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治的概念、流派与体系

来源 :求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ery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自治是相对于中央集权而言、基于分权原理而设计的一种地方政治制度,它强调一定区域内住民的自主精神和民主权利,是现代社会治理一国之地方的一种科学方式,也是一种世界潮流。地方自治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正确把握地方自治的基本理论,是地方自治实践的前提。对中国内地正在推行的农村村民自治与城镇居民自治来说,补上地方自治理论一课,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所用的数学模型及解算方案 ,着重分析了基于GPS非差双频观测值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的误差模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卫星钟差的估算和内插、数据和解的一致性及精密单点定位能达到的精度等问题 ,并和双差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利用精密星历及卫星钟改正参数的精密单点定位可达到cm级精度
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地震及其他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已成为国内外公共安全工作和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汶川地震中中学生的伤亡情况、人员疏散状态和疏散时间密切相关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建立中学校园疏散时间模型的必要性。以中学生在面对地震等灾害情况时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研究为基础,探究了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应急疏散时间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的想法,并且建立人员应急疏散运动时间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MonteCarlo方法伪随机数模拟表达随机过程现象的数学方法 ,并结合粒子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地理现象空间分布不确定性特征的动画可视化方法。通过栅格单元的随机运动 ,从视觉上表达现象分布在空间定位、属性特征上的不确定性、模糊性 ,同时由MonteCarlo方法控制随机过程中现象分布的统计规律
昭通-鲁甸断裂作为大凉山次级活动块体与华南地块的边界断裂之一,自鲁甸Ms6.5地震以来,备受关注。研究区内昭通-鲁甸断褶带是由NE、NW向断裂和破褶皱共同组成的似花状构造带,为了更加全面、深入了解昭通-鲁甸断褶带,在布设的4个观测区内,基于野外特征与应力分析,初步建立了6个构造变形序列,将其构造演化划分为6个阶段:(1)燕山中期NE、近SN向褶皱形成阶段;(2)燕山中期昭通-鲁甸NE向断褶带形成阶
给出了道路网络多边形剖分的具体模型及算法 ,实现了城市道路影响域划分的自动化、智能化 ,为城市的交通状况评价及交通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通过野外地震地质考察和系统的年代学样品的采集与测试,对长岭—半边山断裂带的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讨论。在探讨川东地区发震构造条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长岭—半边山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和年代学特征,认为该断裂具有发生最大潜在地震为5.0~6.0级的发震能力。
结合甘孜地区的地震构造,对甘孜县境内及县城附近55km范围内发生的ML〉3.0级以上地震与周围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分析,发现甘孜附近3.0级以上地震与附近地区的中强地震的发生具有一
仪器墩体受潮湿影响所产生的局部形变而引起的ZB磁变仪倾斜,是引起成都台CB3ZB变化幅度大,形成N字型年变化及其它类似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水泥墩湿引起的形变大,防潮效果差。而质地单纯均匀的石头墩受潮湿后引起的形变小,防潮效果好。
由于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在成都市境内选择符合地震观测规范要求的地面地震台地点不多,而地震研究归根结底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是否存在两全齐美的办法来解决地震观测环境要求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本文简单介绍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即成都市应龙湾地震台的建设及地震观测工作的思考。
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发展成一个自足、封闭和专门化的系统,它与生态环境有着天然的紧张关系,任何经济手段和国家管制都无法使经济系统衍生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并且还会受到经济系统的强烈拒斥。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超越增长极限所需的各种条件,揭示了满足这一系列条件所面临的巨大困难。