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乐园,时逢世纪之交,急需素质高、本领硬、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拓性人才,那么,如何造就这样的人才,我认为在学校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素质教育,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因为人的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心理素质的洋洋得意,一个心理素质水平高的人,他的各种素质水平也相应获得提高,反之则不然,也就是说没有心理素质这个牢固的基础,那么,全面发展这座高大厦不可能高耸入云的。一所学校,如何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步伐?
  首先,学校领导一班人要认识到位,行为到位,措施得力,全校师生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最关键的是培养一支素质高、本领硬的教师队伍,切准心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邓小平同志生前进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直接实现者。因此,教师在教育思想,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水平及自身的基础素质水平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直接作用,唯有良好的个性修养的教师,才能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唯有富于创造性的教师才会造就富于创造性的学生。提高教师素质,抓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根本,我校的具体作法是:①让教师学知识,集信息,提高理论修养,在教育实践中边学、边教、边研究、边总结。②抓教改,促教研,加强实践锻炼,要求教师人人参与教改实验,有目的地选准课题,到校外上研究课,参加社会实践。③针对特点,分类指导,发挥个性特长,他们成为学者型教师。
  其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心理倾向性,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稳定发展的状况和个性心理倾向性。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稳定而广阔的兴趣爱好,还学生一个自由活泼的乐园,使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引导孩子们自学,乐学、好学。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乐学”是求学的最佳状态,它不仅使学习产生最佳效果,而且乐学本身也是一种品质,会对人的一生產生积极影响。
  江总书记曾为“雏鹰行动”题词:自觉、自理、自检、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鼓励少年儿童学会自下而上、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个性发展的具体要求,也说明个性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我校作为心理教育的试点,近年来,我们遵循心理素质教育这一客观规律,培养骨干教师,专业教师,搞试验班,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定期进行心理素质测试,建立心理素质档案,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教学成绩明显上升。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小考质量检测综合评估中荣获第一,30人次获奖。说明他们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理论与实践反复证明,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挖掘学生潜力,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势在必行。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过高三的英语教师,没有一个不体会高三英语教学的索然寡味: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把本来需要眼、耳、心、口、手的通力合作才能学好的一门语言完全付诸了体力劳动——记笔记。可不幸的是,考试结果让他们看到的往往不是improvement(进步)而是disappointment(失望)。这既是对学生努力
期刊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现在的课堂,几乎每位老师都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确实,课堂教学更民主了,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了,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但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我们看到了热闹、自主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值得深思的误区:  误区一:为合作而合作。
期刊
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相结合,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研究和谐教育正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美术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教育,能焕发出师生的生命
期刊
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职生应如何去面对与大学生去争一席之地,如何去面对用人单位的高标准,如何去面对技能与技术的挑战,如何去面对报酬与心理的挑战。我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就中职生如何面对就业市场,结合教学谈几点意见: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我在平时授课时注重中职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要让他们先学做人,然后再学做事。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向什么目标努力,这样就有了自
期刊
在体育课教学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体育课堂活动氛围创设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课的质量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进行学习,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热烈的情绪,并能产生坚韧的毅力,表现出废寝忘食的学习积极性,对掌握运动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运动成绩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 导入课堂教学情境,感染艺术美感,活跃学习气氛  教师在教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该如何落到实处呢?  1 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要素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语文教材大部分课文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我们要根据语文教材这一特点,因文解道,“披文入情”,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加强辨别真善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如何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耗时大,收效小,究其原因,关键是方法欠佳。本文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农村学生的实际出发,强调了要重视口的功能,让学生说话,特别是说课。从理论到实践,到效果,论述了说课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  【关键词】 说课 兴趣 实践 思维 素质 主人  1 说课,现实需要,理论成立  目前,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能得以体现,究其原因,是教师放不开手脚,
期刊
1 在数学课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1 探究性学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究性学习完全渗透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过程。教师教学是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的,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探究性的学,是以知识结构为根据,或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的认识,它包括对事物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研究现实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结果。探究性学习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
期刊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快乐成长,学生能否快乐成长关键是教师是否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情境。从教育心理学里,我们知道少年儿童喜欢生动的情境,喜欢富有创造性的情境,喜欢有趣的活动,易于接受主观形象事物的心理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会增强学生练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快乐中成长。  1 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語言描述是创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