化人的担当。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建厂时还远离市区的乌石化,不知不觉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厂”。与此同时,周边居民对环境的焦虑成为企业发展不容忽视的压力。作为石油炼化企业,乌石化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履行“三大责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确保“气不上天、油不落地、声不扰民、尘不飞扬、水不超排”,构建更加清洁、更加低碳、更加高效的炼化一体化生产体系。
  “总排COD:21.6mg/L,标准限值60mg/L;氨氮:0.1mg/L,标准限值8.0mg/L……”这是我们在乌石化主干道看到的《乌石化公司废气废水监测值公示》实时显示数据。“公司从废水、废气到噪声、废渣着手,逐步扩大环保治理范围,追责处罚措施更加严格、标准升级速度日益加快。”乌石化质量安全环保处副处长李盛说。
  2018年是中国环保政策落实年。这一年,乌石化人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多项重大環保治理工程。5月,完成了供排水厂水提标改造项目,污水处理出水水质COD大幅下降,外排水符合国家最新环保要求,废水排放逐年减少,循环利用量不断提高;完成炼油厂建北火车二、三、四装车台新增油气回收设施建设,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得到治理,有效保护了环境。6月,完成供排水厂废渣液治理项目,新建破乳预处理设施、脱水设施及干化设施,经处理的废渣还能作为辅助燃料进行利用,使油泥变废为宝。11月,完成原料处零位罐VOCs治理改造项目,将原油接卸过程中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减少了原油损耗和环境污染,有效实现尾气的达标排放;完成供排水厂一车间、二车间废气回收治理项目,标志着乌石化VOCs治理有了新成效、废气回收取得新突破。之后,炼油厂取样器密闭排放改造、热电厂4号、5号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化纤厂氧化装置VOCs治理、化肥厂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等20多个环保治理项目相继完成。随着这一系列必须要完成的“红线项目”相继竣工,乌鲁木齐城区空气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1.4%。
  5月1日上午,化肥厂值班员工马瑞在装置区进行巡查。巡查结束,他带我们见识了造粒塔底传送带上亮如珍珠的尿素成品。当我问“咱们的尿素质量怎么样”时,马师傅自豪地说:“在全国,都算尿素中的精品!”出了造粒塔,我回头看到这座87米的高塔塔顶有一个金属圆盘时,马师傅告诉我:这个装置是用来治污减排的。今年3月,化肥厂造粒塔尾气综合治理项目,经过3个月的运行考核,完成各项参数标定,顺利通过中石油专家组及自治区环保部门的验收。同行的宣传部摄影编辑张求实接过话茬说,化肥厂造粒塔原来的设计采用的是自然通风式结构,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升级,针对《化学肥料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公布的尿素造粒塔的颗粒物“排放限值”标准要求,化肥厂主动进行技术改造,在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前落实了国企责任。改造后,造粒塔尾气通过特殊过滤材料,尾气中大于10.00mg/m3的颗粒物被捕集下来,进入全自动闭环物料回收系统,洁净尾气通过引风机排放……
  “作为中国石油的乌石化,既不能拖工业生态环保的后腿,更要为首府几百万人的健康负责。”公司总经理王红晨说,多年来,乌石化始终持续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将环保融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从“环保投资、指标监督、技术攻关”三方面全力推进环保治理工作,努力把乌石化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工业旅游基地”,让首府人民感到舒心、安心和放心。   “十二五”以来,国家明确4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加大了污染减排力度。乌石化严格按照国家新标准和清洁生产新要求,实施环保治理及减排工程,拿出公司项目建设总投资的近三成,治理不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排放标准的硫黄回收、催化装置再生烟气脱硫脱硝、锅炉烟气脱硝、锅炉烟气排放烟雾夹带、瓦斯脱硫和影响排放指标稳定达标的污水处理隔油等项目。落实国家对清洁燃料的要求,强力推动产品质量升级:从2000年起,停止70号汽油生产;2003年至2014年,实现了汽柴油从国二到国六标准的升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乌石化始终把首府环境建设放在首位,经济效益让位于社会效益,全力支持“煤改气”工程,把化肥装置作为天然气调峰装置,保证了新疆首府“蓝天工程”的顺利实施。在公司原油加工量屡创历史新高、新投产装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增产不增污”,走出了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从创业到发展至今,乌石化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持续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昔日的戈壁荒滩,已发展成为一座拥有2.5万常住人口、“炼、化、供、产、销”配套、经济持续发展、矿区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石油新城。
  “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一个企业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企业发展得再大、再强,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才有一个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秦本记书记的这番话,很能说明乌石化公司“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多年来,“我为企业奉献,企业给我保障”的理念已深植广大干部职工心中。
  乌石化首先把解决各族群众就业作为义不容辞、主动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始终扎实开展新疆籍员工的招聘、选拔和培养工作。目前,公司新疆籍员工占91.82%,其中少数民族占20.39%。对于有特殊情况的群体,更是关爱备至。
  黄冗出生时因窒息造成脑瘫,双腿残疾,行动存在严重障碍。这样的条件,怎么“就业”?乌石化却给了他工作机会,安排他在福利公司做宣传。为发挥他的文学特长,公司还专门为他开设了创作室。几年来,在企业的支持下,他出版了小说《残爱》、诗集《路,远方》,创作的歌曲《我要飞翔》还在北京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中获得“优秀歌词奖”。如今的他,已经成为拥有众多粉丝的石油系统作家。
  走进福利公司,这样的残疾人还有不少。1984年,乌石化就设立了福利公司,为百余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搭建平台。针对员工喜欢乒乓球、踢毽子、射箭等运动项目的实际,公司因势利导成立兴趣小组,帮助联系场地方便训练,不但增强了员工的体质,竞技水平也得到提高。中国首枚残奥会射箭金牌获得者王燕红,就出自这个不同寻常的集体。
  曾任炼油厂HSE监督站站长的王喜成,在一次事故中受伤,胯骨靠一块钢板和22根钢钉对位连接,不能长久站立。考虑到身体原因,公司及时给他调换岗位,让他到保洁车间当主任。在新岗位上,王喜成的工作热情有增无减。在2019年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检修攻坚战中,他带领保洁车间员工服务大芳烃生产装置,放弃节假日,一直坚守在第一线,确保卸剂工作顺利完成。“在乌石化工作,无论角色如何变化,对事业的忠诚从未改变,因为我们要对得起企业对员工的爱。”如今,王喜成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嵌入他身体的钢板和22根钢钉,也成了他钢铁般信念与意志的注脚。
  建厂以来,乌石化公司还主动履行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扶贫帮困,支援灾区,反哺社会。
  2016年起,乌石化受集团公司委托组织“益师计划”培训,5年培训定点扶贫新疆6县中小学骨干教师145名,其中80%以上为少数民族教师。为青河县培训250多名乡村两级干部、农技人员和电子商务人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村民掌握沙棘、打瓜、黑小麦、脱毒土豆种植等實用技能。
  2018年,帮扶青河县阿热勒镇布河坝村完成900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萨尔托海乡援建两个村的养殖合作社,463户贫困户获利;援建阿尕什敖包乡阿克加尔村易地搬迁点推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覆盖哈萨克族牧民80户227人。
  2019年,帮助疏勒县塔尕尔其乡三个村因地制宜养鱼、养鹅、养羊和改善灌溉农田,为村民节能增收。
  2020年,为疏勒县罕南力克镇新修道路20多公里,解决了当地多个村村民出行难问题;盘活该镇诺古特村闲置两年的大菜窖,协调储存技术和管理支持,实行错季销售,村民收益因此大增;在19村投资实施卫星工厂等四个项目,近50名村民成功就业……
  几十年过去了,乌石化扶贫点已经遍及天山南北的疏勒、泽普、托里、柯坪、皮山、青河等八个偏远县。他们为贫困地区乡村修公路、盖菜窖、铺滴灌、学养殖,修健身广场、建科技文化站等等,件件桩桩都是群众热盼的好事。经过不懈努力,先后帮助北疆的青河县和南疆的疏勒县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石化干部说实话、办实事。”这是乌石化公司“访惠聚”工作队听到的当地各族群众对他们的最好评价。
  雪豹,在天山之巅的云影中踱步,环视、捕捉风云际会中稍纵即逝的战机,蓄积飞跃的力量。
  面对汹涌澎湃的石油化工大潮,公司总经理王红晨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抱残守缺或一成不变,必将带来企业的衰落!”为此,乌石化公司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提出“两步走”发展规划:一是大力推进“控油增化”,实现企业初步转型:推进新建连续重整项目,实现百万吨芳烃满负荷生产,有效保证当前需求以及PTA装置所需的PX原料;二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利用苯、乙烷等现有资源,规划建设新的苯乙烯装置,利用公司渣油资源,筹划新建溶剂脱沥青项目,提高重质原油加工效益,瞄准未来市场对新型碳材料的需求,充分利用公司油浆资源,规划针状焦等新型项目,实现黑色产品的利用转化。“两步走”规划实施后,公司产品结构将大幅优化,化工产品比例将大幅提升。通过建设烯烃产业链,摆脱乌石化单一产业抗风险能力弱的现状,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以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乌鲁木齐石化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继续发扬新时代石油精神——忠诚、担当、实干、奉献,继续为新疆工农业发展提供清洁燃料、化肥产品和化工原料,为稳疆兴疆做出新的贡献、续写重彩华章。
  责任编辑:孙伟
其他文献
米脂,是古代美女貂禅和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故乡。位于米脂城北的职教中心,占地70亩,拥有科任教师105名,开设“中等专业、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等两大类,计15个专业,在校学生近2000名。  近年来,米脂县职教中心紧跟市场、顺应发展,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为宗旨,致力四化(设施现代化、专业精品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优质化),主抓三高(高质量、高就业、高回报),凭全新思维、全新理念和全
期刊
职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踏入了与他们理想背道而驰的职业高中,心理较之其它学生群体更为复杂,更为敏感,因此,如何做好职中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工作,既是当前职业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作为职业教育的一员,本人长期致力于教育教学的管理一线,在与这些职校生广泛而深入的接触中,使我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有了以下认识。  喜与忧:职校生进入学校以后,大多都会为能获得这样一个学习
期刊
在新的时代形势下,强势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当今教化育人的主旋律。语文教师更应自觉肩负起素质教育革新的神圣使命,树立大语文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领域勤恳拓荒,努力形成语文教学的个性魅力,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而奉献聪明才智。     一、广开渠道,拓宽知识视野     语文是综合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信息知识成倍增长,我们不能
期刊
刚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半年多的小石最近有点烦。论资历,自己是不折不扣的职场“菜鸟”,业务涉及不深,人脉一穷二白,在工作中经常碰壁,心烦意乱。职场新人,如何才能摆脱窘境,绕开职场中的绊脚石,从“菜鸟”进化为成熟的职场生力军呢?     1、心理断乳,跨过转型障碍      面对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职场新人多半存在着依赖心理,不够自信。“客户问我什么问题我都不敢回答,每次都在电话打到一半时征询
期刊
高 层    周济:中等职业学校扩招将不会造成毕业生积压   教育部部长周济3月19日做客人民网时表示,这几年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速度很快,扩招不会造成毕业生积压。  周济介绍,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因为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下一个阶段就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高中阶段实际上包含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从基本政策上来说,中等职业
期刊
陕西:重点建设“一个工程”和“六个项目”  今后,陕西省将“一个工程”和“六个项目”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点项目来抓。“一个工程”是人人技能工程,使全省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六个工程”分别为:一是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建设15所,今年新建3所。二是职教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新建10个综合性实训基地和40个专业性实训基地,今年启动3-5个综合性实训基地和10个专业性实训基地。三是示范性
期刊
白瀚水   我要写的人间  一座不起眼的房子  在墙上写着:少年多愁,不可荒废  窗外是父亲种的枣树  远一点的地方,是塔里木河  再远的地方就是天山了  他度过半生的房子  尽管越来越旧,却容纳着疆土  万物的回声  党旗在他屋前矗立,如同一座高山  我们讨论过他的后半生  在风声里模糊的铁路  在铁路上留下光阴的月亮  建设新疆的梦已经实现  但他仍舍不得离开  因为土地已经是他拥有的一切  
期刊
包训华散文诗三章  雷电,划过苍穹  夜,漆黑如墨。高低错落,处处潜伏着魔兽。  闪电,金色的魔爪四处出击,像一副闪亮的手铐试图铐住西部之夜的魂魄。苍穹深陷闪电之击。  惊雷,身背战鼓,轰隆隆、轰隆隆……由远而近,由近及远。惊雷携带着魔性之乐抵达,在夜空中安营扎寨,为潜伏者演奏出征的交响。  闪电敲开一扇窗,推开一户门,像惊雷的使者,刺探隐匿的信息。惊雷带着慈父的威严,咔嚓咔嚓……沉重的脚步声在天
期刊
有一种奉献叫崇高,有一种平凡叫伟大。  ——题记  太阳探照中国,需要5个小时、穿越5个时区、横跨5200公里。当北京长安街上的洒水车,抛出朝霞映照下的美丽弧线,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  我们的故事发生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坐落于柯坪地震断裂带上的伽师县——一个摘掉贫困帽子的小县。  一  自古以来,伽师大大小小的地震不计其数,2017年两历6级以上地震。而赖以生存的水源,无论是
期刊
众所周知: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与低,全在于学校的整体管理是否科学。管理不到位,其他工作必然是一塌糊涂。富平县城建高级职业中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中改,改中学,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努力探索适合本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路子。目前富平县城建职业中学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学管理模式,使学校在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壮大,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个性鲜明,特色突出。毕业生就业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以人为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